一种二维FeNi3/NiFe-MMOs异质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02906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030443.1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温鸣 周健

    Abstract: 一种二维FeNi3/NiFe‑MMOs异质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镍盐、铁盐、沉淀剂尿素、支撑剂柠檬酸钠按照一定的浓度及比例配置混合溶液并转移到反应釜中以一定的温度程序进行水热反应,制得NiFe‑LDH;将NiFe‑LDH以一定的温度程序进行煅烧,反应结束后收集产物,获得NiFe‑LDO;将NiFe‑LDO以一定温度程序进行反应,使得NiFe‑LDO按照Fe:Ni=1:3的比例原位部分析出FeNi3合金相,形成二维FeNi3/NiFe‑MMOs异质结构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二维FeNi3/NiFe‑MMOs异质结构材料作为催化剂的应用,尤其是是在将对硝基苯酚转化为对氨基苯酚中作为催化剂使用。本发明具有合成方法简便,获得的材料催化活性高,成本低廉等优势。

    一种抗高强度冲击的音叉式微机械陀螺

    公开(公告)号:CN10329279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92746.2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姜涛 周健 魏云

    Abstract: 一种新型音叉式抗高冲击微机械陀螺,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单框式结构,两个单框式结构经由中间耦合梁连接,每个单框式结构包括驱动质量框、设于驱动质量框中的检测质量框、检测弹性梁结构、驱动弹性梁结构以及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单方向上成对设置弹性限位结构,检测弹性梁结构连接驱动质量框与检测质量框,驱动质量框经由驱动弹性梁结构与锚点连结,弹性限位结构包括连接于锚点的弹性限位梳齿和连接于驱动质量框或检测质量框上的限位挡块。由于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均设计了弹性限位结构,在主体结构经受高强度冲击时,弹性限位结构限制了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避免主体结构发生大位移时,弹性梁超过弹性变形极限发生的结构破坏。

    用于商品外包装的双面复合信息矩阵编解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893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078035.X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用于商品外包装的双面复合信息矩阵编解码方法,属防伪防窜货及商品追溯技术。将相互关联的离散化的复合信息矩阵作为单位商品的唯一身份信息,复合信息矩阵由基础信息矩阵和灰度信息矩阵构成,分别印刷于商品外包装两面。基础信息矩阵包含能标识该单位商品的信息位和用于基础纠错的校验位,灰度信息矩阵则通过基础信息矩阵中每个矩阵单位与其上、下、左、右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生成。当物流运输中商品包装遭到部分损毁,通过基于复合信息矩阵的逆向解码算法,获得很高的矩阵信息恢复率。同时,编码结构根据商品数量进行扩展和调整,在编码复杂度和矩阵信息恢复率之间实现良好的平衡,适用于成本低廉但销量巨大的快速消费品的产品防伪和商品溯源。

    一种自动控制系统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2569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656812.1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及存储模块;其中,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被控对象模型及自动控制模型;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被控对象的实时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实时数据,调用所述被控对象模型、所述自动控制模型,基于所述实时数据所述被控对象模型、所述自动控制模型输出目标控制信号;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控制信号输出至被控对象。本发明所提出的自动控制系统利用了分数阶自耦PIλDμ控制器来输出更加优良的控制信号,能够显著提高使被控对象达到更为满意的控制效果。

    一种自动控制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2569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56812.1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及存储模块;其中,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被控对象模型及自动控制模型;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被控对象的实时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实时数据,调用所述被控对象模型、所述自动控制模型,基于所述实时数据所述被控对象模型、所述自动控制模型输出目标控制信号;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控制信号输出至被控对象。本发明所提出的自动控制系统利用了分数阶自耦PIλDμ控制器来输出更加优良的控制信号,能够显著提高使被控对象达到更为满意的控制效果。

    一种球形颗粒多点接触试验装置及其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121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10594596.5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颗粒多点接触试验装置,用以检测球形颗粒接触点力,该装置包括单球约束夹具以及设置在单球约束夹具下方的多球体约束夹具以及设置在多球体约束夹具上的测量组件,试验用球形颗粒设置在单球约束夹具与多球体约束夹具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实现粗粒土颗粒多点接触操作、可通过测量计算的到接触点的力、仪器的伸缩性可实现不同粒径的球体试验等优点。

    内藏支撑的防屈曲耗能钢板剪力墙

    公开(公告)号:CN10372658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655860.4

    申请日:2013-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藏支撑的防屈曲耗能钢板剪力墙,包括内填耗能钢板、内藏支撑和混凝土板,内填耗能钢板与内藏支撑连接为整体,两者共同工作。其中:内藏支撑焊接在内填耗能钢板受集中力较大的部位,使内填耗能钢板和内藏支撑两者共同抵抗较大的集中力;内填耗能钢板和混凝土板之间设置隔离层,使内填耗能钢板和混凝土板之间能相对移动;内藏支撑的外表面与混凝土板接触部位设置隔离层,使内藏支撑和混凝土板能相对移动;内藏支撑的内表面与混凝土板接触部位填充适量的塑料泡沫,避免变形时将混凝土板挤坏。本发明继承了防屈曲约束支撑和防屈曲钢板墙抗侧能力强、延性好、耗能能力突出的优点,并可以解决钢板墙边缘屈曲引起的性能退化问题。

    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疲劳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6713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346472.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疲劳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待检测用户的手臂肱二头肌的肌电信号EMG_RAW1和肱桡肌处的肌电信号EMG_RAW2并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EMG_F1和EMG_F2;2)分别计算第一肌电疲劳指数FIEMG和第二肌电疲劳指数FMPF;3)采集待检测用户的脑电信号并进行预处理;4)分别计算第一脑电疲劳指数F(δ+Θ)/β和第二脑电疲劳指数FPSI;5)对肌电信号和脑电信号进行特征融合,计算人体疲劳指数F,并以此判断待检测用户的疲劳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多环境状态的疲劳检测、更加全面、考虑个体差异性、支持个性化设置等优点。

    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疲劳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67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46472.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疲劳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待检测用户的手臂肱二头肌的肌电信号EMG_RAW1和肱桡肌处的肌电信号EMG_RAW2并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EMG_F1和EMG_F2;2)分别计算第一肌电疲劳指数FIEMG和第二肌电疲劳指数FMPF;3)采集待检测用户的脑电信号并进行预处理;4)分别计算第一脑电疲劳指数F(δ+Θ)/β和第二脑电疲劳指数FPSI;5)对肌电信号和脑电信号进行特征融合,计算人体疲劳指数F,并以此判断待检测用户的疲劳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多环境状态的疲劳检测、更加全面、考虑个体差异性、支持个性化设置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