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寒区面板坝止水结构的抗冻发热复合层及其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8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7548.2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一种用于寒区面板坝止水结构的抗冻发热复合层及其配置方法。为解决目前采用的除冰措施大多是被动防护,缺少定量级别的抗冻相关结构以及相关系统预算方法。本发明中的抗冻发热复合层包括抗裂高强砂浆层、电热膜和保温隔热板,抗裂高强砂浆层、电热膜和保温隔热板从上至下依次贴合为一体结构,保温隔热板的底面为配合止水结构的第一贴合面。所述抗冻配置方法为依据止水结构的外露面积以及厚度确定抗冻发热复合层的覆盖面积以及厚度,通过分阶段计算过程计算得出抗冻发热复合层的总热量与止水结构的匹配过程。

    一种海水海砂混凝土的制备养护方法及其养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2391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606862.0

    申请日:2020-12-30

    Inventor: 刘雨时 王伟

    Abstract: 一种海水海砂混凝土的制备养护方法及其养护装置。低温环境下利用海水和海砂制备混凝土的过程因海水和海砂中氯离子难以去除,导致难以确保制备后的混凝土强度。本发明根据基体的散热效率和电流热效率预估对应的电源功率范围,根据预估电源功率范围对组装后的养护装置进行加热,将制备完毕的导电式海水海砂混凝土注入养护装置,养护装置通电后,利用电流去除混凝土游离氯离子,通过导电海水海砂混凝土的欧姆热效应实现自身热养过程;本发明中多个模板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模板,底板水平设置,多个侧模板竖直设置在底板上,相邻两个侧模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底板和多个侧模板形成有配合导电式海水海砂混凝土的容纳空间。本发明用于制备海水海砂混凝土。

    寒区冬季施工的混凝土相变蓄热养护层实现的养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508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396794.0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一种寒区冬季施工的混凝土相变蓄热养护层及其养护方法。在寒区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措施耗能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分析原因为缺乏预先指导措施,导致难以估算对不同厚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的问题。本发明中混凝土养护层包括模板层、相变材料层和保温层,所述模板层的内壁贴紧有混凝土,模板层的外壁设置有相变材料层,相变材料层为通电蓄热的层体,相变材料层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本发明中的养护方法是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将处于模板层和保温层之间的相变材料层通过模板层对混凝土进行传热,相变材料层通过重复充放热的方式实现对混凝土持续供热养护过程。本发明用于寒区冬季现场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

    一种利用成熟度评价混凝土早期受冻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740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11645638.5

    申请日:2018-12-30

    Abstract: 一种利用成熟度评价混凝土早期受冻性能的方法。由于冬季施工混凝土结冰,从而难以正确掌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导致冬季施工进度受到影响,施工质量控制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发明为建立混凝土贯入深度与成熟度关系曲线,在混凝土工程现场预埋温度测试仪器采集温度数据,至测试龄期时进行受冻损伤程度检测,获取实际贯入深度,根据温度的发展计算混凝土工程在该龄期内对应的成熟度,将计算得出的成熟度比对混凝土贯入深度与成熟度关系曲线,获取标养贯入深度,比较标养贯入深度和实际贯入深度,评价混凝土早期受冻性能。本发明用于评价冬期施工的混凝土。

    一种利用成熟度评价混凝土早期受冻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740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645638.5

    申请日:2018-12-30

    Abstract: 一种利用成熟度评价混凝土早期受冻性能的方法。由于冬季施工混凝土结冰,从而难以正确掌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导致冬季施工进度受到影响,施工质量控制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发明为建立混凝土贯入深度与成熟度关系曲线,在混凝土工程现场预埋温度测试仪器采集温度数据,至测试龄期时进行受冻损伤程度检测,获取实际贯入深度,根据温度的发展计算混凝土工程在该龄期内对应的成熟度,将计算得出的成熟度比对混凝土贯入深度与成熟度关系曲线,获取标养贯入深度,比较标养贯入深度和实际贯入深度,评价混凝土早期受冻性能。本发明用于评价冬期施工的混凝土。

    一种高导热二元低共融水合盐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2327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610495551.9

    申请日:2016-06-21

    Abstract: 一种高导热二元低共融水合盐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现有相变温度在30℃左右的水合盐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热导率较低,过冷程度高和相分层的缺点,该相变材料的制备过程繁琐且操作复杂。本发明按重量份数是由23~26份的芒硝、70~75份的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0.5~1.5份的成核剂、1~2.25份的表面活性剂、3~4.5份多功能改性剂和1~2.25份稳定剂组成的溶液。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份数比将芒硝、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成核剂、表面活性剂、多功能改性剂和稳定剂逐一混合溶解,最终形成高导热二元低共融水合盐相变溶液的过程。本发明用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中。

    一种用于火墙内的装有相变材料的封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7116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435457.0

    申请日:2013-09-23

    Abstract: 一种用于火墙内的装有相变材料的封装装置,它涉及一种封装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火墙无法储存热量和传导热量,导致火墙冷却速度快,给严寒地区人们的取暖带来了不便的问题。本发明的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烟孔(9)和出烟孔(10),多个不锈钢扁盒状容器(8)依次竖直并列设置在壳体内,且多个不锈钢扁盒状容器(8)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形成烟道,多根不锈钢钢管(7)分成两排水平穿设在多个不锈钢扁盒状容器(8)上,且多根不锈钢钢管(7)和多个不锈钢扁盒状容器(8)的内腔之间连通,所述多根不锈钢钢管(7)和多个不锈钢扁盒状容器(8)的内腔中装满相变材料。本发明用于火墙。

    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相分层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8999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463578.6

    申请日:2013-10-08

    Abstract: 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相分层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涉及一种相分层测量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相分层测量方法粗糙,不能准确量化、精确度低的问题。透明容器和底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箱体内,回字形长方体套设在透明容器上,光电池和灯泡分别相对设置在回字形长方体内,两根滑杆的一端可抽拉穿设在箱体内,两根滑杆的另一端与把手相连接。方法: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的加热;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的冷热循环;绘制光电池电流-容器内相变材料高度曲线;完善光电池电流-容器内相变材料高度曲线;计算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的相分层程度用相分层度;确定分层程度。本发明用于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相分层测量。

    一种面向建筑的相变储能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19955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0083054.8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一种面向建筑的相变储能微球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面向建筑储能的水硬性高性能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相变储能微球强度低、导热性能差、与建筑材料兼容性差、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力学性能差、微观结构存在缺陷以及传热效率低、储热能力受限的问题,本方法如下:一、制备高导热网络前体;二、制备水硬性胶凝材料壳体;三、制备相变储能微球。本发明中的相变储能微球具有低成本、高潜热、高导热系数以及高强度的优越性能特征,其中高强相变储能微球壳体为优越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基础,不同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内芯的使用拓宽了应用范围,新型表面增效设计激发相变储能微球在胶凝材料水化反应中的活性,同时也提高了相变储能微球导热性。

    基于电伴热系统的可移动式止水结构抗冻装置及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0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7624.X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基于电伴热系统的可移动式止水结构抗冻装置及实施方法。为解决目前采用的除冰措施大多是被动防护,需投入大量成本,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且破冰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电伴热发热机构和滑移机构,所述的电伴热发热机构固定安装在滑移机构上,并在滑移机构的带动下沿着水位变化方向径向移动;所述的电伴热发热机构包括电伴热带电源和若干根电伴热带,每根电伴热带的两端连接在电伴热带电源上,所述的电伴热带电源控制电伴热带的开启与关闭。本发明属于除冰防冻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