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18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81023.X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检修维护装置,包括安装板和测试组件,安装板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穿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一侧通过转动座铰接有转筒,测试组件包括转筒底端通过伸缩杆连接的连接架,连接架底端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上穿设有转套,转套一端通过转架连接有若干对托板,连接架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自由端通过横移组件与转架连接。本发明中设置的测试组件可配合横移组件对道路隔离栅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可靠性进行测试,使用测试组件,装置即可对隔离栅的纵向力承受能力进行测试,本装置代替人工对道路隔离栅进行可靠性测试,提高了测试精度的同时,增加了测试效率,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检修维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237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58761.2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地下工程隧道检测的地质雷达机械臂装置,具体涉及工程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多级伸缩臂,多级伸缩臂下端固定连接有履带车,履带车上端后部中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柜,控制柜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多级伸缩臂上端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上端设置有夹持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夹持组件和移动组件,使得多级伸缩臂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夹持组件对不同大小的地质雷达进行夹持固定,进而提高地质雷达的安装效率,并且减少安装的工作时间,便于使用者使用,与此同时移动组件可以带动地质雷达对隧道的拱顶和腰线部位进行检测,进而便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26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52542.6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复合拱形桥面的支撑机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加固,包括桥体和支撑板,所述桥体内侧壁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桥体内侧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扩张组件,所述滑槽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稳定组件,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中部通过A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本申请通过支撑组件和辅撑组件的设置,转动螺杆向上升起,同时液压缸启动带动收缩筒倾斜,随后延伸杆从收缩筒内转出,螺杆和延伸杆带动A触动板和B触碰板顶动支撑板上升顶住桥体,随后拧出连接栓将顶杆从立杆抽出顶住支撑板底部的两侧,进而加强对支撑板稳定,从而可以防止螺杆和延伸杆对桥体支撑力度下降,加强对桥体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224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85829.6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管设备,本发明涉及交通智能监管设备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架设在地面上的升降式监管支架,固定在升降式监管支架底端的行走巡查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式监管支架两侧侧壁上的监管支臂;其中,所述升降式监管支架当中包括有不锈钢管件,转动设置在不锈钢管件内腔中的螺纹丝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支撑监控摄像头的管件内部设置丝杆与螺管,通过伺服电机的驱动实现承载监控摄像头的支臂沿着管件上下活动,从而起到监管角度上下可调的作用;而且在管件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轴和从动轴组成的行走巡查机构,通过网络控制承载监控摄像头的支臂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巡查监管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274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85890.8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监理用隧道衬砌厚度检测装置,涉及道路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杆和打磨组件,固定杆底端连接有握柄,打磨组件包括固定杆外侧设置的电机,电机输出轴端设置有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固定杆顶端转动卡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顶端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顶端通过定向组件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上设置有夹持组件,夹包括一对夹持块,任一夹持块一端设置有滑动座,固定环顶端设置有第一弹簧,任一滑动座自由端与第一弹簧连接。打磨组件可提前对超声波检测仪的检测面进行简易打磨,降低检测面的粗糙度,增加超声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074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6102.0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冰雪道路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缺乏对冰雪道路运营风险量化的问题。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方法:一、通过道路信息监测设施获取道路实时状态信息;二、由行车安全系数和车道风险系数建立道路安全场模型;三、针对不同车型分别建立相应车辆安全场模型;四、由能见度场系数和照明情况系数建立环境安全场模型;五、叠加道路安全场、车辆安全场和环境安全场,建立冰雪道路运营安全场并确定叠加系数。本发明还提出冰雪道路运营安全风险分级制度及预警,本发明基于冰雪道路运营特征建立了道路安全场、车辆安全场和环境安全场,实现了冰雪条件下道路运营风险的量化评估,可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释放道路剩余运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99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85765.X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的隧道检测仪,包括放置环,放置环一侧均匀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下方适配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一端固定设有定位装置,伸缩装置内壁适配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一端适配设有固定装置,放置环内壁设有放置箱,放置箱内壁适配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方均匀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上方固定设有支撑环,支撑环上方螺纹设有检测仪本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隧道检测仪/设备在使用时不便于收纳和携带,当在隧道检测仪在移动时,无法在施工环境较为杂乱的情况下对隧道检测仪进行保护,当施工环境地面无法对仪器进行支撑时,无法对隧道检测仪进行使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7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47407.3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06Q10/0635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设领域,尤其涉及道面冰雪状况监测站多目标优化选址方法。现有道面冰雪状况监测站选址方法存在主观性强、缺乏科学依据,从而导致选址方案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包括:步骤1:采集道路历史数据;步骤2:根据步骤1采集道路历史数据建立冰雪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点位集合;步骤3:根据步骤1得到的道路历史数据和步骤2得到的冰雪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点位集合,构建多目标优化选址模型;步骤4:构建多目标优化选址模型的约束条件;步骤5:根据多目标优化选址模型的约束条件生成得到NSGAII算法改进的初始种群;然后利用NSGAII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选址模型,输出道面冰雪状况监测站选址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82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88384.X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M11/42 , G01C5/00 , G01C9/00 , F16M11/38 , F16M11/28 , F16M11/04 , F16M11/10 , F16M11/18 , F16F15/067 , F21V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沉降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涉及隧道检测领域,包括移动车,通过设置的高度调节组件与防护组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带动水平检测仪向上移动,使得水平检测仪移动至隧道的拱顶顶部,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水平检测仪对隧道进行沉降检测,水平检测仪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可以自动的打开两侧的防护框,使得防护框从垂直状态旋转至水平状态,防护框不会阻挡水平检测仪的移动,在收缩时,两侧的保护框会自动闭合,对内部的水平检测仪进行保护,当不使用时,保护框将水平检测仪进行保护,从而在运输的过程中提高了水平检测仪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隧道进行沉降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54350.3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健康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风场实时重构方法。现有构建桥梁风场技术存在计算量大并且耗时,导致构建桥梁风场精度不高,效率低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桥梁风场实时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桥梁以及桥梁所处环境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设定N个工况进行风场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存入样本矩阵,对样本矩阵U进行模态分解,得到POD模态矩阵;获取桥梁实测数据,根据桥梁实测数据构建实测数据向量以及掩码向量;根据得到的POD模态矩阵和掩码向量,对实测风场数据向量进行重构,得到重构的桥梁结构风场信息。解决了计算量大并且耗时,导致构建桥梁风场精度不高,效率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