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84515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610010341.2
申请日:2006-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D53/50
Abstract: 一种常温纳米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目前常温条件下氧化锌脱硫剂反应速度慢,硫容低的缺陷。常温纳米脱硫剂包括纳米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铁,其中纳米氧化铁与纳米氧化锌的摩尔比为1∶13~47。制备方法:(一)将硝酸铁溶于浓硝酸锌溶液中使溶液中锌离子与铁离子的摩尔比为100∶2~5;(二)按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尿素1∶3.45的摩尔比加入尿素;(三)加入尿素的溶液置于85~110℃的环境中反应1~3h后再静置;(四)过滤,洗涤固相物,然后干燥;(五)固相物经过焙烧,即得到常温纳米脱硫剂。本发明常温纳米脱硫剂粒径为12.4~14nm,脱硫反应速度快,硫容为10~16%。本发明常温纳米脱硫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加工设备要求低,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1066810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710072306.8
申请日:2007-06-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低温下硫代硫酸根离子和硫化氢的生物去除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硫代硫酸根离子和硫化氢的生物去除剂的制备方法。它是为了填补低温菌在低温下能够降解气体这一研究空白,首次提出低温下硫代硫酸根离子和硫化氢的生物去除剂的制备方法。低温下硫代硫酸根离子和硫化氢的生物去除剂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驯化;二、低温菌筛选;三、制备生物去除剂,得到低温下硫代硫酸根离子和硫化氢的生物去除剂。在0~20℃之间、相同时间内,与中温异养混合菌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生物去除剂对硫代硫酸根离子最大去除率为62%,而中温异养混合菌对硫代硫酸根离子的最大去除率为29.8%,本发明中的生物去除剂在0~20℃之间对硫化氢的最大去除率可达到100%。
-
公开(公告)号:CN1768909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010438.9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D53/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室内装修有害气体烘焙排风及生物法处理一体化方法。用红外表面加热装置将室内建材表面温度加热到30℃- 40℃,在室内设置由位于下部的营养液水箱、位于营养液水箱上方的处理塔、填充在处理塔中的载有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属和短杆菌属的生物膜、位于处理塔上方的雾化喷嘴、连接于营养液水箱和雾化喷嘴之间的循环管道以及设置于循环管道上的循环泵组成的生物滤池,室内空气用抽气泵吸入处理塔的下方,穿过处理塔中的生物膜后从处理塔上方排入室内,营养液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在雾化喷嘴与营养液水箱之间循环。本发明的处理效果好,处理时间短。并且生物处理技术属绿色环保技术,将有毒有害气体转化为CO2、H2O以及自身的细胞基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0484611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710072305.3
申请日:2007-06-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9
Abstract: 一种生物除臭的方法,它涉及一种臭气的生物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生物法只能去除低浓度的臭气,生物滤池的有机填料易变粘、而生物滴滤池装置较复杂的缺点。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经过“a.驯化培养、b.接种、c.纯化、d.富集培养、e.混合”的步骤培养脱臭微生物菌剂;二、制备固定化生物填料;三、臭气通过固定化生物填料过滤作用被脱除。工艺的操作条件:营养液间歇加入的周期为12h,进气流量为0.012~0.1m3/h,硫化氢与氨气的进气浓度均为0~800mg/m3,硫化氢的容积负荷为0~124.8mgS/kg活性炭·h,氨气的容积负荷为0~110mgN/kg活性炭·h,温度控制在20~30℃,气体停留时间控制在20~150s。本发明具有脱臭效率高、设备简单和节省运行费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113059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072386.7
申请日:2007-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低温脱氮除磷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污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目前低温条件下生物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1.耐低温反硝化菌、硝化菌的培养与固定;2.启动反应系统和培养聚磷菌;3.低温脱氮除磷:通过“a.硝化液回流反硝化”、“b.厌氧反应”、“c.好氧除磷”、“d.沉淀和污泥回流”、“e.接触氧化硝化”和“f.沉淀出水”步骤完成低温下污水的脱氮除磷。本发明能够实现低温下同步脱氮除磷。本发明在低温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平均达到85%以上,总磷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进水氨氮在25~60mg/L之间时,氨氮去除率达到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907544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010341.2
申请日:2006-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D53/50
Abstract: 一种常温纳米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目前常温条件下氧化锌脱硫剂反应速度慢,硫容低的缺陷。常温纳米脱硫剂包括纳米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铁,其中纳米氧化铁与纳米氧化锌的摩尔比为1∶13~47。制备方法:(一)将硝酸铁溶于浓硝酸锌溶液中使溶液中锌离子与铁离子的摩尔比为100∶2~5;(二)按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尿素1∶3.45的摩尔比加入尿素;(三)加入尿素的溶液置于85~110℃的环境中反应1~3h后再静置;(四)过滤,洗涤固相物,然后干燥;(五)固相物经过焙烧,即得到常温纳米脱硫剂。本发明常温纳米脱硫剂粒径为12.4~14nm,脱硫反应速度快,硫容为10~16%。本发明常温纳米脱硫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加工设备要求低,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1113059B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0710072386.7
申请日:2007-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低温脱氮除磷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污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目前低温条件下生物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一、耐低温反硝化菌、硝化菌的培养与固定;二、启动反应系统和培养聚磷菌;三、低温脱氮除磷:通过“a.硝化液回流反硝化”、“b.厌氧反应”、“c.好氧除磷”、“d.沉淀和污泥回流”、“e.接触氧化硝化”和“f.沉淀出水”步骤完成低温下污水的脱氮除磷。本发明能够实现低温下同步脱氮除磷。本发明在低温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平均达到85%以上,总磷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进水氨氮在25~60mg/L之间时,氨氮去除率达到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490940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10071896.2
申请日:2007-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纳米氧化铜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由于本发明之前不曾有以单一纳米氧化铜作为常温脱硫剂的报道,而且目前纳米氧化铜制备方法所制出的纳米氧化铜纯度低;所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氧化铜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纳米氧化铜作为常温脱硫剂应用,且纳米氧化铜为常温脱硫剂唯一组分。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然后再过滤、干燥、焙烧。或者纳米氧化铜按以下制备: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硝酸铜溶液,然后再过滤、干燥。本发明纳米氧化铜在常温条件下脱硫精度高,硫容高达18.3%~28.7%。本发明制备出的纳米氧化铜纯度高于99.9%,制备工艺简单,加工设备要求低,能耗小,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326595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510010438.9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D53/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室内装修有害气体烘焙排风及生物法处理一体化方法。用红外表面加热装置将室内建材表面温度加热到30℃-40℃,在室内设置由位于下部的营养液水箱、位于营养液水箱上方的处理塔、填充在处理塔中的载有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属和短杆菌属的生物膜、位于处理塔上方的雾化喷嘴、连接于营养液水箱和雾化喷嘴之间的循环管道以及设置于循环管道上的循环泵组成的生物滤池,室内空气用抽气泵吸入处理塔的下方,穿过处理塔中的生物膜后从处理塔上方排入室内,营养液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在雾化喷嘴与营养液水箱之间循环。本发明的处理效果好,处理时间短。并且生物处理技术属绿色环保技术,将有毒有害气体转化为CO2、H2O以及自身的细胞基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768910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010448.2
申请日:2005-10-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D53/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室内有害气体生物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组成包括位于下部的营养液水箱、位于营养液水箱上方的处理塔、填充在处理塔中的载有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属和短杆菌属的生物膜、位于处理塔上方的雾化喷嘴、连接于营养液水箱和雾化喷嘴之间的循环管道、设置于循环管道上的循环泵以及出口与处理塔的下部相连的抽气泵。本发明的装置结合了生物处理自身特点,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处理时间短,处理效果明显。本发明的专用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简便、营养液可循环利用,并且生物处理技术属绿色环保技术,将有毒有害气体转化为CO2、H2O以及自身的细胞基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性能已通过初步测试,证明效果符合预期设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