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8968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600243.2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88 , G01N21/95 , G01S11/12 , B23K26/00 , B23K26/3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口径熔石英光学元件表面微缺陷多工位集成修复方法,将紫外激光预处理系统、显微检测系统和二氧化碳激光修复系统集中安装在多自由度熔石英光学元件定位平台上,实现三工位集成。对熔石英光学元件安装定位后,采用紫外激光光斑对光学元件表面进行全口径逐行往复式扫描预处理;然后利用显微检测系统对熔石英光学元件表面微缺陷进行全口径暗场扫描检测;最后选定需要修复的微缺陷兴趣点,通过CO2红外激光系统对光学元件表面微缺陷进行局部单点融熔修复,从而完成熔石英光学元件表面微缺陷的多工位集成修复,该工艺方法实现多工位集成,节约了各个工位的装夹时间至少150分钟,提高了微缺陷修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1134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740204.1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球面熔石英元件表面微缺陷快速定位方法,它属于工程光学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光学元件表面微缺陷检测效率以及定位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建立机床坐标系,根据待测熔石英元件的非球面的四条边界线在机床坐标系下的位置,来获得待测熔石英元件的非球面的几何中心在机床坐标系下的坐标;将待测熔石英元件移动至光谱共焦位移测距仪处,对待测熔石英元件的非球面表面的特征点进行测距,根据非球面表面的特征点坐标来拟合出待测熔石英元件的非球面在元件坐标系下方程;采用CMOS面阵相机采集图像后,将图像的二维信息还原至三维,从而获得待测熔石英元件非球面表面缺陷点的位置信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光学元件表面微缺陷检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41134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40204.1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球面熔石英元件表面微缺陷快速定位方法,它属于工程光学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光学元件表面微缺陷检测效率以及定位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建立机床坐标系,根据待测熔石英元件的非球面的四条边界线在机床坐标系下的位置,来获得待测熔石英元件的非球面的几何中心在机床坐标系下的坐标;将待测熔石英元件移动至光谱共焦位移测距仪处,对待测熔石英元件的非球面表面的特征点进行测距,根据非球面表面的特征点坐标来拟合出待测熔石英元件的非球面在元件坐标系下方程;采用CMOS面阵相机采集图像后,将图像的二维信息还原至三维,从而获得待测熔石英元件非球面表面缺陷点的位置信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光学元件表面微缺陷检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38968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00243.2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88 , G01N21/95 , G01S11/12 , B23K26/00 , B23K26/3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口径熔石英光学元件表面微缺陷多工位集成修复方法,将紫外激光预处理系统、显微检测系统和二氧化碳激光修复系统集中安装在多自由度熔石英光学元件定位平台上,实现三工位集成。对熔石英光学元件安装定位后,采用紫外激光光斑对光学元件表面进行全口径逐行往复式扫描预处理;然后利用显微检测系统对熔石英光学元件表面微缺陷进行全口径暗场扫描检测;最后选定需要修复的微缺陷兴趣点,通过CO2红外激光系统对光学元件表面微缺陷进行局部单点融熔修复,从而完成熔石英光学元件表面微缺陷的多工位集成修复,该工艺方法实现多工位集成,节约了各个工位的装夹时间至少150分钟,提高了微缺陷修复的效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