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12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26205.2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8 , G06Q10/04 , G06N5/01 , G06N3/08 , F16L53/38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基于GBDT伴热电源频率预测的输油管道加热方法,属于人工智能预测与电力变换控制相结合的应用基础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集肤效应进行输油管道伴热时,输出电流幅值受限所导致的加热效率降低等问题,该方法通过GBDT算法对伴热电源集肤效应最佳工作频率进行预测,建立了电流幅值和管道尺寸为输入的GBDT频率预测模型,并基于所预测频率进行温度电流的双闭环电源控制,从而实现输油管道的高效加热。本发明计算了满足加热需求的最小频率,有效降低非必要的电源开关损耗,效率较高。受电网的影响小,在较小的电流幅值下,仍可实现输油管道的恒温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6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0859369.8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学机械化的DFIG风电场等值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只需要根据DFIG风电场节点或升压站实测的电压、电流及有功、无功参数,不需要了解DFIG集总电路相关参数,即可根据风电场的SCADA测试数据或PMU测试数据进行等值DFIG等值模型参数辨识,以基波周期为单位给出等值参数一系列变化值,同时根据经验值进行电压与电流的滤波与畸点校正;进一步地,建立仿真实验平台,根据实测的有功与无功进行参数修正,实现对风电场等值DFIG参数Rs、Rr、Ls、Lr、Lm的校验。
-
公开(公告)号:CN11028859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599232.6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无线胶囊内窥镜视频显著性检测方法,它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采用人工方式对WCE视频进行检查易受消化道复杂环境影响、导致无法对显著性区域进行快速定位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胶囊内窥镜成像技术获取消化道内视频影像数据,对视频进行预处理后,分别对CNN分类模型和LSTM分割模型进行训练,两者相互补充,进行优化,可以快速获得WCE视频中图像的显著性检测结果,克服了人工方式无法对显著性区域进行快速定位的不足。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95332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309028.7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 H02J3/01 , H02J3/1842 , H02J3/186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一类冲击性负载的混合谐波抑制技术。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一类冲击性负载的混合谐波抑制技术。交流电es为三相分别是A相、B相、C相,所述的交流电es的A相连接阻抗ZS后连接电感LA的一端、TSF补偿单元中5th的A端、TSF补偿单元中7th的A端与负载的1号端;所述的交流电es的B相连接阻抗ZS后连接电感LB的一端、TSF补偿单元中5th的B端、TSF补偿单元中7th的B端与负载的2号端;所述的交流电es的C相连接阻抗ZS后连接电感LC的一端、TSF补偿单元中5th的C端、TSF补偿单元中7th的C与负载的3号端。本发明用于冲击性负载的混合谐波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26986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562768.8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基于响应周期预测的接触器投切无功补偿方法,属于电能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接触器响应时间难以预测,造成无法实现准确过零点投切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采集三相电压信号和三相电流信号、接触器两端电压的过零检测信号和装置当前工作的环境温度,作为检测信号;二、通过信号调理模块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检测信号送入控制模块;三、计算当前系统的功率因数;四、当功率因数小于或等于开通阈值时,执行五;当功率因数大于或等于关断阈值时,执行六;当功率因数介于开通阈值和关断阈值之间时,保持上一状态;五、控制模块发出投入补偿指令,返回执行四;六、控制模块发出投切指令,然后返回执行三。
-
公开(公告)号:CN103246764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138051.6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潜油电机温度场模拟方法,属于潜油电机温度场模拟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潜油电机的温度场分析方法不能对潜油电机进行实时监控,以进行过热保护的问题。它在SolidWorks系统中对潜油电机的定子和转子进行三维建模,获得潜油电机模型;将潜油电机模型导入到Ansys Workbench系统中,进行自动网格剖分;采用潜油电机的热力学微分方程和热力学微分方程边界条件,确定潜油电机模型求解域的温度场;进行潜油电机仿真,获得潜油电机在不同负载下定子、转子和导条的温度场分布云图。本发明用于潜油电机温度场的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0441008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27954.5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3/18
Abstract: 基于高效耦合取能的高压TSC驱动装置,属于高压TSC驱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的高压TSC驱动装置隔离强度差且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它包括信号调理模块、控制模块、光纤传输模块、直流供电电路、耦合取能电路和TSC驱动电路;配电网负载侧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输入给信号调理模块,信号调理模块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输出的投切信号通过光纤传输模块输出端给TSC驱动电路的每个晶闸管驱动板;由直流供电的供电电路的高频输出给耦合取能电路,耦合取能电路为TSC驱动电路的各个晶闸管驱动板提供工作电源;晶闸管驱动板根据对相应晶闸管的过零检测信号和投切信号向所述晶闸管的门极输出驱动信号。它用于驱动高压晶闸管。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260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29496.8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4
Abstract: 基于HHT的潜油电机转子断条故障识别方法,属于电机断条故障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潜油电机的转子断条故障不能实现在线检测,造成电机严重烧损的问题。它首先采集潜油电机的三相定子电流;获得0-3.3V的电压信号,作为待识别的原始定子电流信号,处理获得定子电流幅值X(t),再获得分析信号Z(t),对分析信号Z(t)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定子电流信号幅值频谱W(ω),由定子电流信号幅值频谱W(ω)获得电机定子电流中的边频成分;将获得的电机定子电流中的边频成分的幅值与额定幅值进行比较,若边频成分的幅值大于额定幅值,则判定存在转子断条故障。本发明用于识别潜油电机转子断条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200164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55044.X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支定界与背包优化控制的风电功率入网冲击阻尼抑制方法,可以实现风电功率波动的高效快速抑制。该装置的特色在于将晶闸管开关滤波器(Thyristor Switched Filter,TSF)和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优势相结合,基于背包优化控制开发出可进行风电功率入网冲击抑制的主动阻尼发生器技术。所开发ADG技术具有如下优点:①具有TSF抑制谐波冲击、电压突变和性价比高的特点;②兼具APF输出阻尼连续可调、精度较高的特色;③基于分支界定对风电功率冲击进行有限分类作为ADG输出最大阻尼的参考,有效提高ADG响应的快速性与稳定性;④采用背包问题(Knapsack Problem,UKP)思想实现ADG最优投切控制,满足最低成本、高效率的风电扰动冲击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294449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0600969.6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感应电机温度辨识方法,其步骤如下:一、通过建立感应电机单相正序T型等效电路模型及其矢量图,导出电机转子电阻及其温度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二、结合模型预测控制原理,建立电机温度辨识动态预测模型,数学抽象出多项约束条件对输入量进行在线预测、优化控制;三、结合动态预测模型,优化系统目标函数,对有限输入、输出控制集合滚动优化,反馈校正。本发明通过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其辨识过程进行提升优化,提高了辨识的精度和稳定性,解决了电机负载突变瞬间引起的定子电压、电流突变对电机无传感器参数辨识精度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