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0370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1602068.1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35/00 , B63B11/00 , B63B43/10 , B63B43/18 , B63B49/00 , B63H5/07 , B63H21/17 , B63G8/00 , B63G8/08 , B63G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半潜式平台。该装备大部分结构位于水下,具有较强抗风抗浪能力,也具备水面水下同时作业的能力。本发明相对无人艇来说水面以上尺寸更小,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及抗风浪能力。本发明通过主动式浮态调节机构保证该半潜式平台的水上作业平台始终处于水面以上,具备水面探测、通讯等功能,能够完成要求在液面以上完成的作业任务。浮体结构采用双体结构的外形,可以有效缓解由于浪、流航态的影响,增加稳定性。这种半潜平台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作业范围广,兼具水下水面无人平台作业能力,可以广泛应用于河流湖泊水文监测、港口船舶监测等,是颇有发展前景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68303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53415.4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4C11/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机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距式旋翼。本发明在翼型的迎流段布置了可旋转前缘部分,可以根据流场的工况需求通过控制装置改变前缘部分的选转角度。同时在翼的来流段也布置可调距装置,通过电力推进的作用把前缘结构根据流场进行不同程度的伸缩,且前缘结构的旋转和伸展可以由控制装备同时来改变。区别于传统翼型的固定攻角,本发明采用内部槽结构,有效改善了传统翼型非周期和不对称流的特性,实现在较高攻角下的稳定流量控制,提升了翼型的升力,翼型上的前缘结构导致失速特性得到改善。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节能减阻效果好的特点,在飞机和水下潜器上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8303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11053415.4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4C11/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机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距式旋翼。本发明在翼型的迎流段布置了可旋转前缘部分,可以根据流场的工况需求通过控制装置改变前缘部分的选转角度。同时在翼的来流段也布置可调距装置,通过电力推进的作用把前缘结构根据流场进行不同程度的伸缩,且前缘结构的旋转和伸展可以由控制装备同时来改变。区别于传统翼型的固定攻角,本发明采用内部槽结构,有效改善了传统翼型非周期和不对称流的特性,实现在较高攻角下的稳定流量控制,提升了翼型的升力,翼型上的前缘结构导致失速特性得到改善。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节能减阻效果好的特点,在飞机和水下潜器上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0369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811602076.6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穿浪航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穿浪航行器。本发明借助水上部分的双体浮体的上下移动,起到对航行器的浮态进行自主调整,以及帮助航行器进行隐蔽性水上作业任务的功能,对穿浪航行器的多元化应用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本发明通过利用具有一定浮力的浮体在与航行器相固连的直杆上的上下自由移动,控制航行器在波浪和静水中都始终能与液面保持一定的高度差,从而起到保证航行器浮态不变以及保护浮体上平台设备不受较大损害;同时,浮体平台结构相对无人水面艇来说尺寸更小,具有更强的隐蔽性,能够完成需求在水面以上完成的作业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166572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57630.4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青岛哈船智能海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海浪主动补偿控制方法,首先根据采集的海浪对船体扰动数据训练出神经网络预测器,然后不断采集新的海浪对船体扰动数据对预测器进行滚动优化,最后通过反馈矫正修正实际系统存在的未知误差导致预测输出和实际输出存在的偏差,实现精确实时的海浪主动补偿。结合混联机构运动规划算法和海浪干扰预测器,对主动海浪补偿控制系统进行整体仿真,通过传统PID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本发明的有效性,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本发明能有效解决混联机构进行海浪主动补偿的滞后问题,满足海洋平台的运维需要,本发明也为其他形式的海浪补偿机构提供了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70370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02068.1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35/00 , B63B11/00 , B63B43/10 , B63B43/18 , B63B49/00 , B63H5/07 , B63H21/17 , B63G8/00 , B63G8/08 , B63G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半潜式平台。该装备大部分结构位于水下,具有较强抗风抗浪能力,也具备水面水下同时作业的能力。本发明相对无人艇来说水面以上尺寸更小,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及抗风浪能力。本发明通过主动式浮态调节机构保证该半潜式平台的水上作业平台始终处于水面以上,具备水面探测、通讯等功能,能够完成要求在液面以上完成的作业任务。浮体结构采用双体结构的外形,可以有效缓解由于浪、流航态的影响,增加稳定性。这种半潜平台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作业范围广,兼具水下水面无人平台作业能力,可以广泛应用于河流湖泊水文监测、港口船舶监测等,是颇有发展前景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70369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02076.6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穿浪航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穿浪航行器。本发明借助水上部分的双体浮体的上下移动,起到对航行器的浮态进行自主调整,以及帮助航行器进行隐蔽性水上作业任务的功能,对穿浪航行器的多元化应用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本发明通过利用具有一定浮力的浮体在与航行器相固连的直杆上的上下自由移动,控制航行器在波浪和静水中都始终能与液面保持一定的高度差,从而起到保证航行器浮态不变以及保护浮体上平台设备不受较大损害;同时,浮体平台结构相对无人水面艇来说尺寸更小,具有更强的隐蔽性,能够完成需求在水面以上完成的作业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210533518U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21761450.7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线电子吊秤,属于电子仪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秤体、下秤体、限位杆(8)和压式称重传感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秤体位于上秤体内部;所述的限位杆(8)安装在上秤体上,且位于下称体的外侧;所述的压式称重传感器(13)位于上秤体和下秤体之间。无线电子吊秤的上称体此无线电子吊秤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便于运输、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将来在大中型货物称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8537067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3076124.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三亚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IPC: B63C11/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装备与水下机器人领域,提供一种杆导引式AUV对接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与水下机器人头部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V型叉头,V型叉头的开口方向与水下机器人的前进方向相同,V型叉头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夹紧钩片,夹紧钩片与V型叉头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夹紧钩片与V型叉头之间设置有卡固组件,卡固组件对应设置有回收导引组件,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组件,导向组件位于驱动组件和卡固组件之间,驱动组件与夹紧钩片靠近固定板的边部传动连接,驱动组件与水下机器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用性强、占用空间小,安装和使用方便且回收和释放AUV的过程简单快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