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93394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710072494.4
申请日:2007-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远程可控硬件组态系统。它由继电器阵列单元、PLD单元、单片机单元、显示与键盘单元、逻辑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共同组成,在逻辑控制单元内部有一个串口控制器、通过RS232口分别与单片机和PCI插槽上的元件板卡互联,控制信号由单片机写入继电器地址译码器产生,产生的控制信号输入继电器状态锁存器锁存,继电器状态锁存器输入继电器阵列,继电器阵列连接PCI插槽。本发明改变了以往远程控制技术不能在多个元件间随意互连的弊端。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电路连接模型、元件参数设置和极性调整技术,可以在比常规方法少用50%的继电器下实现电路元件间的任意互连、参数设定和远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0470428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10072494.4
申请日:2007-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远程可控硬件组态系统。它由继电器阵列单元、PLD单元、单片机单元、显示与键盘单元、逻辑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共同组成,在逻辑控制单元内部有一个串口控制器、通过RS232口分别与单片机和PCI插槽上的元件板卡互联,控制信号由单片机写入继电器地址译码器产生,产生的控制信号输入继电器状态锁存器锁存,继电器状态锁存器输入继电器阵列,继电器阵列连接PCI插槽。本发明改变了以往远程控制技术不能在多个元件间随意互连的弊端。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电路连接模型、元件参数设置和极性调整技术,可以在比常规方法少用50%的继电器下实现电路元件间的任意互连、参数设定和远程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