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00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16721.0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能风能直驱式智能分布供暖系统,涉及风能利用的技术领域,解决了供暖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的问题,包括:驱动子系统、供热子系统和热循环子系统,驱动子系统、供热子系统和热循环子系统依次通过管路连通形成闭合环路,闭合环路内设有工质;本发明通过直接利用风能驱动热泵系统,提高了风能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能量在转换过程中的损失;采用风能作为主要能源来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环境保护;系统设计灵活,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适用于不同区域的分布式供暖需求;采用优化的热交换装置,提高了热量传递效率,确保用户端持续稳定地获得热量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44138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1515934.0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及维修的末端交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门架机构、目标交互装置和俯仰机构,底座的左右两个侧方向分别设有一套与其滑动连接的门架机构,底座的后方安装有俯仰机构,两套门架机构和俯仰机构均与位于二者上方的目标交互装置活动连接,两套门架机构和俯仰机构联合从三个方向共同支撑目标交互装置;每个门架机构远离俯仰机构的一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和与其对应的门架机构固定连接,门架机构在与其连接的气缸的驱动下可相对底座前后滑动来改变目标交互装置的位置以及俯仰机构的姿态,使整个装置处于越障姿态以及工作姿态。解决了人力难以到达或危险性较大的复杂环境的柱状结构检测、修复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1627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0574118.0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滑块以及均为环形件的滑环、滑环外端件、滑环内端件和固定板;滑环外端件和滑环内端件固定连接形成相通的环形空间和滑块导程槽,滑块导程槽位于环形空间周向上;滑环内端件和固定板固定连接形成与滑块导程槽连通的卡块固定槽,卡块固定槽中可同时容纳滑块以及被固定件固定端的卡块,卡块固定槽约束卡块的轴向和径向自由度;滑块位于滑块导程槽内并可沿滑块导程槽和卡块固定槽直线移动;滑环位于环形空间内并可沿环形空间与滑块一体直线移动;滑块对卡块的圆周方向的自由度进行约束,环形空间内还设有可对滑环施加朝向滑环内端件的弹力的弹簧。操作简单、快速且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71627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74118.0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滑块以及均为环形件的滑环、滑环外端件、滑环内端件和固定板;滑环外端件和滑环内端件固定连接形成相通的环形空间和滑块导程槽,滑块导程槽位于环形空间周向上;滑环内端件和固定板固定连接形成与滑块导程槽连通的卡块固定槽,卡块固定槽中可同时容纳滑块以及被固定件固定端的卡块,卡块固定槽约束卡块的轴向和径向自由度;滑块位于滑块导程槽内并可沿滑块导程槽和卡块固定槽直线移动;滑环位于环形空间内并可沿环形空间与滑块一体直线移动;滑块对卡块的圆周方向的自由度进行约束,环形空间内还设有可对滑环施加朝向滑环内端件的弹力的弹簧。操作简单、快速且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92033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81497.8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0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足桨-翼混合驱动式水陆两栖作业仿生机器人及运动方法,机器人包括机体,机体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至少四组独立控制回转运动的足桨驱动模块,所有足桨驱动模块均向下倾斜,且倾斜角度相同;机体的尾部对称安装有至少两组独立控制上下摆动的尾翼驱动模块。本发明机器人具有爬行和浮游运动模式,能够在水中任意深度工作,且不需要通过浮力调节装置,依靠较少的电机具有较强的不规则地面和不同水域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机器人爬行的稳定性和越障能力,简化了调节过程,结构简单,灵活性高,重量轻,综合运动性能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795248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510224032.4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柳絮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超级电容器。将柳絮与氢氧化钾混均先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到400℃持续1‑2h,再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到850℃持续1‑2h,然后自然冷却,得到的多孔碳化柳絮电极材料。将多孔碳化柳絮加入硫脲溶液中,强烈搅拌0.5‑1h后,在80‑90℃下加热将水分蒸干;将得到的物质在氩气保护下,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到800℃,持续加热2‑3h后自然冷却,得到的氮硫掺杂碳化柳絮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同时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活性点多,具有二维多孔,并且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的新型碳纳米片材料。由这种碳纳米片材料制备的电极表现出了极佳的电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23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88165.4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路轴向分级式双燃料喷嘴,包括气路外壁和安装在气路外壁里的主油路壁,主油路壁里安装副油路壁,主油路壁与副油路壁之间形成主油路通道,副油路壁里形成副油路通道,气路外壁和主油路壁之间形成气路;气路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气路前腔、气路喉部、气路后腔,在气路外壁上,位于气路前腔的位置上设置气路一级喷气孔,位于气路喉部的位置上设置喉部喷气孔,位于气路后腔的位置设置气路二级喷气孔。本发明采用了气路轴向分级式结构,在减小喷嘴的径向尺寸的同时增大了气路流通面积,加强了燃料与空气间的掺混,强化了燃烧,缩短了火焰,同时又不烧蚀火焰筒壁面;在进行液体燃料燃烧时,气路还可以进行水蒸汽回注。
-
公开(公告)号:CN101570220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072183.7
申请日:2009-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2D57/032 , A63H11/20 , H02K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变姿态可翻转两栖多足机器人。由躯体支架、单向输入垂直输出模块、腿部机构三个部分构成,所述的单向输入垂直输出模块安装在躯体支架上,腿部机构安装在单向输入垂直输出模块上。本发明的变姿态可翻转两栖多足机器人由多条步行足并联构成,通过控制姿态调节电机可实现机器人站立和运动姿态的实时改变,提高其适应复杂两栖环境能力,每条步行足由单项输入垂直输出模块和腿部机构两部分串联组成。足端安装三维力觉传感器,对运动过程中足端受力进行反馈,以实现机器人腿部受力闭环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9336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119345.X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欠驱动无人艇的编队控制器构建方法及装置,属于无人艇控制领域,其中,编队控制器构建方法包括:基于图论技术、仿射变换技术以及应力矩阵技术设计欠驱动无人艇编队队形,基于该欠驱动无人艇编队队形建立无人艇系统数学模型,并对其输出进行状态转换,基于动态事件触发机制设计编队控制器。本申请公开的编队控制器构建方法及装置可以在有向通信图下实现包括平移、旋转、缩放以及这些变换的组合,增加了编队的灵活性,且在欠驱动系统处于不同状态时能够自适应调整事件触发阈值,同时降低了各艘无人艇间的通信频率,避免了因系统连续性通信模式而导致过度消耗通信资源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94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078377.9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可旋转双燃料喷嘴,包括气路管道、可旋转气路外壁、主油路管道、副油路管道、副油路旋流器。气路管道包括一级带旋流叶片的气路通道和一级可通过旋转气路外壁关闭的气路通道,油路管道包括主副两个油路。本发明对气体燃料有两种喷出方式,一部分气体燃料经旋流叶片旋转喷出,一部分气体燃料经喷气小孔直接喷射,在气体燃料质量流量减少时,可以控制减小或者关闭第二级气路通道。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在三种使用工况中切换的问题,关闭第二级气路通道还可以解决当气流流量低于正常工况时喷射深度不够、喷射效果不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