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60MW一次再热反动式空气透平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9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1575179.4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一种60MW一次再热反动式空气透平,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压缩空气储能空气透平的级效率和循环效率较差,无法满足空气透平的平稳运行的问题。前轴承箱通过猫爪与气缸的一端连接,气缸的另一端与排气缸的一端连接,排气缸的内部尾端设有后轴承箱,且排气缸的底部与基架之间设有纵销,排气缸的另一端与膨胀节的一端连接,膨胀节的另一端与排气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前轴承箱与后轴承箱之间设有一个转子,且转子设置在气缸的内部,转子上由左到右依次套设有高压隔板套和中压隔板套,气缸的外表面中间部位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有两个进气口,且每个进气口通过法兰与主汽调节联合阀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

    一种50MW等级轴流sCO2透平

    公开(公告)号:CN114542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333260.5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透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0MW等级轴流sCO2透平,为解决现有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内部使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在临界点附近变化剧烈,50MW等级轴流sCO2透平运行不平稳的的问题,本方案前轴承箱和后轴承箱安装在外气缸的两侧,前轴承箱和后轴承箱均设置在基架上,外气缸前端下部通过前定中心梁结构与前轴承箱连接,外气缸后端下部通过后定中心梁结构与后轴承箱连接,外气缸的排气口设置在外气缸的顶部,外气缸的进气口设置在外气缸侧方的下部,进气口与一个进气阀门连接,透平采用双流程单排气设计,节约了布置空间,降低了建设成本,通流部分采用双分流结构设计,进气损失小,周向压力均匀,动静叶片几何对称,轴向推力互相平衡。

    一种60MW一次再热反动式空气透平

    公开(公告)号:CN218844396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23346293.8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一种60MW一次再热反动式空气透平,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压缩空气储能空气透平的级效率和循环效率较差,无法满足空气透平的平稳运行的问题。前轴承箱通过猫爪与气缸的一端连接,气缸的另一端与排气缸的一端连接,排气缸的内部尾端设有后轴承箱,且排气缸的底部与基架之间设有纵销,排气缸的另一端与膨胀节的一端连接,膨胀节的另一端与排气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前轴承箱与后轴承箱之间设有一个转子,且转子设置在气缸的内部,转子上由左到右依次套设有高压隔板套和中压隔板套,气缸的外表面中间部位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有两个进气口,且每个进气口通过法兰与主汽调节联合阀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中小型汽轮机中压阀门的吹管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220570U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23429349.0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一种用于中小型汽轮机中压阀门的吹管盖结构,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吹管盖结构的阀盖螺栓较小,不起密封作用,不能作为吹管用螺栓密封结构,同时阀盖口较大而吹管直径较小,从而导致压阀门吹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进而无法保证汽轮机组运行稳定性的问题。中压阀门蒸汽出口端与锥形管的大口端连接,且锥形管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垫圈和密封组件,锥形管的小口端与直管的一端连接,且直管上套设有法兰环,且法兰环通过多个螺栓螺母组件与密封组件固定连接,密封套环套设在锥形管上,且密封套环一端外表面上套设有密封垫圈,密封套环的另一端外表面上套设有O型密封环,密封套环的外表面中部套设有三角型密封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轮机领域。

    一种50MW等级轴流sCO2透平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922226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20734384.X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透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0MW等级轴流sCO2透平,为解决现有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内部使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在临界点附近变化剧烈,50MW等级轴流sCO2透平运行不平稳的的问题,本方案前轴承箱和后轴承箱安装在外气缸的两侧,前轴承箱和后轴承箱均设置在基架上,外气缸前端下部通过前定中心梁结构与前轴承箱连接,外气缸后端下部通过后定中心梁结构与后轴承箱连接,外气缸的排气口设置在外气缸的顶部,外气缸的进气口设置在外气缸侧方的下部,进气口与一个进气阀门连接,透平采用双流程单排气设计,节约了布置空间,降低了建设成本,通流部分采用双分流结构设计,进气损失小,周向压力均匀,动静叶片几何对称,轴向推力互相平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