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钙钛矿薄膜制备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2317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1537.5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商洛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钙钛矿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钙钛矿薄膜制备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电源箱,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设有保护组件,在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作用下,能够让工作台进行高速转动时其加工件表面的前驱溶液飞溅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内壁上,从而不会让前驱溶液飞溅到工作箱的内部以上,以此能够方便作业人员在后续对前驱溶液的收集作业,提高了资源的回收,而且,在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作用下能够避免前驱溶液污染工作箱的内部结构,节省清理的时间。

    一种AgTiC@Ni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0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53563.5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商洛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镍掺杂银基电接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gTiC@Ni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TiC粉末加入含镍的化学镀液中,进行搅拌加热反应,经洗涤、干燥后得到TiC@Ni复合粉体;(2)将Ag粉和TiC@Ni复合粉体加入容器中,并加入溶剂,进行超声混料,烘干后得到混料;(3)将混料,压制成坯料,在惰性气氛下第一次烧结,烧结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制料;(4)将预制料再次压制成型,在惰性气氛下第二次烧结,烧结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AgTiC@Ni电接触材料。本发明中化学镀镍使Ni在AgTiC中均匀更分布,AgTiC@Ni电接触材料的电导率和硬度显著提升,电弧侵蚀的燃弧时间和燃弧能量更平稳,材料转移量最小,材料损失更少。

    一种含镍的AgZnO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1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17203.2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商洛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接触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镍的AgZnO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含镍的AgZnO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含镍的ZnO复合粉体;(2)将Ag粉和含镍的ZnO复合粉体加入容器中,并加入溶剂,进行超声混料,烘干后得到混料;(3)将步骤(2)得到的混料,压制成坯料,在惰性气氛下第一次烧结,烧结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制料;(4)将步骤(3)得到的预制料再次压制成型,在惰性气氛下第二次烧结,烧结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含镍的AgZnO电接触材料。本发明得到的含镍的AgZnO电接触材料与ZnO制备的AgZnO电接触材料相比,含镍的AgZnO电接触材料的致密度、电导率和维氏硬度分别增加了2.8%、13.5%和28.8%。

    一种根据光源色温量化分析蓝光危害与节律效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6599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0112714.4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商洛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光源色温量化分析蓝光危害与节律效应的方法。首先得到光源较为常见易得的色温数值;然后,根据KB=1.48538×10‑7×Tc‑1.24574×10‑4、KC=6.81334×10‑4×Tc‑0.50954分别计算被测光源蓝光危害因子及节律因子;以超过普通白色蜡烛烛光的蓝光危害因子及节律因子10%为安全阈值(烛光蓝光危害因子KB‑candle=2.36689×10‑4W/ml、节律因子KC‑candle=1.359),判断被测光源光生物安全是否合格,当不合格时,给出超过安全阈值的百分数。本发明给出了光源蓝光危害因子及节律因子的简化计算方法,以及两因子的安全阈值,操作简单、物理意义明确。

    一种根据光源色坐标Z值分析蓝光危害与节律效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2096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113043.3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商洛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光源色坐标Z值分析蓝光危害与节律效应的方法。首先由被测光源380‑780nm可见光波段光谱分布数据,得到1931 CIE‑XYZ标准色度系统色坐标Z值;然后,根据KB=0.00244×Z‑2.99632×10‑4、KC=11.05863×Z‑0.05238分别计算被测光源蓝光危害因子及节律因子;最后,以超过普通白色蜡烛烛光的蓝光危害因子及节律因子10%为安全阈值(烛光蓝光危害因子KB‑candle=2.36689×10‑4W/ml、节律因子KC‑candle=1.359),判断被测光源光生物安全是否合格,当不合格时,给出超过安全阈值的百分数。本发明给出了光源蓝光危害因子及节律因子的简化计算方法,以及两因子的安全阈值,操作相对简单、物理意义明确。

    一种以石英尾砂为原料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0220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814111.5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商洛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石英尾砂为原料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石英尾砂经水洗、烘干、研磨和过筛后,与碳酸钠粉末研磨混合,煅烧后得到煅烧产物;二、将煅烧产物研磨、过筛后,将筛下物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溶解,过滤取滤液,得到水玻璃;三、采用盐酸调节水玻璃的pH值,经溶胶‑凝胶反应,静置老化,得到水凝胶;四、滤去水凝胶中的自由水,采用无水乙醇置换残留水分,得到醇凝胶;五、采用三甲基氯硅烷的正己烷溶液浸泡醇凝胶,得到疏水改性的烷凝胶;六、干燥,得到二氧化硅气凝胶。本发明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工艺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低,从而使得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且制得的气凝胶具有良好的性能。

    一种阴离子β-环糊精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40608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298977.1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商洛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阴离子β-环糊精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在弱碱性条件下合成Fe3O4纳米材料,用KH560对其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Fe3O4纳米磁流体分散在糊化后的β-环糊精中,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Na3P3O9为阴离子化改性剂,Span80和Tween20为乳化剂,煤油为油相,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得对重金属污染物具有优良吸附性能、可回收并重复使用的阴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磁性微球。本发明制备的阴离子β-环糊精磁性微球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及污水处理等领域,能够较好地解决污水及其他污染源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污染问题,起到减排、环保的作用,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

    一种钒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173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85613.X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商洛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钒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及其钒电解液,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粗钒,将其加入至硫酸溶液中,过滤,得到水合五氧化二钒;将所述水合五氧化二钒采用硫酸溶液进行逆流浆洗,得到一次净化钒产品;将所述一次净化钒产品加入至硫酸溶液中,并向其中加入还原剂,使所述一次净化钒产品还原为四价钒溶液;将所述四价钒溶液与萃取液混合,萃取得到负载钒的有机相;将所述负载钒的有机相采用硫酸溶液进行反萃取,得到反萃取液;将所述反萃取液脱除有机相,得到钒电解液。本发明所述的钒电解液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工艺流程短、试剂消耗小、能耗低、成本低,且钒电解液的品质均一性好。

    一种镁铝合金退火热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5169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976406.9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商洛学院

    Abstract: 一种镁铝合金退火热处理装置,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支架内设置有放置架,放置架的下表面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通过转轴旋设有行进轮,加热釜的下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加热喷头,支架的左右两侧壁及后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一号挡板,放置架的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挡板,且二号挡板的后侧壁抵设在左右两侧的一号挡板的前侧边上,加热釜的后方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前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三号挡板,上下两个三号挡板均穿设在加热釜的后侧壁上;其设置有可控制开合的闭合空间,能够在进行生产加工时将工件放置于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加热升温,进而将金属件与外部空气隔离,防止金属件接触过多的氧气过度氧化。

    一种可人眼透射率修正的多功能照度传感器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4083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0164374.5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商洛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人眼透射率修正的多功能照度传感器及设计方法,方法包括拟合四种人眼响应函数表达式;根据目标函数及光电探测器响应值选择合适滤光片或其组合,并拟合滤光片透射率表达式;计算光电探测器响应值与滤光片透射率乘积,并归一化;计算归一化乘积及目标函数的中心波长、半峰宽、380‑780nm积分面积,比较判断误差大小;选择与人眼透射率一致或相近滤光片;将滤光片组与光电探测器组装成传感器。装置包括:Si光电二极管、同轴设置的可旋转年龄修正滤光片和多功能照度滤光片。本发明能测量16种年龄修正的照度,可丰富完善光生物安全领域的探测传感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