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晕光学结构及照明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355117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0832454.5

    申请日:2021-07-22

    Inventor: 邓诗涛 尹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眩晕光学结构,包括光源,第一透镜单元以及第二透镜单元。所述光源用于发出光束。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并对该光束进行扩散。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具有平整的第二入光面以及自由曲面结构的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透镜单元自所述第二入光面接收经所述第一透镜单元扩散的光束,并自所述第二出光面对部分该光束进行折射扩散。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单元还对经所述第一透镜单元扩散后的光束中部分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的光线进行全内反射。本发明的光学结构,其能够实现均匀的大角度(50°以内)光分布,同时又能在使用其进行正常工作学习用照明时,有效防止人眼眩晕。

    照明模组及灯具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93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95215.X

    申请日:2022-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照明模组以及灯具,所述照明模组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镜筒上开设有出光口,所述安装腔内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光源、准直透镜组以及校正光学元件,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准直透镜组和所述校正光学元件后,自所述出光口射出。本发明的照明模组,利用能量对应原则,进行光学系统设计,得到近似窗影光斑的光学效果。

    光束准直模组及照明灯具

    公开(公告)号:CN11326677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78222.1

    申请日:2021-05-26

    Inventor: 邓诗涛 尹松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光束准直模组,包括:截光格栅组,所述截光格栅组包括若干阵列排设的截光格栅单元,每个所述截光格栅单元分别由透光部和非透光部组成,所述透光部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截光格栅单元的入光侧向出光侧方向逐渐减小;准直透镜组,配置于所述截光格栅组的出光侧,包括若干阵列排设准直透镜单元,每个所述准直透镜单元分别对应一个所述截光格栅单元,经所述截光格栅单元聚光后的光束通过所述准直透镜单元,形成准直的平行光束出射。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照明灯具,包括上述光束准直模组和RGB导光模组(第二光源组以及导光板),用于模拟真实的天空效果及太阳光斑效果,能提供人眼舒适的照明环境。

    光束准直模组及照明灯具

    公开(公告)号:CN1132667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578222.1

    申请日:2021-05-26

    Inventor: 邓诗涛 尹松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光束准直模组,包括:截光格栅组,所述截光格栅组包括若干阵列排设的截光格栅单元,每个所述截光格栅单元分别由透光部和非透光部组成,所述透光部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截光格栅单元的入光侧向出光侧方向逐渐减小;准直透镜组,配置于所述截光格栅组的出光侧,包括若干阵列排设准直透镜单元,每个所述准直透镜单元分别对应一个所述截光格栅单元,经所述截光格栅单元聚光后的光束通过所述准直透镜单元,形成准直的平行光束出射。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照明灯具,包括上述光束准直模组和RGB导光模组(第二光源组以及导光板),用于模拟真实的天空效果及太阳光斑效果,能提供人眼舒适的照明环境。

    防眩晕光学结构及照明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355117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32454.5

    申请日:2021-07-22

    Inventor: 邓诗涛 尹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眩晕光学结构,包括光源,第一透镜单元以及第二透镜单元。所述光源用于发出光束。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并对该光束进行扩散。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具有平整的第二入光面以及自由曲面结构的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透镜单元自所述第二入光面接收经所述第一透镜单元扩散的光束,并自所述第二出光面对部分该光束进行折射扩散。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单元还对经所述第一透镜单元扩散后的光束中部分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的光线进行全内反射。本发明的光学结构,其能够实现均匀的大角度(50°以内)光分布,同时又能在使用其进行正常工作学习用照明时,有效防止人眼眩晕。

    照明模组及照明灯具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3700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79784.8

    申请日:2021-05-26

    Inventor: 邓诗涛 尹松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照明模组,包括:第一LED光源;透镜模组,包括对所述第一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扩散的匀光透镜组,以及对经所述匀光透镜组配光后的光线进行一定角度汇聚的菲涅尔透镜组,所述匀光透镜组和所述菲涅尔透镜组均设于所述第一LED光源所发出光线的光路通道上;第二LED光源;导光板,被配置于所述第一LED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自所述菲涅尔透镜组的出光面出射的光路通道上,所述第二LED光源被配置于所述导光板两端;其中,所述第一LED光源与所述第二LED光源的功率之比大于4:1。本发明既解决了照的远的问题,又解决了照的亮的问题,满足了人们对两种照明功能的需求。

    白光LED照明灯具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197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32502.9

    申请日:2021-05-17

    Inventor: 邓诗涛 尹松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白光LED照明灯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底盘以及围设于所述底盘四周的侧板;面罩,被配置于所述侧板上且与所述侧板和底盘围合成一收容空间;蓝光LED,被配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固定于所述侧板上;偏光聚光透镜,设置于所述蓝光LED所发出的光的光路通道上,且所述偏光聚光透镜的入光面与所述蓝光LED相对设置,能对所述蓝光LED发出的光进行聚光折射,使其投射至所述面罩上;以及量子点膜层或荧光粉层,设于所述蓝光LED发出的光线到所述光线从所述面罩的出光面射出过程的路径中。本发明的优点包括利用偏光聚光透镜,使从蓝光LED发出的光,经过透镜和量子点膜层或荧光粉层后,形成小角度配光,并形成白光照亮扩散罩,得到均匀的照明。

    发光装置
    8.
    发明公开
    发光装置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94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13377.0

    申请日:2025-03-17

    Inventor: 邓诗涛 尹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载板和位于载板上的若干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上的若干LED芯片,不同发光模组中的LED芯片相互串联形成LED灯串。本发明通过简单有效的架构设计,实现了将发光装置中的LED芯片分几路分别导通,简化了驱动方案和控制系统。

    薄型白光LED照明灯具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178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32503.3

    申请日:2021-05-17

    Inventor: 邓诗涛 尹松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薄型白光LED照明灯具,包括:壳体,包括底盘以及面罩,面罩扣合于底盘上,且与底盘围合成一收容空间;蓝光LED光源,阵列排设于底盘上;透镜模组,配置于蓝光LED光源上,对蓝光LED光源进行配光,以使蓝光LED光源发出的光能均匀扩散至面罩的入光面;量子点膜层或荧光粉层,配置于收容空间内且位于蓝光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出射路径上,以使蓝光LED光源发出的蓝光经过量子点膜层或荧光粉层时转换成白光,自面罩射出。本发明采用蓝光LED做光源,通过透镜配光,形成均匀的蓝光照明,再经过量子点膜层或荧光粉层,转换成白光,不会产生黄斑,且面罩与光源之间的距离可构造的更短,形成超薄型白光LED照明灯具。

    LED光源板、发光组件、发光组合体及光源

    公开(公告)号:CN222634447U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21514222.0

    申请日:2024-06-28

    Inventor: 邓诗涛 尹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光源板、发光组件、发光组合体及光源,其中LED光源板,至少包括装载板以及布设于装载板上的LED灯珠,装载板顺次包括位于中心位置附近的板头、板身,板身为呈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近螺旋延伸的,板身包括半径渐变部和连接于相邻两个半径渐变部之间的过渡结构,且由板头向板身的尾端观察所述过渡结构后侧的板身的内径相较于该过渡结构前是增大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LED灯珠的配合和布设形态,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光照效果,克服了传统螺旋布设结构的三角暗区的缺陷,从而有效改善了光照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