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709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500049.5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基因抗虫高衣分棉花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利用转基因抗虫棉花核不育两用系中的不育株与转基因高衣分材料杂交,以转基因抗虫核不育两用系为轮回亲本与杂交后代中的高衣分可育植株连续回交六代,然后经两代自交、一代对株杂交和一代混合交,并结合回交、自交、对株交后代的抗虫性鉴定、育性鉴定以及目标基因的分子鉴定,选育出转基因抗虫高衣分棉花核不育两用系。本发明方法步骤合理、操作简单,缩短了育种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97228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77740.9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核不育两用系的繁殖方法,属于棉花种子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种植蜜源植物和放置蜜蜂进行棉花核不育两用系的繁殖,蜜源植物留住蜜蜂在棉花制种田传粉杂交,同时吸引了棉田周围具有传粉功效的昆虫访问棉田,增加传粉昆虫种类,提高了传粉昆虫的访花效率和传粉效率,增加了传粉成功率,降低了繁殖成本,节省了劳动时间。本发明的繁殖方法在所有棉花种植区均可实施,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廉价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5554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06486.8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基因抗虫优质高衣分棉花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涉及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系与转基因高衣分品系杂交,再以杂交后代中具有转基因高衣分基因的植株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优质品系为轮回亲本进行连续六代回交,筛选具有高衣分基因、抗虫的植株自交两代,再筛选具有高衣分基因、抗虫的株行进行自交繁殖,评价筛选纤维品质与所述轮回亲本基本一致的株行,即得所述转基因抗虫优质高衣分棉花新品系。本发明将常规育种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机结合,实现了基因的精准选择,减少新品系创制过程中的盲目性,缩短了育种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6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06433.6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草甘膦棉花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方法,涉及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棉花核不育两用系中的不育株与抗草甘膦品系杂交,以核不育两用系不育株为轮回亲本(母本)、与杂交后代中的抗草甘膦可育株(父本)连续回交六代,选择抗草甘膦的不育株和可育株进行杂交繁殖,下一代种植中的抗草甘膦可育株自交收单株,种植形成株行,选择所有植株都是抗草甘膦的株行进行连续三代对株交,培育出棉花抗草甘膦核不育两用系。本发明所述选育方法步骤合理、操作简单,选育出的抗草甘膦核不育系遗传纯度高,利用其作母本生产核不育杂交种,制种田可喷施草甘膦除草,从而降低劳动投入,节约用工,降低杂交棉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709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500118.2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基因抗虫抗草甘膦棉花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涉及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转基因棉花抗虫品种与抗草甘膦品系杂交,再以杂交后代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品种为父本进行回交,再以回交后代的抗虫抗草甘膦植株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品种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五代,选择抗虫抗草甘膦植株自交三代后,筛选其中既抗虫又抗草甘膦的株行自交,即可得到转基因抗虫抗草甘膦棉花新品系。本发明所述培育方法简单实用,操作性强,可在短时间内可将目标性状聚合,且所培育的新品种保留了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可迅速推广应用,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
-
公开(公告)号:CN11197228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78709.7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核不育两用系杂交种子的生产方法,涉及棉花种子繁殖技术领域;不仅提供了人为放置蜜蜂传粉杂交制种的方法,而且通过种植蜜源植物留住蜜蜂在棉花制种田传粉杂交,同时吸引了棉田周围具有传粉功效的昆虫访问棉田,增加传粉昆虫种类,提高了传粉昆虫的访花效率和传粉效率,增加了传粉成功率,降低了制种成本,节省劳动时间。利用本发明所述种子生产方法,在母本不育植株上收获的种子即为核不育杂交棉种子,经筛选、加工、包装后供大面积生产使用,所述核不育杂交棉种子的生产方法在所有棉花种植区均可实施,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廉价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65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506433.6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草甘膦棉花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方法,涉及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棉花核不育两用系中的不育株与抗草甘膦品系杂交,以核不育两用系不育株为轮回亲本(母本)、与杂交后代中的抗草甘膦可育株(父本)连续回交六代,选择抗草甘膦的不育株和可育株进行杂交繁殖,下一代种植中的抗草甘膦可育株自交收单株,种植形成株行,选择所有植株都是抗草甘膦的株行进行连续三代对株交,培育出棉花抗草甘膦核不育两用系。本发明所述选育方法步骤合理、操作简单,选育出的抗草甘膦核不育系遗传纯度高,利用其作母本生产核不育杂交种,制种田可喷施草甘膦除草,从而降低劳动投入,节约用工,降低杂交棉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2515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73091.0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杂交F1代真实性鉴定的InDel分子标记,本发明所开发的多态性InDel分子标记,通过PCR扩增、琼脂凝胶电泳检测即可完成,解决了通过杂交F1代表型鉴定困难、准确性相对较低等问题,在杂交组合亲本选择时不再考虑其表型性状,只要两个亲本存在一定血缘差异,基本可以从这25个InDel标记筛选出多态性标记。利用本发明InDel标记方法鉴定大豆杂交F1代真实性,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常规PCR、琼脂凝胶电泳便可完成,操作步骤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