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5554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06486.8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基因抗虫优质高衣分棉花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涉及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系与转基因高衣分品系杂交,再以杂交后代中具有转基因高衣分基因的植株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优质品系为轮回亲本进行连续六代回交,筛选具有高衣分基因、抗虫的植株自交两代,再筛选具有高衣分基因、抗虫的株行进行自交繁殖,评价筛选纤维品质与所述轮回亲本基本一致的株行,即得所述转基因抗虫优质高衣分棉花新品系。本发明将常规育种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机结合,实现了基因的精准选择,减少新品系创制过程中的盲目性,缩短了育种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6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06433.6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草甘膦棉花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方法,涉及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棉花核不育两用系中的不育株与抗草甘膦品系杂交,以核不育两用系不育株为轮回亲本(母本)、与杂交后代中的抗草甘膦可育株(父本)连续回交六代,选择抗草甘膦的不育株和可育株进行杂交繁殖,下一代种植中的抗草甘膦可育株自交收单株,种植形成株行,选择所有植株都是抗草甘膦的株行进行连续三代对株交,培育出棉花抗草甘膦核不育两用系。本发明所述选育方法步骤合理、操作简单,选育出的抗草甘膦核不育系遗传纯度高,利用其作母本生产核不育杂交种,制种田可喷施草甘膦除草,从而降低劳动投入,节约用工,降低杂交棉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709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500118.2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基因抗虫抗草甘膦棉花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涉及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转基因棉花抗虫品种与抗草甘膦品系杂交,再以杂交后代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品种为父本进行回交,再以回交后代的抗虫抗草甘膦植株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品种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五代,选择抗虫抗草甘膦植株自交三代后,筛选其中既抗虫又抗草甘膦的株行自交,即可得到转基因抗虫抗草甘膦棉花新品系。本发明所述培育方法简单实用,操作性强,可在短时间内可将目标性状聚合,且所培育的新品种保留了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可迅速推广应用,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
-
公开(公告)号:CN11197228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78709.7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核不育两用系杂交种子的生产方法,涉及棉花种子繁殖技术领域;不仅提供了人为放置蜜蜂传粉杂交制种的方法,而且通过种植蜜源植物留住蜜蜂在棉花制种田传粉杂交,同时吸引了棉田周围具有传粉功效的昆虫访问棉田,增加传粉昆虫种类,提高了传粉昆虫的访花效率和传粉效率,增加了传粉成功率,降低了制种成本,节省劳动时间。利用本发明所述种子生产方法,在母本不育植株上收获的种子即为核不育杂交棉种子,经筛选、加工、包装后供大面积生产使用,所述核不育杂交棉种子的生产方法在所有棉花种植区均可实施,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廉价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4084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510885377.4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和盒盖均由均布有通气孔的硬质纸板制作而成,盒体和盒盖设有连接部,盒盖通过连接部与盒体连接,盒盖顶部的内壁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轴向方向与盒盖顶部的内壁所在平面方向平行,盒盖顶部设有开孔,开孔内部有一根绳子穿过,绳子在盒体内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绳子在盒体外的另一端打一固定结,固定结的直径大于开孔的直径,绳子的长度使连接杆可以拉出至盒盖的顶部位置。运输瓢虫时将成虫装入盒体内,在盒盖盖缘与盒体结合部用胶带连接即可;释放瓢虫时,将胶带去除,打开盒盖,取出连接绳子的连接杆,将连接杆折叠成弓形钩,挂到植株上,待瓢虫自动爬出即可,简易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340841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85377.4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和盒盖均由均布有通气孔的硬质纸板制作而成,盒体和盒盖设有连接部,盒盖通过连接部与盒体连接,盒盖顶部的内壁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轴向方向与盒盖顶部的内壁所在平面方向平行,盒盖顶部设有开孔,开孔内部有一根绳子穿过,绳子在盒体内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绳子在盒体外的另一端打一固定结,固定结的直径大于开孔的直径,绳子的长度使连接杆可以拉出至盒盖的顶部位置。运输瓢虫时将成虫装入盒体内,在盒盖盖缘与盒体结合部用胶带连接即可;释放瓢虫时,将胶带去除,打开盒盖,取出连接绳子的连接杆,将连接杆折叠成弓形钩,挂到植株上,待瓢虫自动爬出即可,简易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539265A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200310110803.4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虫白棉杂种的生产方法,它利用抗虫的完全核不育系MAr为母本、抗虫或不抗虫白棉品系为父本,或者利用不抗虫完全核不育系MA为母本、抗虫白棉品系为父本,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或昆虫传粉进行杂交,即配制出高优势的抗虫白棉杂种F1代种子,供大面积使用。其制种程序简单,劳动投入少,杂种种子生产成本低,恢复源广泛,能为棉花杂种优势的扩大利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条件,有利于抗虫白棉杂种的推广应用,提高棉花生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00587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463332.6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棉花核不育杂交种选育抗病虫优质棉品种的方法,涉及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利用棉花优质核不育杂交种分离后代的可育株,通过连续多代的品质定向选择,创制高品质可育材料(如川RM69)。通过田间接种病害鉴定抗病性并同步诱导提高抗性的方式,达到选育同时兼顾产量和抗病虫性的优质棉新品种,达到优质、抗病虫性和产量协调。进而培育出常规可育的优质抗病虫品种,用于大面积推广应用和杂交组合的配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97228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77740.9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核不育两用系的繁殖方法,属于棉花种子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种植蜜源植物和放置蜜蜂进行棉花核不育两用系的繁殖,蜜源植物留住蜜蜂在棉花制种田传粉杂交,同时吸引了棉田周围具有传粉功效的昆虫访问棉田,增加传粉昆虫种类,提高了传粉昆虫的访花效率和传粉效率,增加了传粉成功率,降低了繁殖成本,节省了劳动时间。本发明的繁殖方法在所有棉花种植区均可实施,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廉价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872172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01638.7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A61K36/23 , A23L1/29 , A23L3/3517 , A23L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低硫川明参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收分级;步骤2、清洗脱皮:将采收的川明参分级放入脱皮机内,进行清洗和脱皮;步骤3、煮漂:将清洗脱皮后的川明参置于沸水中煮8-10分钟,转至冷水中漂洗0.5-1小时;步骤4、防霉护色:将漂洗后的川明参置于护色液中,浸泡1-2小时,捞出沥干;所述护色液为:对羟基苯甲酸酯和焦亚硫酸钠的水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05-0.02wt%、0.08-0.15 wt %;步骤5、晾晒储存。本发明将川明参清洗和脱皮一步完成,同时采用独特的防霉护色的护色液配方,可以大幅度降低川明参加工的劳动力成本,无环境污染,产品色泽自然,保质期达10月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