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23442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537170.7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四川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川丹参育性转变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2)繁殖栽培;在每年的7‑8月,使用分根繁殖的方式栽培;或在11‑12月采挖丹参后,使用分根繁殖的方式栽培,同时次年不采挖,让其生长到第三年;或在每年的11‑1月,使用芦头繁殖的方式栽培;(3)田间管理。本发明通过改变川丹参品种的栽种时间、繁殖方式,延长生长时间,使得川丹参由不结实转变为结实,由不育转变为可育,成功实现了川丹参的育性转变,极大地促进了川丹参的杂交育种和种子繁殖,为川丹参的遗传群体构建、提纯复壮等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川丹参的科研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62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927698.6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SmTAT2基因在制备高产酚酸类化合物的转基因植物中的用途,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首次发现SmTAT2基因能够提高丹参毛状根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SmTAT2基因在丹参中对迷迭香酸含量和丹酚酸B的合成与积累起到正向调控作用。本发明将SmTAT2基因转到丹参中,使得丹参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明显提高,提高了丹参植株的药用价值。本发明的SmTAT2基因,及其重组载体、重组菌可以用来提高丹参中迷迭香酸含量和丹酚酸B的合成与积累,实现丹参的定向改良。本发明的转基因植物构建方法,为丹参的定向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472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13232.4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丹参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以丹参为母本,白花丹参为父本杂交,取杂交种子栽培得杂交F1代;当杂交F1代的雄性不育植株作为母本,分别与亲代母本和父本回交得到的回交子代中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的数量比为1:1时,杂交F1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即为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丹参。本发明获得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丹参,不裂药,不散粉,花朵正常开放,花冠完整,雌蕊发育正常,能正常异交结实,雄性不育特性稳定。育种时省去了人工去雄的繁琐工作和成本,解决了丹参常规杂交育种去雄的难题,实现丹参高效杂交育种。
-
-
公开(公告)号:CN11160259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14221.1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降低芍药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污染的方法,采集芍药幼嫩部位进行低温处理;低温处理后的芍药外植体使用洗洁精浸泡后流水冲洗;冲洗完毕后的芍药外植体,浸泡在多菌灵和青霉素钠混合溶液中并置于摇床;浸泡后的芍药外植体由75%酒精消毒,再以0.1%升汞消毒进行表面消毒;消毒后的芍药外植体在含有益培灵的培养基中培养;本发明能有效降低芍药组织培养中的污染,且芍药外植体存活率较高,实用性、推广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037159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710364533.1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神曲发酵过程在线质量检测系统,它包括如下步骤:a、在六神曲发酵过程不同时间点取样;b、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获取每个样品的液相色谱数据;分别测定每个样品中青蒿素、槲皮素、芦丁和苦杏仁苷的含量;c、蛋白酶酶活力预测:y=0.0021x1+3.1067x2‑1.4643x3+0.0116x4+0.2095x5+27.6106;淀粉酶的酶活力预测:y=0.3054x1+89.2468x2‑16.0689x3‑0.0748x4+0.2888x5+352.1262;其中,x1为青蒿素,x2为槲皮素,x3为芦丁,x4为苦杏仁苷,x5为发酵时间,y为淀粉酶和/或蛋白酶活力。本发明六神曲发酵过程质量指标的在线检测系统,有利于实时了解发酵过程中间产品质量的动态变化,有利于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优化中间产品质量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终产品的质量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981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11220.3
申请日:2024-10-10
IPC: A01G22/25 , A01C21/00 , A01G24/17 , A01G24/12 , A01G24/15 , A01G7/06 , C05G3/00 , C05G3/60 , C05G5/20 , A01N43/22 , A01N43/38 , A01N37/34 , A01P3/0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工业化生产中江丹参组培种苗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无菌苗炼苗驯化;2)生产苗扦插繁育;3)生产苗的移栽。本发明提高了中江丹参组培苗移栽及扦插繁育过程中的成活率,优化的基质及营养液组成提高了中江丹参组培生产种苗根系再生频率,提高了中江丹参组培种苗繁殖系数,缩减了种苗繁育时间与生产程序,降低了中江丹参组培种苗生产成本,实现了中江丹参组培种苗的工厂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1001517.3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川芍2号SSR分子标记,所述SSR分子标记为SSP2CH和/或SSP12CH;所述SSP2CH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SSP12CH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川芍2号SSR分子标记的引物以及应用。本发明为川白芍种质来源的区分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定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川白芍选种育种、种植、采收储存、销售、应用等各个环节的种质鉴定,尤其是实现了白芍种苗的准确鉴定,这从种苗源头上保证了白芍质量,为白芍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保证质量的方法,具备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2981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86302.2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A61K36/752 , A61P3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球虫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苦参5~15份、苦楝皮3~7份、仙鹤草3~7份、柴胡1~5份、茯苓3~7份、枳实2~6份、白术3~7份、甘草1~5份、升麻1~5份。本发明依据鸡球虫病特点和中药组方配伍原则,设计了防治鸡球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经动物实验证明:具有显著抗鸡球虫效果,且对球虫感染鸡肠道完整性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增强鸡免疫活性,保护鸡肠道健康,提高鸡生长性能,具备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8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80720.1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N15/29 , C12Q1/68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花药的内参基因,所述内参基因为Sm073914基因和/或Sm083165基因。本发明以Sm073914和/或Sm083165基因作为丹参花药qRT‑PCR的内参基因对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归一化,解决了丹参花药qRT‑PCR没有内参基因的现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