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66758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1910113970.5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nDel标记的道地川芎鉴定用引物及鉴定方法。本发明利用12个伞形科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和道地川芎基因组序列进行对比,获得插入/缺失差异片段所设计的4对特异DNA引物,采用该引物来鉴定道地川芎,鉴定方法包括:提取待测样品的DNA;采用这4对引物对DNA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检测,若能同时扩增出4种引物对应的特异性条带,则为道地川芎。该鉴定方法简便,样品用量少,准确性高,速度快,更加适合应用于大批量的品种鉴定,在短时间内能精确鉴定道地川芎。
-
公开(公告)号:CN10966675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113970.5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nDel标记的道地川穹鉴定用引物及鉴定方法。本发明利用12个伞形科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和道地川穹基因组序列进行对比,获得插入/缺失差异片段所设计的4对特异DNA引物,采用该引物来鉴定道地川芎,鉴定方法包括:提取待测样品的DNA;采用这4对引物对DNA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检测,若能同时扩增出4种引物对应的特异性条带,则为道地川穹。该鉴定方法简便,样品用量少,准确性高,速度快,更加适合应用于大批量的品种鉴定,在短时间内能精确鉴定道地川芎。
-
公开(公告)号:CN107223442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537170.7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四川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川丹参育性转变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2)繁殖栽培;在每年的7‑8月,使用分根繁殖的方式栽培;或在11‑12月采挖丹参后,使用分根繁殖的方式栽培,同时次年不采挖,让其生长到第三年;或在每年的11‑1月,使用芦头繁殖的方式栽培;(3)田间管理。本发明通过改变川丹参品种的栽种时间、繁殖方式,延长生长时间,使得川丹参由不结实转变为结实,由不育转变为可育,成功实现了川丹参的育性转变,极大地促进了川丹参的杂交育种和种子繁殖,为川丹参的遗传群体构建、提纯复壮等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川丹参的科研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95132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00650.7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A23C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精花生酸奶及其制备方法,该种黄精花生酸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纯牛乳20‑30份,奶粉5‑9份,花生浆汁20‑30份,黄精浆液10‑20份,黑糖2‑4份,明胶0.5‑1份,发酵剂0.4‑0.6份。该种黄精花生酸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溶解、过滤、均质、灭菌、冷却、发酵、冷却。该种黄精花生酸奶成品组织细腻、酸甜适中、营养丰富,通过加入花生、黄精,使其不仅富含蛋白质、多肽、活性多糖,还具有降血脂,抗衰老,降血糖,调节免疫力等作用,是一种具有一定开发潜力的健康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34084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510885377.4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和盒盖均由均布有通气孔的硬质纸板制作而成,盒体和盒盖设有连接部,盒盖通过连接部与盒体连接,盒盖顶部的内壁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轴向方向与盒盖顶部的内壁所在平面方向平行,盒盖顶部设有开孔,开孔内部有一根绳子穿过,绳子在盒体内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绳子在盒体外的另一端打一固定结,固定结的直径大于开孔的直径,绳子的长度使连接杆可以拉出至盒盖的顶部位置。运输瓢虫时将成虫装入盒体内,在盒盖盖缘与盒体结合部用胶带连接即可;释放瓢虫时,将胶带去除,打开盒盖,取出连接绳子的连接杆,将连接杆折叠成弓形钩,挂到植株上,待瓢虫自动爬出即可,简易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63634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53890.7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川芎转录组序列开发的EST‑SSR标记引物组、其获取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基于川芎转录组序列开发的EST‑SSR标记引物组包括74对引物,其中各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至SEQ ID NO:148所示。本发明首次公开了川芎EST‑SSR标记引物组,该引物经验证后得到多态性较高的74对EST‑SSR,与通用引物相比,川芎EST‑SSR标记引物组具有多态性高,易扩增,重复性好,结果更准确等优点,可用于后续川芎的遗传图谱构建、川芎品种指纹图谱构建等基础研究,促进川芎分子育种和功能基因发掘、中药品种标准化等应用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340841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85377.4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和盒盖均由均布有通气孔的硬质纸板制作而成,盒体和盒盖设有连接部,盒盖通过连接部与盒体连接,盒盖顶部的内壁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轴向方向与盒盖顶部的内壁所在平面方向平行,盒盖顶部设有开孔,开孔内部有一根绳子穿过,绳子在盒体内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绳子在盒体外的另一端打一固定结,固定结的直径大于开孔的直径,绳子的长度使连接杆可以拉出至盒盖的顶部位置。运输瓢虫时将成虫装入盒体内,在盒盖盖缘与盒体结合部用胶带连接即可;释放瓢虫时,将胶带去除,打开盒盖,取出连接绳子的连接杆,将连接杆折叠成弓形钩,挂到植株上,待瓢虫自动爬出即可,简易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763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52043.6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四川省金佛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佛手越冬培育方法,包括选地、育苗、定植、肥水管理、中耕除草、修剪整形和越冬管理;该佛手越冬培育方法对常规方法进行了突破性改进,使佛手越冬成活率达到95%,比常规种植方法提高50%,效果极显著,生长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539265A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200310110803.4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虫白棉杂种的生产方法,它利用抗虫的完全核不育系MAr为母本、抗虫或不抗虫白棉品系为父本,或者利用不抗虫完全核不育系MA为母本、抗虫白棉品系为父本,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或昆虫传粉进行杂交,即配制出高优势的抗虫白棉杂种F1代种子,供大面积使用。其制种程序简单,劳动投入少,杂种种子生产成本低,恢复源广泛,能为棉花杂种优势的扩大利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条件,有利于抗虫白棉杂种的推广应用,提高棉花生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93054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394269.9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道地川芎cpSSR分子鉴定的引物及其试剂盒和应用。引物具体序列如SEQ ID NO.1~28所示。本申请以7个藁本属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设计的21对cpSSR引物对川芎及其混伪品进行检测,共有14对cpSSR引物能在供试材料中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基因多样性为0.4716,多态信息含量0.3954,其中两对引物组合即能直接区分出6个供试材料。设计得到的引物序列能够用于进行川芎的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等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