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05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66963.1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 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养蚕机器人及控制方法,涉及养殖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结构、机械手臂功能单元和机器人中央控制器,能够实现蚕种养殖的自动化操作。控制方法包括启动中央控制器、检查供电状态、判断执行命令、执行任务(如蚕虫喂养、垃圾清扫、环境调节和物品搬动)以及关机。通过定位、调整、感知环境等步骤,实现了对蚕虫养殖过程中各种任务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58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00149.5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
IPC: A23N17/00 , B01F33/83 , B01J2/20 , B01F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养蚕机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家蚕饲料全自动饲育机,包括饲育平台、条状饲料压制成型机构和搅拌混合机构,条状饲料压制成型机构设置在饲育平台的顶部;条状饲料压制成型机构包括矩形机体和切割丝,矩形机体倾斜安装在饲育平台上,矩形机体内设置有矩形腔,矩形腔内滑动设置有压制板,矩形机体低端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成型孔,成型孔与矩形腔相通,切割丝滑动设置在矩形机体的底部,切割丝沿着矩形机体的矩形机体的长度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搅拌混合机构包括搅拌箱,搅拌箱固定在矩形机体的顶部,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连通矩形腔。自动化制备饲料,降低了人工劳动成本,提高了饲料制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92569.5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 四川国药天江药业有限公司 , 四川审元药业有限公司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10 , G06Q50/02 , G06V2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现代僵蚕产业园数字化平台及管理方法,涉及养殖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平台以信息采集终端、射频识别终端和云端数字管理单元为核心,实现了对各功能区域的实时监测和管理。蚕虫养殖、菌种培育、喷洒接种、僵蚕培育、成品筛选和质量分析等环节均有专门管理模块,监测和更新各项状态信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这一全面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了生产过程的透明度、效率和质量,减少了生产风险和损失,增强了产业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该平台为现代化养殖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助力产业向更加智能、高效、可控的方向迈进。
-
公开(公告)号:CN118140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23117.7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采桑机器人及采桑控制方法,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图像识别装置、桑叶采摘装置、桑叶存储装置和主控装置。首先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蚕的图像以及待采桑叶的图像;图像识别装置对蚕的图像进行蚕龄识别,并对待采桑叶的图像进行老叶和嫩叶的识别;桑叶采摘装置进行不同蚕龄的蚕的数量计算,并计算老叶采摘量和嫩叶采摘量;最后进行老叶的采摘和嫩叶的定量采摘。通过上述装置的配合,实现了根据蚕的实时生长情况,不同蚕龄的蚕需要分别喂食老叶和嫩叶,因此分别对老叶和嫩叶的采摘量的进行控制,更利于蚕的生长,并且能够有效避免采桑过多或者采桑不够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694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29837.2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 重庆宇飞特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养蚕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给桑的养蚕机器人系统,包括切碎机构、提升传送带、上盘机构、撒桑机构和下盘机构,切碎机构包括切碎传送带和切碎刀,切碎刀设置在切碎传送带的上方,切碎刀沿着切碎传送带的高度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撒桑机构包括储桑壳体和送桑传送带,储桑壳体上开设有下料口,提升传送带的输入端位于切碎传送带的正下方,提升传送带的输出端位于储桑壳体的正上方,上盘机构用于将养蚕盘放置在送桑传送带上,下盘机构用于将撒桑完成的养蚕盘从送桑传送带上取下。全自动化对桑叶进行处理,并均匀的将切碎的桑叶撒在养蚕盘上,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养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52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70339.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 , 四川国药天江药业有限公司 , 四川审元药业有限公司
IPC: A01K67/04 , A23K50/90 , A23K10/10 , A23K10/12 , A23K10/18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158 , A23K20/163 , A23K20/10 , A23K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人工饲料饲育僵蚕的方法,属于僵蚕饲育技术领域;饲育步骤为:S1将人工饲料铺设于第一蚕座上,进行养蚕;S2选取五龄蚕转移至第二蚕座上,其后喷施接种白僵菌孢子液,继续培养至蚕体死亡;S3将死亡的蚕体选出至第三蚕座上,继续培养至蚕体僵化,并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S4将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的蚕体进行收集,干燥后得到所述僵蚕;其中人工饲料的组分包括豆粕粉、桑叶粉、膨化玉米粉、无机盐、刺梨果渣发酵物、石榴籽油、酵母菌粉、低聚果糖和丙酸钙。本发明饲育的5龄成蚕存活率不低于99%,得到的僵蚕的平均长度不低于9.55cm,平均直径不低于0.69cm,由此可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成蚕的存活率以及显著促进蚕的生长发育。
-
公开(公告)号:CN117652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70403.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 , 四川国药天江药业有限公司 , 四川审元药业有限公司
IPC: A01K67/04 ,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163 , A23K20/20 , A23K20/105 , A23K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饲育僵蚕的方法,属于僵蚕饲育技术领域;饲育步骤为:S1通过人工饲料养蚕;S2选取五龄蚕接种白僵菌孢子液,待蚕体僵化并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后,干燥,得到僵蚕。其中,所述人工饲料包括如下组分:豆粕粉、玉米粉、桑叶粉、无机盐、柠檬提取物、柠檬酸、壳寡糖、金银花提取物和蜂蜜。本发明制备的僵蚕的平均长度不低于9.48cm,平均直径不低于0.7cm;本发明中的饲料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具有极强的抑制能力,同时,本发明中的人工饲料因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极大程度降低维生素C含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8500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5221.2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50/02 , G06N5/025 , G06N5/04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桑树种植评价方法和系统,通过采集待评价区域中多源数据获取传感器的排列信息和田地密度信息,确定候选识别传感器,依据候选识别传感器,输出识别信息集;对识别信息集中的桑褐斑病症状传播路径进行处理,得到病虫害传播程度评价图谱,以模拟得到多方向传播外延区间,依据多方向传播外延区间,得到安全种植请求集;结合安全种植请求集和环境调节要素,确认病虫害传播趋势,依据病虫害传播趋势,得到土壤环境识别记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地实现了桑树种植土壤环境识别与评价的自动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提升了土壤管理和保护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94953.4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分析的桑树生育期识别方法及系统,获取桑树的各生育期的图像数据,预处理后输入特征提取模块;对各生育期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建立桑树各生育期图像特征对比表;实时采集待识别的各桑树种植区的桑树图像数据,预处理后输入特征提取模块进行实时图像特征提取;将实时图像特征输入特征对比模块,调取桑树各生育期图像特征对比表,将实时图像特征与桑树各生育期图像特征对比表进行匹配;根据实时图像特征与桑树各生育期图像特征对比表的匹配结果获取待识别的各桑树种植区的桑树生育期;调取预设的桑树生育期管理措施表,获取各桑树种植区的桑树的管理措施,便于桑树种植管理,提升桑树种植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63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80656.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10/25 , G06T7/13 , G06T5/92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图像处理的桑树病虫害监测系统及方法,获取桑树病虫害图像数据并预处理和标注,创建病虫害分析模型并训练;对训练后的病虫害分析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通过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对待监测桑树种植区域进行初步图像采集传输至病虫害分析模型进行初步病虫害情况识别分析,对各病虫害区域进行定位;扩大各病虫害区域,第二图像采集模块对扩大后的各病虫害区域进行红外线图像采集;对扩大后的各病虫害区域的病虫害情况识别分析;病虫害绘制模块基于输出的分析结果对待监测桑树种植区域的病虫害区域进行绘制并对病虫害严重程度进行渲染,执行病虫害治理措施。实现了桑树的全方位的病虫害监测,提升病虫害识别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