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56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61390.9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7/00 , B60G21/0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瓦特连杆的拖曳臂悬架及汽车,具有瓦特连杆的拖曳臂悬架包括瓦特连杆,瓦特连杆包括摇臂、左拉杆和右拉杆,摇臂的中部与车轴通过转动副连接;左拉杆的一端与摇臂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左拉杆的另一端与车身左侧通过转动副连接;右拉杆的一端与摇臂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右拉杆的另一端与车身右侧通过转动副连接。本发明不但最大限度限制了后轴的横向运动,防止车辆甩尾,还可以很好地控制车身姿态,避免车身过度侧倾,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会增加后悬的扭转刚度,避免导致过度转向的风险,同时避免车辆轮胎拍地感导致对车身的拉扯晃动感太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46503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55487.9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被动后轮随动转向功能的后悬架系统,包括:扭转梁机构、以及分别对称设置在扭转梁本体两端的后悬架机构,扭转梁机构包括扭转梁本体、以及对称设置在扭转梁本体前端面的扭转梁前衬套;后悬架机构包括位于扭转梁本体底部的托臂、分别设置在托臂上的托臂前衬套和托臂后衬套、与托臂前衬套转动配合的前衬套安装支架、以及与托臂后衬套转动配合的后衬套安装支架,前衬套安装支架连接在扭转梁本体的内壁,后衬套安装支架连接在扭转梁本体的后端面。本发明通过后悬架机构改变了后轮的受力,从而保证轮胎不失稳甩尾;解决高速行驶的车辆稳定性和抓地性问题,还保证了后轮转弯的顺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5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21934.6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回收和驾驶性拖滞感自适应标定的控制方法,包括S1、根据电动车辆车速、轮速和车轮半径计算电动车的滑移率;S2、根据旋转系旋转体等效质量、旋转系等效旋转半径和等效旋转系转子厚度,计算得到电机转子及变速机构整个被动转动系的等效转动惯量;S3、计算得到电机转速;S4、根据滑移率、电机转子及变速机构整个被动转动系的等效转动惯量、电机转速和车辆拖滞减速度,计算得到电动车辆的能量回收强度。本发明可以通过对附着系数不同路面的系统进行标定,且能量回收强度可根据人员能接受的拖滞感调整至合理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23579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19219.1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4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测试技术领域,涉及基于悬架系统车辆动态极限载荷系数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对车辆进行设定程度的改装,使得在车辆极限路况进行动态测试时显示车轮的摩擦痕迹,并对相应改装区域进行标注,经车辆极限路况的动态测试后,获取车辆的标注痕迹;对车辆的标注痕迹进行显化处理,并对车辆进行设定程度的处理,使得车辆的轮胎与车辆的标注痕迹接触,且车辆的轮胎与车辆的相对几何轨迹保持一致,并测量,得到静态测量值;通过悬架扰度比对算法对静态测量值进行计算,得到缓冲块压缩量与弹簧压缩量,结合缓冲块压缩量与弹簧压缩量,并通过第一设定公式、第二设定公式与第三设定公式进行反推计算,得到车辆极限载荷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98732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821918.7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Q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滑行能量回收提醒系统及提醒方法,属于汽车驾驶技术领域。一种电动汽车滑行能量回收提醒系统,包括:车尾,车尾上设置有制动灯和车标;提示灯,提示灯设置在车尾上并与制动灯之间存在间距;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分别与制动灯以及提示灯通信连接。本发明在电动汽车电门松开后,当电量满足进入能量回收状态时,整车控制器发出信号进入能量回收状态,电动汽车进行降速,在制动系统未介入未使制动灯闪亮的情况下,由提示灯闪烁对后车进行减速提示,从而降低滑行能量回收时的安全隐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