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3963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484163.4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开封发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汽轮机切缸运行下的长叶片冷却系统。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长叶片冷却系统的针对汽轮机切缸运行下的长叶片冷却方法。本发明灵活利用汽轮机低压缸中空静叶结构和抽吸管道,将经过减温减压的蒸汽作为冷却蒸汽通入流道,对末几级通流部件进行特定的强制冷却。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汽轮机切除低压缸运行,大幅减少冷却蒸汽的用量,只针对特定末几级因切缸所带来鼓风摩擦发热的通流部件进行相应的冷却。且该种冷却方式可以拓宽机组末几级抽吸除湿结构的应用,在非切缸工况下作为抽吸除湿通道,在切缸工况下作为末几级通流部件的冷却蒸汽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7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910484117.4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开封发电分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多低压缸汽轮机在部分负荷下切缸运行的系统及方法,在部分负荷纯凝工况下运行时,通过切除部分低压缸,再通过抽汽管道通入少量可控蒸汽带走叶片鼓风摩擦热量的方式来确保被切除低压缸安全运行。在部分切缸纯凝工况下,对于未被切除的低压缸,各级抽汽的压力提高,各级加热器上端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各级低压加热器凝结水出口焓升增加,各级低加系统抽汽量增加,除氧器抽汽量减少。总体上,同样汽轮机进汽量的情况下,减少了汽轮机的排汽量,降低了汽轮机乏汽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对于已被切除的低压缸,通过蒸汽流量控制阀组,调节进入已被切除低压缸中的冷却蒸汽流量,防止末几级叶片出现鼓风摩擦后超温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269623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49539.7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开封发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缸小流量工况的长叶片温控系统,包括:低压缸,内部设有长叶片区域温度测点和喷水环;中压缸,排汽口与低压缸进汽口通过并联的连通管道和旁路管道连通,连通管道上设有进汽控制阀,旁路管道上设有旁路调节阀;冷却管道,向喷水环输送冷却水,冷却管道上设有冷却调节阀;以及控制器,温度测点、进汽控制阀、旁路调节阀和冷却调节阀均与控制器相连接。还涉及一种低压缸小流量工况的长叶片温控方法,采用上述温控系统,主要是控制器根据温度测点测得的温度控制进汽控制阀、旁路调节阀和冷却调节阀的启闭及开度大小。可对低压缸的长叶片区域进行温度监测和控制,确保低压缸在小流量工况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7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84117.4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开封发电分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多低压缸汽轮机在部分负荷下切缸运行的系统及方法,在部分负荷纯凝工况下运行时,通过切除部分低压缸,再通过抽汽管道通入少量可控蒸汽带走叶片鼓风摩擦热量的方式来确保被切除低压缸安全运行。在部分切缸纯凝工况下,对于未被切除的低压缸,各级抽汽的压力提高,各级加热器上端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各级低压加热器凝结水出口焓升增加,各级低加系统抽汽量增加,除氧器抽汽量减少。总体上,同样汽轮机进汽量的情况下,减少了汽轮机的排汽量,降低了汽轮机乏汽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对于已被切除的低压缸,通过蒸汽流量控制阀组,调节进入已被切除低压缸中的冷却蒸汽流量,防止末几级叶片出现鼓风摩擦后超温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10178431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837671.1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开封发电分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多低压缸汽轮机在部分负荷下切缸运行的系统,在部分负荷纯凝工况下运行时,通过切除部分低压缸,再通过抽汽管道通入少量可控蒸汽带走叶片鼓风摩擦热量的方式来确保被切除低压缸安全运行。在部分切缸纯凝工况下,对于未被切除的低压缸,各级抽汽的压力提高,各级加热器上端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各级低压加热器凝结水出口焓升增加,各级低加系统抽汽量增加,除氧器抽汽量减少。总体上,同样汽轮机进汽量的情况下,减少了汽轮机的排汽量,降低了汽轮机乏汽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对于已被切除的低压缸,通过蒸汽流量控制阀组,调节进入已被切除低压缸中的冷却蒸汽流量,防止末几级叶片出现鼓风摩擦后超温的现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178427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848916.0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开封发电分公司
IPC: F01D2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汽轮机切缸运行下的长叶片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灵活利用汽轮机低压缸中空静叶结构和抽吸管道,将经过减温减压的蒸汽作为冷却蒸汽通入流道,对末几级通流部件进行特定的强制冷却。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汽轮机切除低压缸运行,大幅减少冷却蒸汽的用量,只针对特定末几级因切缸所带来鼓风摩擦发热的通流部件进行相应的冷却。且该种冷却方式可以拓宽机组末几级抽吸除湿结构的应用,在非切缸工况下作为抽吸除湿通道,在切缸工况下作为末几级通流部件的冷却蒸汽通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439632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456668.3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1D2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核电汽轮机的动叶片的动强度与振动的安全监控方法,涉及核电汽轮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核电汽轮机的动叶片的振动应力、耐振强度、动强度许用安全因子,以及动叶片的一阶振动频率、在工作转速最高限时的第一振动频率、在工作转速最低时的第二振动频率、整圈连接的长叶片的m阶径振动频率、核电汽轮机的工作转速,作为动叶片的运行状态数据;根据动叶片的运行状态数据,确定动强度与振动可靠性监控数据;根据动强度与振动可靠性监控数据,对核电汽轮机进行优化控制。本申请中,可以准确监控核电汽轮机的动叶片的动强度与振动的安全性,对核电汽轮机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高核电汽轮机的使用寿命,保证核电汽轮机长周期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5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452774.4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1D21/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核电汽轮机的多维度的可靠性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核电汽轮机技术领域。该方案为:获取核电汽轮机的动叶片承受离心力、低频激振力和高频激振力作用的动强度与振动可靠性监控数据;获取核电汽轮机的多转子系统承受电网电气扰动故障的扭振可靠性监控数据;获取核电汽轮机的转子与轴承系统承受强迫振动与自激振动作用的第一轴系振动可靠性监控数据和第二轴系振动可靠性监控数据;根据上述可靠性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异常可靠性监控数据,生成核电汽轮机的优化改进策略;根据优化改进策略,对核电汽轮机进行优化控制。本公开的方法可以实现核电汽轮机的高可靠性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396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52788.6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1D2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核电汽轮机多目标多维度在线联合监控方法及系统,涉及核电汽轮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核电汽轮机的转子、阀壳与汽缸承受快速起动进行在线热力监控,获取核电汽轮机的第一温度监控数据,对汽缸的法兰中分面严密性进行在线热力监控,获取法兰中分面严密性的第二温度监控数据,对转子与轴承系统的轴系振动进行在线安全监控,获取轴系振动的运行监控数据,根据第一温度监控数据、第二温度监控数据和运行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类监控数据,对核电汽轮机的进行优化运维控制。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核电汽轮机进行多目标多维度的在线监控,以实现对核电汽轮机的寿命、安全性、可靠性的优化,保证核电汽轮机的长寿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74812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454599.8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根据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根据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安全寿命确定总安全寿命,将总安全寿命与目标寿命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生产制造阶段,实现对转子在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监控,从而对转子在使用阶段的安全服役寿命进行预判,有利于在制造阶段对转子的外表面质量进行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