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1563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90570.3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入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直线塔等电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作业人员通过接地的直线塔抵达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带电体平行的位置和/或与带电体距离最近的位置,并至少保持第一距离,其中,第一距离为作业人员至带电体的距离;作业人员离开直线塔,向带电体靠近,并至少保持第二距离,其中,第二距离为直线塔至作业人员的距离、与作业人员至带电体的距离之和;作业人员到达带电体,并至少保持第三距离,其中,第三距离为作业人员至直线塔的距离。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在交流高压、高海拔环境下作业人员容易发生触电伤害的问题,进而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62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90478.7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入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直线塔等电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作业人员通过接地的直线塔抵达与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带电体平行的位置,并保持与所述带电体的距离为第一预定距离;所述作业人员离开所述直线塔,向所述带电体靠近,并保持所述直线塔至所述作业人员的距离与所述作业人员至所述等带电体的距离之和为第二预定距离;所述作业人员到达所述带电体,并保持与所述直线塔的距离为第三预定距离。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在高压、高海拔环境下作业人员会发生触电伤害的问题,进而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63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90570.3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入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直线塔等电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作业人员通过接地的直线塔抵达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带电体平行的位置和/或与带电体距离最近的位置,并至少保持第一距离,其中,第一距离为作业人员至带电体的距离;作业人员离开直线塔,向带电体靠近,并至少保持第二距离,其中,第二距离为直线塔至作业人员的距离、与作业人员至带电体的距离之和;作业人员到达带电体,并至少保持第三距离,其中,第三距离为作业人员至直线塔的距离。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在交流高压、高海拔环境下作业人员容易发生触电伤害的问题,进而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42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1028452.5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局放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主要应用于非接触超高频局放状态诊断仪。在复杂情况下,放电信号复杂时,通过获取变电站的基线位置处多个预设频率对应的第一电磁波强度,得到所述变电站对应的基线图。再获取所述变电站除所述基线位置以外的目标位置的射频局放信号,并生成所述变电站的所述目标位置的射频局放信号图。之后通过比对生成的所述射频局放信号图与所述基线图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然后根据所述比对结果获得所述变电站的目标位置的射频局放检测结果,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射频局放检测结果,从而可以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进而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5211481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1095916.6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输电线的抗干扰屏蔽结构,包括电缆以及固定套设在电缆上的若干屏蔽套,所述的电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芯线、第一绝缘层、屏蔽层以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的屏蔽层是金属制成的波纹管结构;所述的屏蔽套包括罩体、设置在罩体内用于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感应线圈以及用于消除屏蔽层上能量的阻尼电阻;所述的罩体上部与阻尼电阻相互对应的区域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所述的感应线圈、屏蔽层与阻尼电阻是通过导线依次相互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交流输电线的抗干扰屏蔽结构,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有效解决传统屏蔽电缆可能漏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5206716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1095996.5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工程野外防滑作业梯,包括一对固定板以及伸缩板,固定板上设置有T字形滑槽、第一定位销孔、防滑板以及支撑板;防滑板一端是与固定板相互铰接,防滑板的另一端是与支撑板的一端相互铰接,支撑板的自由端与固定板相互连接;伸缩板上设置有滑轨,并在伸缩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孔;固定板、伸缩板之间通过T字形滑槽与滑轨相互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二销钉相互固定;伸缩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作业梯的束缚带,在两块固定板以及两块伸缩板之间分别设置有若干横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野外防滑作业梯,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滑性能好、安全可靠、易收纳等优点,有效解决传统作业梯容易翻倒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2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830021.X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优化LoRa组网的避雷器数据监测方法及系统,用于实现避雷器有效监测。本申请方法应用于避雷器数据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LoRa避雷器检测节点模块、LoRa‑GPRS集中器网关模块、远程控制平台模块、现场避雷器控制终端模块以及电路开关遥控器;本申请方法包括:LoRa避雷器检测节点模块监测避雷器的运行数据,并通过LoRa向LoRa‑GPRS集中器网关模块发送运行数据;LoRa‑GPRS集中器网关模块接收运行数据,通过GPRS网络向远程控制平台模块发送运行数据;远程控制平台模块对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判断避雷器的运行状态;LoRa‑GPRS集中器网关模块通过CAN网络与现场避雷器控制终端模块进行信息交互,以使得现场避雷器控制终端模块根据运行状态利用电路开关遥控器对避雷器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761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40380.9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泓泉科技(青海)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态检测分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椭球集合估计的多腔室灭弧防雷装置电弧图像形态检测分类方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先验知识,超椭球集合估计、超椭球集合空间、核函数、核最小二乘法、基于一致性的稀疏化准则;S2、初始化参数值,超椭球初始大小参数σ12、噪声边界值γ、高斯核函数带宽δ和约束参数μ,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电弧图像,计算初始超椭球集合和预测函数。本发明采用超椭球集合估计算法是基于数据的选择性更新及检测状态参数更新,计算时间复杂度小,收敛速度快,分类边界误差较小,能精准实现多腔室灭弧防雷装置电弧图像形态检测分类,并且能随时调整误差的估计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60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64891.X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泓泉科技(青海)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腔室避雷器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改进YOLOX的多腔室避雷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Labelme工具对影像图中的多腔室避雷器进行标注;S2、对YOLOX算法进行改进,使用更大感受野的主干网络替换DarkNet53,并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保证模型的高速性,在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中使用通道乱序运算增加其特征之间的信息交互性,增强特征融合能力,同时增加旋转框检测思想,减少识别结果中背景的干扰;S3、利用YOLOX目标检测算法实现旋转目标的检测。本发明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中多腔室避雷器识别的检测精度,而且还提高了学习多腔室避雷器特征能力,并且还增加了旋转框检测思想以减少识别结果中的背景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88229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30015.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762 , G06V10/56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14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的非接触式避雷器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于准确检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表面的污染程度。本申请方法包括:通过红外热成像仪采集不同污染程度下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红外热图像;获取所述红外热图像的不同的颜色区域;根据所述颜色区域通过信息聚类生成超像素区域及特征像素;根据所述特征像素从所述超像素区域提取局部区域的聚类特征;通过目标模型提取所述红外热图像的深度特征;将所述局部区域的聚类特征及所述深度特征结合送入分类器,生成所述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污染程度分类,并根据所述污染程度分类生成分类效果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