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79811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39250.6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厂接入系统方案的比选方法,首先通过可行性研究,选择几个可行的电厂接入系统方案;以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约束,对几个可行性方案进行最大受电能力搜索计算,得到不同电厂接入系统方案下地区电网的受电能力;综合考虑受电能力以及电厂接入系统投资,通过多目标优化,得出综合效益最好的电厂接入系统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电厂接入系统方案综合考虑接入系统投资和地区电网受电能力两方面因素,选定综合效益最好的电厂接入系统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817316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810075812.0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沟盖板开启搬运装置,包括磁吸器、行走架Ⅰ、行走架Ⅱ、提升杆、提升筒,行走架Ⅰ通过支杆插接到行走架Ⅱ的支筒上,行走架Ⅰ和行走架Ⅱ下部设有行走轮;提升杆设在行走架Ⅰ和行走架Ⅱ上部轴承上,提升筒同轴设在提升杆上,钢丝绳绕在提升筒上,下端连接磁吸器。整个装置安装简单,下部行走轮方便移动,磁吸器吸附盖板之后摇动提升杆使得磁吸器带着盖板上升,推动两行走架,就可以方便的移动开启的盖板。盖板由水泥浇筑而成,内部埋设钢板,既可以配合磁吸器可靠地搬运盖板,又可以保证钢板牢固的埋设在盖板内。如果盖板材料为刚或者铸铁等铁磁性材料,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119363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589203.3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48
Abstract: 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HVDC不间断供电系统,包括HVDC不间断供电电源,所述HVDC不间断供电电源分别连接事故照明模块、主机模块、电能计费模块以及火灾监测模块;显示器模块分别连接UPS不间断供电电源与主机模块;HVDC不间断供电电源包括:第一电源AC1与第二电源AC2,第一电源AC1依次通过第一整流器与正向导通的二极管D1连接输出端;第二电源AC2依次通过第二整流器与正向导通的二极管D2连接输出端;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蓄电池E1的正极,蓄电池E1的负极接地。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不间断电源的供电可靠性,而其能够解决设备本身因电磁干扰产生的不稳定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16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10234572.6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50
Abstract: 一种同塔双回线路间感应电流电压的抑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分别与线路Ⅰ和线路Ⅱ连接的两个变电站及其接地刀闸控制系统,在第一变电站的接地刀闸与地网之间串联设置一个阻抗,阻抗并联连接一个接触器。本发明通过采用在变电站的接地刀闸与地网之间串联阻抗?接触器的并联系统来实现既抑制感应电流又不增加线路电压的目的,为降低检修时操作的复杂度,针对原有接地刀闸的操作回路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对与阻抗并联接触器投切的自动控制。本发明即能有效降低电磁感应电流,满足开合大容量、长距离、紧凑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需要,降低了设备造价;而且也提供了一种在已建成变电站电磁感应电流电压超标时不需要更换接地刀闸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511936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89203.3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48
Abstract: 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HVDC不间断供电系统,包括HVDC不间断供电电源,所述HVDC不间断供电电源分别连接事故照明模块、主机模块、电能计费模块以及火灾监测模块;显示器模块分别连接UPS不间断供电电源与主机模块;HVDC不间断供电电源包括:第一电源AC1与第二电源AC2,第一电源AC1依次通过第一整流器与正向导通的二极管D1连接输出端;第二电源AC2依次通过第二整流器与正向导通的二极管D2连接输出端;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蓄电池E1的正极,蓄电池E1的负极接地。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不间断电源的供电可靠性,而其能够解决设备本身因电磁干扰产生的不稳定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748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415450.1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R13/04 , H01R13/10 , H01R13/514 , H01R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插头,包括主壳体、第一子壳体、第二子壳体、第三子壳体、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三插脚、第一导电轴承以及第二导电轴承。本发明中,第一插脚可以沿自身的轴向中心线360°转动,第二插脚可以沿自身的轴向中心线360°转动,且第三插脚可以转动后收纳在上述凹槽内。当三极扁型插脚面对两极插座时,将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转动至与两极插座相配合的角度,同时将第三插脚收纳在上述凹槽内,然后将三极插头顺利地插入两极插座,解决了三极扁型插头不能插入两极插座的问题,提高了电源插头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9243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710525384.2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组合抽样方法,利用等分散抽样和全概率公式抽样两者的组合抽样方法对系统可靠性指标进行评估,选取一组系统元件以应用全概率公式,系统剩余元件应用等分散抽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输入原始数据,根据重要度原则选取一组元件;对选取的系统元件枚举其组成事件及相应概率,将系统剩余元件在等分散子区间抽样并与事件组成系统状态;将此状态在每个等分散子区间进行计算后,计算样本方差,多次循环抽样直至样本方差满足设定的要求,输出结果。本发明利用等分散法和全概率公式法的组合抽样方法,大幅降低了样本方差,减少了抽样次数和计算时间,提高抽样效率且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468748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841280.8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变电站接地网的均压方法,用于解决接地安全性问题。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拟建变电站土壤电阻率,进行接地网结构设计;(2)计算地电位升的分布情况,在地电位升分布最不均匀的接地网边角位置增加接地极;(3)确定接地极的参数,然后将接地极连接到接地网上后重新计算,直至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达到设定值。本发明提供的接地网均压方法,在接地网的边角位置设置接地极,接地极的设置可以有效较低地电位的分布不均。进而有效降低接触电压、跨步电压,提高接地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7316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75812.0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0 , B66F19/005 , H02G9/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沟盖板开启搬运装置,包括磁吸器、行走架Ⅰ、行走架Ⅱ、提升杆、提升筒,行走架Ⅰ通过支杆插接到行走架Ⅱ的支筒上,行走架Ⅰ和行走架Ⅱ下部设有行走轮;提升杆设在行走架Ⅰ和行走架Ⅱ上部轴承上,提升筒同轴设在提升杆上,钢丝绳绕在提升筒上,下端连接磁吸器。整个装置安装简单,下部行走轮方便移动,磁吸器吸附盖板之后摇动提升杆使得磁吸器带着盖板上升,推动两行走架,就可以方便的移动开启的盖板。盖板由水泥浇筑而成,内部埋设钢板,既可以配合磁吸器可靠地搬运盖板,又可以保证钢板牢固的埋设在盖板内。如果盖板材料为刚或者铸铁等铁磁性材料,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941097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178684.4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R27/20
Abstract: 一种大型地网接地电阻实时监测仪,包括接地桩、测试终端和后台服务系统,所述接地桩有8组,每组接地桩包括电位探测接地桩和电流探测接地桩,所述测试终端包括8组地阻测试模块、变频信号源和控制器,所述的8组地阻测试模块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变频信号源分别通过变频电源线与电位探测接地桩和电流探测接地桩连接,变频信号源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它采用变频电流法进行测量接地电阻,通过在现有的变电站接地网周围设置8组接地桩进行地网电阻实时监测,可随时对变电站接地网上的电阻值进行测量监测,预防变电站接地网因电阻的变化而带来的意想不到的事故,同时也可对变电站接地电阻的后续发展带来更全面的资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