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1198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110174030.4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避雷器带电检测领域,即一种避雷器交流泄漏电流检测工具。它包括一根绝缘杆上的下端角度调节器、上端角度调节器;上端角度调节器芯片通过第二连杆同电流接取装置相连;电流接取装置包含外部金属外护套,内嵌弹簧机构与导电排相连,在外部金属外护套外侧设有去除金属氧化膜的摩擦倒钩;多个细小圆柱状端子组成的接触端子一端接取避雷器端电流信号,接触端子另一端固定并与导电排相接,导电排通过软连接与测试线连接端子相连,并与测试线形成电流通路与仪器端相连。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198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110174030.4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避雷器带电检测领域,即一种避雷器交流泄漏电流检测工具。它包括一根绝缘杆上的下端角度调节器、上端角度调节器;上端角度调节器芯片通过第二连杆同电流接取装置相连;电流接取装置包含外部金属外护套,内嵌弹簧机构与导电排相连,在外部金属外护套外侧设有去除金属氧化膜的摩擦倒钩;多个细小圆柱状端子组成的接触端子一端接取避雷器端电流信号,接触端子另一端固定并与导电排相接,导电排通过软连接与测试线连接端子相连,并与测试线形成电流通路与仪器端相连。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5832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100258.8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油化验检测领域,即一种油化验用水质量监测装置。它包括加热器壳体,壳体一侧内部安装有加热水容器,加热水容器内有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加热水容器外安装有加热管与温度传感器供电端子、放水管、放水阀;加热管与温度传感器供电端子7连接加热水容器与智能恒温控制器联接套线,加热水容器与智能恒温控制器联接套线与智能恒温控制器接线端子;壳体上另一侧安装有梯形支撑架,梯形支撑架上有手臂式支架安装孔,梯形支撑架旁边有高精度水质量分析器;壳体1前侧立面上安装有智能恒温控制器、智能恒温控制器液晶显示屏、智能恒温控制器操作按键、智能恒温控制器接线端子。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7926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43617.5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IPC: G09B2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领域,即变压器温度指示控制器培训演示器。支架上有指针式温度指示控制器、接点检测器、测温探头、控温源、温度数显仪;指针式温度指示控制器通过毛细管8连接测温探头,测温探头插入控温源中;温度数显仪通过三芯电缆连接测温探头,接点检测器通过航空头连接线7连接指针式温度指示控制器。可以直观演示温度指示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起到培训作用,同时可以模拟各种温度异常情况,对于现场实际故障处理具有指导作用。设定了接点检测器,可以直观显示变压器不同温度点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78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14959.8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IPC: G01R2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设备过热状态实时监测预警方法,获取电压离散信号和电流离散信号;获取接点阻值波动序列;获取各接点阻值波动子序列的幅度谱和相位谱;根据各子序列的幅度谱、相位谱获取各子序列的接点阻值高频扰动系数以及接点阻值相位离散系数;获取子序列的稳态系数;获取时间窗口的接点阻值稳态突显异质性指数;获取各时间窗口的局部离群距离因子;获取各时间窗口内接点阻值离群点;从而完成电力设备过热状态的实时监测,具有较高灵敏度,保证监测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047519.0
申请日:2023-08-1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V10/4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即基于深度时序聚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典型运行场景提取方法。首先,以VGG16为基模型,保留其前13层卷积层,并引入全局最大池化层替代其末端的全连接层,构建了系统运行断面图的VGG13_GMP特征提取模型;然后,以软聚类的高斯混合模型为约束,提出了基于特征迭代聚合的典型运行场景生成算法,实现典型运行场景的精细化生成,预先掌握典型运行规律,辅助调度人员积极响应运行场景动态变化,高效制定区域电力系统日内调度方案。本发明所提模型足以应对传统电力系统每5~15min所采集的运行断面,甚至新型电力系统形态下更高频次的时空运行断面动态变化,辅助调度工程师快速制定调度决策方案,保证系统经济、安全、低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5666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13639.4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Inventor: 刘宸 , 李成钢 , 付宇泽 , 潘锴锴 , 刘怀宇 , 刘亚东 , 李生珠 , 刘絮飞 , 周宏伟 , 许鑫 , 李德鑫 , 王伟 , 王东林 , 杨红柳 , 赵裴钰 , 冷俊 , 刘乃毓 , 侍哲
IPC: H04L9/40 , H04L41/142 , H04L41/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网络攻击致损度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安全领域。方法包括:根据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系统中潜在的不同攻击方式以及系统节点间连接关系,构建评估指标库;从评估指标库中选取系统的待测指标;采集正常和不同攻击状态下的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系统的待测指标数据并归一化处理;根据归一化处理后的待测指标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取各个待测指标的关联系数和权重,计算不同攻击状态下待测指标关联系数的加权值得到攻击致损度。本发明可以评估不同攻击状态对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系统造成的损失程度,对分析攻击威胁和防护策略的效果,优化防护策略,提高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50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26638.0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外壳、行走机构和绕线机构;外壳套设于电缆外,并与电缆滚动接触,外壳在电缆轴向上的一端设置有探伤仪;绕线机构包括钢绞线和两个绕线轮;两个绕线轮同轴且间隔设置,均套设于电缆外,且均转动安装于外壳内;钢绞线一端绕设于一个绕线轮,另一端螺旋绕设于电缆外后绕设于另一绕线轮,之后从另一绕线轮上绕出并从外壳内回到一个绕线轮后与其一端连接;行走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外壳内的行走轮,行走轮的轴线与电缆垂直且与缠绕于电缆外的钢绞线啮合,以在转动时带动外壳沿电缆的轴向移动,行走轮与电缆没有直接接触,电缆表面的缺陷对行走轮的影响较小,行走轮的移动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41978.6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避雷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路铁塔的避雷针减晃动装置。它包括一级安装柱和基座;一级安装柱的内腔中插接有二级安装柱,二级安装柱的直径上小下大;二级安装柱的底部卡接在一级安装柱的内腔顶部;二级安装柱的顶部安装有引雷针,引雷针的外面设置有包覆外壳;包覆外壳的内腔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对接孔,对接孔为与上螺纹相互对应的螺纹孔,包覆外壳向下插接在上螺纹上,并通过对接孔与上螺纹螺接固定;一级安装柱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柱底座,当二级安装柱受到风吹晃动时,底部悬停篮与承重球向下施加一个重力,通过链条与二级安装柱相连,减少一级安装柱和二级安装柱晃动的幅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155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90865.7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V10/2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即基于拟态视觉的光伏电池缺陷检测仿生模型。它包含三个部分:(1)骨干网络:骨干网络用于提取图像中的有效信息,将原始数据映射至所需的空间中,骨干网络所提取的特征会传递到颈部网络中;(2)颈部网络:颈部网络用于融合不同尺度、层级的特征,并丰富特征的表达能力,颈部网络融合的特征会传递到检测头部;(3)检测头:检测头主要负责对特征进行预测,生成边界框和并预测类别。基于人类感受野及视觉机制的骨干网络对于特征具备更强的抽象能力,能够在色彩单一、纹理复杂的光伏电池电致发光图像上高效的提取有效的特征。所提出的颈部网络,能够有效的增强光伏电池电致发光图像中缺陷特性的表达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