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2316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111338641.4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型柔性开关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包括:S1,根据配电区所在区域的山体滑坡灾害历史数据,评估损坏风险并确定储能型柔性开关安装位置;S2,计算并根据所述储能型柔性开关的蓄电池年循环寿命和寿命成本,以电能的储存和释放平滑功率波动、减小负荷需求不确定性,确定所述储能型柔性开关的控制策略;S3,以最小化投运成本为目标,计算并输出分布式电源功率输出值和使储能型柔性开关使用寿命最长的容量值。通过山评估山体滑坡损坏风险确定储能型柔性开关安装位置体,计算蓄电池年循环寿命和寿命成本,确定使用方式,最后结合分布式电源以最小化投运成本进行控制输出,提高了供电恢复效率和供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339720.7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洪涝灾害下的配电网维护方法,包括:S1,结合待分析的配电网所在地区的洪涝灾害历史数据和气候条件,建立降雨量与设备故障率关系模型;S2,以配电网的状态维度、架构维度、时间维度建立配电网的韧性评估模型,并确定韧性评估模型的影响指标;S3,计算状态维度、架构维度、时间维度在韧性评估模型的权重数值,以及根据确定的指标数值隶属的评分等级区间,计算影响指标对应的韧性指标数值,计算并获得综合韧性指标,S4,根据综合韧性指标,并结合预定韧性指标与维护等级的关系信息向对应等级的维护人员发出维护指令。基于三维指标体系的配电网韧性评估模型,精准的向对应等级的维护人员发出维护指令,提高维护效率以及供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1339744.2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S1,根据指定配电区域的当前累积降雨量以及未来预设时段的气象预测信息,并结合配电区域的历史洪涝灾害数据,输出配电网受灾影响概率分布数据;S2,对配电网受灾影响概率分布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受灾损毁概率大于阈值的设备或台区后,输出更新后的配电网故障网络拓扑;S3,通过更新后的配电网故障网络拓扑确定开关通断状态后,控制SOP和MT对负荷进行恢复供电,使得负荷恢复量最大,电压不平衡量最小。通过气象预测获得受灾概率分布,去除不在恢复范围的设备,通过控制SOP和MT实现供电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38641.4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型柔性开关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包括:S1,根据配电区所在区域的山体滑坡灾害历史数据,评估损坏风险并确定储能型柔性开关安装位置;S2,计算并根据所述储能型柔性开关的蓄电池年循环寿命和寿命成本,以电能的储存和释放平滑功率波动、减小负荷需求不确定性,确定所述储能型柔性开关的控制策略;S3,以最小化投运成本为目标,计算并输出分布式电源功率输出值和使储能型柔性开关使用寿命最长的容量值。通过山评估山体滑坡损坏风险确定储能型柔性开关安装位置体,计算蓄电池年循环寿命和寿命成本,确定使用方式,最后结合分布式电源以最小化投运成本进行控制输出,提高了供电恢复效率和供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1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1338642.9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洪涝灾害下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包括S1,根据指定配电区的预定时间段的洪涝灾害历史数据,评估关键负荷故障恢复率,确定电力弹簧安装位置;S2,根据确定的关键负荷和非关键负荷,对母线电压进行监控,并在所述母线电压高于高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力弹簧吸收无功功率,在所述母线电压低于底阈值,控制所述电力弹簧产生无功功率,实现所述关键负荷电压稳定。通过根据配电台区洪涝灾害历史数据,评估关键负荷故障恢复率,确定电力弹簧安装位置;提出电力弹簧下垂控制策略,保证关键负荷电压稳定和电力供需平衡,提高供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17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38642.9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洪涝灾害下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包括S1,根据指定配电区的预定时间段的洪涝灾害历史数据,评估关键负荷故障恢复率,确定电力弹簧安装位置;S2,根据确定的关键负荷和非关键负荷,对母线电压进行监控,并在所述母线电压高于高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力弹簧吸收无功功率,在所述母线电压低于底阈值,控制所述电力弹簧产生无功功率,实现所述关键负荷电压稳定。通过根据配电台区洪涝灾害历史数据,评估关键负荷故障恢复率,确定电力弹簧安装位置;提出电力弹簧下垂控制策略,保证关键负荷电压稳定和电力供需平衡,提高供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5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39744.2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S1,根据指定配电区域的当前累积降雨量以及未来预设时段的气象预测信息,并结合配电区域的历史洪涝灾害数据,输出配电网受灾影响概率分布数据;S2,对配电网受灾影响概率分布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受灾损毁概率大于阈值的设备或台区后,输出更新后的配电网故障网络拓扑;S3,通过更新后的配电网故障网络拓扑确定开关通断状态后,控制SOP和MT对负荷进行恢复供电,使得负荷恢复量最大,电压不平衡量最小。通过气象预测获得受灾概率分布,去除不在恢复范围的设备,通过控制SOP和MT实现供电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7495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89681.5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扩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火环境下的弹性配电网的扩展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一阶段模型和二阶段模型;S2、构建初始的不确定性子集k;S3、使用不确定性子集k,基于一阶段模型得到对应的当前的决策变量;S4、判断当前的决策变量是否为初次得到的决策变量;若不是则转到S5,若是则转到S6;S5当前的决策变量与上一次的决策变量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转到S6,若一致则转到S7;S6、使用当前的决策变量,基于二阶段模型得到对应的最恶劣场景,并将其加入不确定性子集k中;再返回S3;S7,将当前的决策变量作为配电网系统的最优规划方案。本发明可以保证扩展后的电力系统能够应对各种恶劣场景下的野火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1788.1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稳定性确定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稳定性分析领域。方案将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系统视为整体,在获取到并网逆变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阻抗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等效闭环结构并采用舒尔补变换进行处理,将风电机组并网逆变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相互影响融入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中,避免了分别求解风电机组并网逆变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阻抗特性而忽视了两者的耦合,从而提升了对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稳定性分析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84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394949.3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故障装置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故障样本及样本标签;基于信息前向传播与误差反向传播在每个节点装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故障样本以及样本标签进行训练,建立每个节点装置的装置编号以及特征信息间的映射关系,以得到分布式深度网络模型;判断是否检测到故障节点装置,若是,则将故障节点装置的特征信息输入至分布式深度网络模型,以便基于分布式深度网络模型的输出对故障节点装置进行定位。这样一来,可以利用分布式深度学习算法在每个节点处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训练,当故障发生时,将故障特征信息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得到故障装置编号,实现节点装置的故障诊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