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2975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39281.9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势平缓起伏地区地表形变及裂缝的自动检测装置。本发明的地势平缓起伏地区地表形变及裂缝的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包括监测台和功能台,监测台的一端开有内凹的腔体,功能台的一端突出设有嵌入腔体中的凸板,腔体的顶壁装有感应组件,凸板的上部设有与感应组件接触的感应器,监测台和功能台底部设有多个与地面接触的支撑点;主机,主机装于监测台上,并与感应器连接;供电系统,供电系统与主机连接。优点:结构设计合理,工作稳定性较好,能够有效监测管道沿线地质灾害形变,解决人员巡查难以发现的微小变形,提升地质灾害过程管控水平,减少地质灾害对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79700.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装置,能够解决长输管道的监测设备不能被持续供电的技术问题。该供电装置包括感应电压采集单元、整流稳压单元和电能存储单元。第一输入端子与长输管道电连接,第二输入端子与接地端电连接,从管道和接地之间采集交流电压。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均与整流稳压单元电连接,电能存储单元与整流稳压单元电连接,电能存储单元与监测设备电连接,长输管道上感应的电压被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源,供应给监测设备。这样,充分利用了长输管道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并行或交叉时产生的电磁感应效应,有效地利用了管道感应产生的交流电压,以使长输管道的监测设备被持续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825707.1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管道沿线滑坡危险度评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管道沿线上的每个斜坡单元的用于表征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的第一数据和用于表征区域地表位移形变的第二数据;基于所述目标管道沿线上的每个斜坡单元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分别确定所述目标管道沿线上的每个斜坡单元的滑坡危险度评价结果。本发明通过整合管道滑坡易发性评价与区域地表位移形变数据,从而实现对管道沿线滑坡危险度的动态更新,为油气输送管道滑坡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区域性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242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56925.5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弃油品管道清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基‑半水基油品管道清洗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清洗剂包括油基组分和半水基组分,油基组分包括乙二醇丁醚、甲基苯乙醚和溶剂油,半水基组分包括乙二醇丁醚、三乙醇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丙二醇和水。该清洗剂具有良好的油蜡溶解效率,对于结蜡严重、油蜡层致密的废弃油品管道能够进行彻底的清洗;不含有危险成分和毒性成分,无腐蚀性,挥发性较低,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使废弃油品管道能够再利用,避免了废弃管道处置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从而有效降低了企业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98690.7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交流和直流混合杂散电流干扰缓解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管道上的交流杂散电流,并对交流杂散电流进行处理,得到直流电;对直流电进行存储,以形成直流电能;将直流电能作用于管道上,以抑制管道上的直流杂散电流腐蚀。本发明将管道上感应的交流杂散电流视为一种潜在的能源,通过能源转换和电池存储技术,将管道上干扰的交流杂散电流转换成直流电,然后利用转换后的直流电来抑制管道上的直流杂散电流腐蚀;该方案显著提高了阴极保护系统的效能,特别是在应对高强度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时,能够有效提供足够的阴极保护电流,从而显著降低了由直流杂散电流引起的腐蚀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168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88540.0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巡检机器人遥测定位方法、系统及巡检机器人,该方法包括:首先,采集待检测场景的三维点云数据、全局视频流数据、全局深度信息数据和第一惯性传感器IMU数据,以用于创建全局三维模型。然后,采集检测视频流数据、检测深度信息数据和第二IMU数据,通过全局三维模型进行特征匹配,确定多个初始定位信息。最后,根据多个初始定位信息,通过SelectNet深度网络模型确定目标定位信息,该目标定位信息用于表征巡检机器人的位置信息和云台的位姿。该方法通过建立全局三维模型,采用深度学习模型确定巡检机器人的目标定位信息,从而实现将巡检机器人在三维空间的定位匹配,提高了巡检机器人的遥测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406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90498.2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IPC: H04B10/071 , H04J14/02 , H04B10/524 , G01D5/26 , G01D5/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分滤波的光纤感知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二耦合器接收并将第一光脉冲信号和第二光脉冲信号发送至掺铒光纤放大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对第一光脉冲信号和第二光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经过第一环形器输出至传感光纤进行信号激发,以得到第一散射光和第二散色光并发送至密集型波分复用器;密集型波分复用器将第一散射光输出至第二光电探测器,以得到φ‑OTDR测量值;通过第二环形器,将布里渊散射光输出至第三耦合器;第三耦合器将布里渊散射光和目标散射光输出至第一光电探测器,以得到BOTDR测量值。本发明具有更低的损耗,能够实现更长的传感距离及高性能多参数传感。
-
公开(公告)号:CN118346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13258.0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油管道的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输油管道内介质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训练得到用于预测上游站的介质的出站温度的温度预测模型;根据输油管道的当前运行数据和下游站的介质的预设进站温度,并利用温度预测模型,预测得到上游站的介质的目标出站温度;对输油管道的加热炉进行控制,以使上游站的介质的当前出站温度调整至目标出站温度的预设偏差内。本发明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使输油管道全线节能降耗,通过对加热炉的自动控制方法,控制合理的上游站的介质的目标出站温度能较好地实现节能增效,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降低人工调节的工作量,而且还能保证加热炉的安全、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01001.0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管道的增输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增加管道输送量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当天然气管道站场接受到增输请求时,向天然气管道的注入口注入LNG并实时采集所述注入口的温度;保持所述注入口的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内,并完成所述增输请求对应的LNG注入量,完成天然气管道的增输。本发明通过使用LNG降温输送,从而实现冷能的综合利用,进而达到增加管道输送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3986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77490.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IPC: G06Q10/08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源运输系统,包括管道运输网络和多种交通运输网络。管道运输网络包括位于待运输能源对应的运输起点和运输终点之间的多节复合型管道和多个交换站。任一交换站连接有至少一节复合型管道和至少一种交通运输网络。交换站用于在接收到待运输能源的情况下,基于交换站的位置和运输终点的位置,确定运输策略,并基于运输策略输送待运输能源,从而实现多网融合、多介质联合、综合立体的能源输送新模式,实现管道运输网络与多种交通运输网络的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能源的最优化运输,提升能源的运输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