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填设备及充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054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1252894.5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填设备及充填方法,包括液压支架、充填模框、升降架、柔性膜袋和气泵;所述充填模框的模框顶板中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收纳腔;所述柔性膜袋具有相对的膜袋开口端和膜袋密封端,所述膜袋开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收纳腔中;当所述气泵向所述柔性膜袋中供气时,所述柔性膜袋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膜袋密封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充填模框的模框底部开口中;当所述气泵从所述柔性膜袋中抽气时,所述柔性膜袋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柔性膜袋收纳在所述第一收纳腔中。本发明公开的充填设备及充填方法,能够形成蜂窝状的充填体,并能够交错充填,节约了充填材料,充填效率高。

    一种充填设备及充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054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52894.5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填设备及充填方法,包括液压支架、充填模框、升降架、柔性膜袋和气泵;所述充填模框的模框顶板中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收纳腔;所述柔性膜袋具有相对的膜袋开口端和膜袋密封端,所述膜袋开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收纳腔中;当所述气泵向所述柔性膜袋中供气时,所述柔性膜袋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膜袋密封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充填模框的模框底部开口中;当所述气泵从所述柔性膜袋中抽气时,所述柔性膜袋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柔性膜袋收纳在所述第一收纳腔中。本发明公开的充填设备及充填方法,能够形成蜂窝状的充填体,并能够交错充填,节约了充填材料,充填效率高。

    一种井下充填设备及对井下进行充填的充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5995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747066.X

    申请日:2019-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充填设备及充填方法,包括液压支架、充填模具和注浆装置;所述充填模具包括固定模板和具有注浆孔的活动模板;所述活动模板位于所述固定模板内,并与所述固定模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模板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模板连接;所述注浆装置包括骨料输料管、凝胶剂输送管、搅拌器和注浆管;所述骨料输料管和所述凝胶剂输送管分别与所述搅拌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注浆管连接在所述搅拌器的出料口与所述注浆孔之间。本发明公开的井下充填设备及充填方法,采空区充填量与传统充填开采相比降低了50-70%,节约了成本,并可以实现自动化充填,降低充填开采劳动强度,提高综采工作面充填开采效率。

    用于变浓度粉尘的大量程自标定式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9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602878.1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浓度粉尘的大量程自标定式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防爆外壳、控制处理系统、粉尘传感器和气体采集系统;粉尘传感器包括光散射监测系统和电荷感应监测系统;防爆外壳的内部设置控制处理系统、光散射监测系统、电荷感应监测系统和气体采集系统;控制处理系统分别与光散射监测系统、电荷感应监测系统连接,用于信号处理;气体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和排出含尘气流;光散射监测系统经气体采集系统与电荷感应监测系统连接,用于对含尘气流初步检测;电荷感应监测系统用于对含尘气流二次检测。本发明根据两个系统所测得结果进行粉尘浓度标定,以实现传感器的实时自标定,当传感器精度发生较大变化时,能及时的发出校准警告。

    一种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水力压裂处理端头三角区悬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258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0890.6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水力压裂处理端头三角区悬顶的方法,涉及煤矿井下开采领域。实现对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三角区顶板岩层的安全、高效破碎,有效预防顶板灾害及瓦斯事故的发生。步骤一:获取工作面顶板岩层结构和地质条件,护巷煤柱的结构特征;步骤二:在回采巷道内使用钻机向回采巷道的上方开凿一排钻孔,所述钻孔分为压裂孔和观测孔;步骤三:在步骤二中所开凿的压裂孔内的一次压裂切槽位置进行多段后退式压裂;步骤四:在步骤二中所开凿的压裂孔内的二次压裂切槽位置进行多段后退式压裂。能够对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端头顶板进行高效破碎,有效预防顶板灾害及瓦斯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