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倾斜特厚煤层掘进巷道迎头卸压防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15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0110.0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急倾斜特厚煤层掘进巷道迎头卸压防冲方法,属于矿山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急倾斜特厚煤层掘进巷道的迎头围岩应力并确定主要冲击影响应力;确定急倾斜特厚煤层掘进巷道的迎头围岩应力峰值区和潜在峰值区;制定急倾斜特厚煤层掘进巷道的迎头围岩卸压措施方案;监测围岩破坏释放的能量的数值;基于围岩破坏释放的能量的数值,判断是否存在冲击地压危险,若存在,更改急倾斜特厚煤层掘进巷道的迎头围岩卸压措施方案的措施参数,重复判断是否存在冲击地压危险;若不存在,则当前的急倾斜特厚煤层掘进巷道的迎头围岩卸压措施方案有效,本方法通过科学的应力分析和具体的卸压措施有效地降低围岩的冲击地压、提高矿井生产效率。

    近直立煤层地压冲击防治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489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42294.9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近直立煤层地压冲击防治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采矿区的开采过程中,获取采矿区的多个位置点的应力集中系数;根据采矿区的各位置点的应力集中系数,确定高应力区;向高应力区的顶板的深部和高应力区底板的深部均钻取钻孔,对高应力区的顶板的钻孔以及高应力区的底板的钻孔进行爆破,向高应力区的近直立煤层的深部钻取钻孔,以降低高应力区包含的第一巷道的部分区域发生地压冲击的概率,以降低高应力区包含的第二巷道的部分区域发生地压冲击的概率。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采用顶底板卸压爆破的方式,对近直立煤层采空区应力非常高的区域的巷道冲击地压的防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551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337496.0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包括:S10、对待支护巷道周围的煤层进行微震监测,以得到微震事件空间分布特征;S20、根据待支护巷道所在环境的地质条件,构建地质三维模型,并进行静载应力计算,以获得待支护巷道周围的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S30、根据微震事件空间分布特征和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确定待支护巷道的悬顶挤压区域、岩柱撬动区域和塑性分布区域;S40、根据悬顶挤压区域、岩柱撬动区域、塑性分布区域和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确定对于待支护巷道的支护方式;S50、采用支护方式对待支护巷道进行支护。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针对急倾斜煤层进行有效支护,降低了冲击地压的危险性,进而保证了急倾斜煤层的围岩稳定性。

    一种精细计算震动波时空破岩规律的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839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1458724.1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细计算震动波时空破岩规律的量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搭建应力、声发射、CT一体化实验系统,进行岩体单轴加载破坏实验;通过CT对试样进行三维扫描确定岩体受载破裂源形态、空间位置;采集加载过程中岩样破裂产生的震动波数据,并将其分解为P波和S波;根据岩样尺寸与破裂源形态,建立精细化数值模型;将步骤3得到的位移矢量辐射模式不同的P波和S波按其固有分布特征加载至步骤4建立的数值模型破裂源;采集距离破裂源不同空间位置PPV;并基于PPV破坏准则从时间维揭示震动波对岩体破坏规律。本发明方法能够精细化计算煤岩破裂产生的震动波在各时刻和各空间位置对岩体的破坏,为冲击地压或岩爆针对性防治起到指导作用。

    一种基于直流电法反演的视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05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26854.2

    申请日:2025-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电法反演的视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涉及矿井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包括:对目标煤层的掘进和回采期间的四维电场数据进行视电阻率云图反演,得到反演后的数据;对反演后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煤层的各位置的归一化电阻率分布;基于自然临近插值法,确定归一化电阻率分布的归一化λ分布云图;分别计算归一化λ分布云图的归一化梯度和时序变化率;分别基于归一化梯度和时序变化量,确定目标煤层的地质介质变化边界和时序变化情况。本发明提高了数据反演的效率,降低了掘进工作难度。

    一种基于频域重排和经验模态分解的P、S波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119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566249.3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域重排和经验模态分解的P、S波分离方法,包括:采集微震监测系统内的原始微震信号;利用频域重排技术识别时频谱中P波和S波的初至时刻;将时序上S波到达之前部分波形重构得到P波y(t);S波到达之后的波形重构得到P波尾波及S波的混合波x(t);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将x(t)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将P波尾波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分离出来,得到S波本征模态分量;将P波尾波本征模态函数分量与y(t)合成,得到原始微震信号中完整的P波;将得到的S波本征模态分量重构,得到原始微震信号中完整的S波。本发明能对原始微震信号进行快速变换分解,精准化将震动波信号分解为P波和S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