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9752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093250.8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核(北京)核电常规岛及电力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房屋信息获取装置及方法。该房屋信息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房屋与预建设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之间的水平距离;采集所述房屋的几何信息、测点信息、属性信息和影像信息;将所述房屋与预建设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之间的水平距离、所述房屋的几何信息、测点信息、属性信息和影像信息中的部分信息或全部信息存储为所述房屋的房屋信息。利用该房屋信息获取方法进行房调信息采集,将房屋的几何信息、属性信息和影像信息相关联,可有效避免房屋的几何信息、属性信息和影像信息之间不对应。此外,将房屋信息直接电子化,可实现房屋信息快速传输,提高了房屋调查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房屋调查工作出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9752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0093250.8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核(北京)核电常规岛及电力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房屋信息获取装置及方法。该房屋信息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房屋与预建设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之间的水平距离;采集所述房屋的几何信息、测点信息、属性信息和影像信息;将所述房屋与预建设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之间的水平距离、所述房屋的几何信息、测点信息、属性信息和影像信息中的部分信息或全部信息存储为所述房屋的房屋信息。利用该房屋信息获取方法进行房调信息采集,将房屋的几何信息、属性信息和影像信息相关联,可有效避免房屋的几何信息、属性信息和影像信息之间不对应。此外,将房屋信息直接电子化,可实现房屋信息快速传输,提高了房屋调查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房屋调查工作出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9937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97240.7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国核(北京)核电常规岛及电力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勘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工程勘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实际测设的输电线路中各个桩点的实际位置数据;检测各个桩点的实际位置数据与计划位置数据是否匹配,所述计划位置数据是设计所述输电线路时所设置的各个桩点的位置数据;将检测结果确定为对所述输电线路的勘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人工勘测输电线路的效率低和准确性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输电线路的效率和准确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899371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510297240.7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国核(北京)核电常规岛及电力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勘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工程勘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实际测设的输电线路中各个桩点的实际位置数据;检测各个桩点的实际位置数据与计划位置数据是否匹配,所述计划位置数据是设计所述输电线路时所设置的各个桩点的位置数据;将检测结果确定为对所述输电线路的勘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人工勘测输电线路的效率低和准确性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输电线路的效率和准确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46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44420.6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体原位剪切参数测试系统和方法,涉及土体强度参数测量技术领域,包括被测钻孔和测试装置,测试装置的至少部分沿被测钻孔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配合于被测钻孔,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杆、施压件和测试板,支撑杆上安装施压件并设有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测试板与施压件的自由端相连并具有与被测钻孔的孔壁间隔开的空闲位和与被测钻孔的孔壁相压抵的测试位,施压件能够推拉测试板相对支撑杆伸缩,且施压件适于在测试位由测试板对被测钻孔的孔壁施加压力;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测试板相对支撑杆的位移量,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施压件作用在测试板上的压力。本发明能够对测试点的土体开展原位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8199298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0089671.8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获取间隔棒安装信息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行与管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激光扫描设备的扫描数据获取电力系统的坐标数据,根据第一左挂线点坐标、第二左挂线点坐标、第一右挂线点坐标和第二右挂线点坐标,确定在第一相电力线和第二相电力线之间安装的至少一个间隔棒中的每个间隔棒的安装位置,从第一相电力线包括的各点中获取距离间隔棒的安装位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点组成第一点集合,从第二相电力线包括的各点中获取距离间隔棒的安装位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点组成第二点集合;根据第一点集合中的各点的第一坐标和第二点集合中的各点的第一坐标,计算间隔棒的长度。本申请能够获取到间隔棒安装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08467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0221572.6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输电线路的防舞装置的布置位置处的相间距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判断一档线路是一站扫描还是多站扫描;一站扫描,执行步骤1‑1)和步骤1‑2);步骤1‑1)确定扫描站点的位置;步骤1‑2)获取该档线路的点云数据;多站扫描,执行步骤1‑3)和步骤1‑4);步骤1‑3)确定多站扫描中的每一站扫描站点和相邻两站扫描站点的标靶点的位置;步骤1‑4)获取一档线路的所有扫描站的点云数据和所有标靶点的数据;步骤2)重复步骤1),获取下一档线路的点云数据,或下一档线路的所有扫描站的点云数据和所有标靶点的数据;步骤3)计算每一档线路中各相导线的防舞装置的布置位置处的相间距离。该方法获取数据量大,对风力和地形要求不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19929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89671.8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获取间隔棒安装信息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行与管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激光扫描设备的扫描数据获取电力系统的坐标数据,根据第一左挂线点坐标、第二左挂线点坐标、第一右挂线点坐标和第二右挂线点坐标,确定在第一相电力线和第二相电力线之间安装的至少一个间隔棒中的每个间隔棒的安装位置,从第一相电力线包括的各点中获取距离间隔棒的安装位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点组成第一点集合,从第二相电力线包括的各点中获取距离间隔棒的安装位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点组成第二点集合;根据第一点集合中的各点的第一坐标和第二点集合中的各点的第一坐标,计算间隔棒的长度。本申请能够获取到间隔棒安装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08467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221572.6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输电线路的防舞装置的布置位置处的相间距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判断一档线路是一站扫描还是多站扫描;一站扫描,执行步骤1‑1)和步骤1‑2);步骤1‑1)确定扫描站点的位置;步骤1‑2)获取该档线路的点云数据;多站扫描,执行步骤1‑3)和步骤1‑4);步骤1‑3)确定多站扫描中的每一站扫描站点和相邻两站扫描站点的标靶点的位置;步骤1‑4)获取一档线路的所有扫描站的点云数据和所有标靶点的数据;步骤2)重复步骤1),获取下一档线路的点云数据,或下一档线路的所有扫描站的点云数据和所有标靶点的数据;步骤3)计算每一档线路中各相导线的防舞装置的布置位置处的相间距离。该方法获取数据量大,对风力和地形要求不高。
-
公开(公告)号:CN210780120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762866.0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上风能采集系统,属于海上风电领域。所述海上风能采集系统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制氢装置以及分配装置;所述制氢装置包括海水入口、电解组件、氧气出口以及氢气出口,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与所述电解组件电连接;所述分配装置包括氢气管道和氧气管道,所述氢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氢气出口连接,另一端与陆地中转站连接,所述氧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氧气出口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随着海上风电场容量增加,电网弃风率随之升高,且当海上风电场容量较大离岸距离较远时,输电系统电能损耗较高,海上风电运营收益较低的问题,达到了实现能源利用多元化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