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3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731002.9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陆震军 , 张波 , 甘业平 , 白云龙 , 郑元杰 , 张卫国 , 张良 , 孙广明 , 宋杰 , 邓风平 , 朱庆 , 余洋 , 刘永春 , 蔡华 , 岳鹏 , 顾琳琳 , 郑红娟 , 孙季泽 , 张宇峰 , 林慧婕 , 王勇 , 邢思浩 , 周材
IPC: H02J3/14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负荷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用户的电力负荷控制请求,获取用户的电力管理合约以及目标时段内电力系统的中各电力负载的用电信息;对目标时段内电力系统的中各电力负载的用电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目标预处理数据;将目标预处理数据输入训练好的负荷供电管理模型,获取目标时段内电力系统的中各电力负载的供电信息;根据用户的电力管理合约确定其目标电力负载,根据供电信息对目标电力负载进行供电;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能分配难以精确到个体用户,电能利用效率不够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47579.4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1 , G06Q50/06 , G06F21/46 , G06F2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多方共享协作填报的负荷资源排查方法及系统包括,收集负荷资源排查用户群组,构建可调节负荷资源库,选择可调节负荷资源库中的信息进行录入并发送共享协作填报验证码,对共享协作填报验证码进行权限认证;对可调节负荷资源库中录入的信息进行校验,通过该校验后打开信息填报页面;将信息填报页面中的数据进行核对并提交审核;本发明利用构建的支持多方共享协作填报的负荷资源排查系统,实现可调节负荷资源库的有序填写,避免重复填报和信息冲突,能够很好应用于实际可调节负荷资源库的构建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04913.X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储能虚拟电厂的负荷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负荷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电网负荷数据并进行整合;将整合后的电网负荷数据输入至负荷预测模型预测负荷数据;基于预测的电网负荷进行负荷管理;本发明通过采集并整合实时电网负荷数据提高了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从而使得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策略更为精确和高效。其次,动态调整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策略不仅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还有助于平衡电网负荷,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引入的反馈机制能持续优化预测模型,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条件的变化,确保系统长期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62607.9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4F11/47 , G06F17/10 , F24F11/64 , F28C1/00 , F28F27/00 , F24F11/70 , F24F140/20 , F24F14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源塔热泵机组的供热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具体步骤如下:将热源塔的传热传质控制体沿空气流动方向划分为数个控制体单元模型;基于控制体单元模型,建立与热源塔交互的空气侧热量质量动态模型和溶液侧热量质量动态模型;基于空气侧热量质量动态模型与溶液侧热量质量动态模型,建立热源塔的传热传质控制体的热量质量平衡模型;基于热源塔热泵机组的工作参数,建立热源塔热泵机组热传递平衡模型;基于传热传质控制体的热量质量平衡模型和热源塔热泵机组热传递平衡模型,建立以热源塔热泵机组供热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热源塔热泵及其传热传质控制体的调控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64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23817.7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平衡无缺口时段的省间现货量价申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申报价格边界;进行购电价格的设定和调整;利用调控中心反馈的电力平衡预测信息,确定购电缺口并填报省间日前现货量价申报数据;分析汇总省级购电区域的历史购电数据,确定常用的多个购电省份及输电通道,对多个省级售电区域进行排序,并计算相关的输电价格和线损率;通过购售双方的最后一段报价和历史实际出清价格,倒推出省级售电区域报价;模拟购售双方报价方式,滚动优化找到最优报价。本发明,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增强了各方对未来电价变动的预测准确性,避免了价格操纵和不正当竞争,从而维护了市场的公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38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50945.4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30/0283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公共楼宇电能替代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公共楼宇的非电等效负荷时间序列以及温度序列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将分解得到的固有模态函数在其之间的最大瞬时周期进行滑动拓展;计算任意时刻不通过阶数的固有模态函数的模态时序相关矩阵;构建加权相关性指标用于确定两个固有模态函数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确定受电价因素影响较大的非电负荷的比重,得到楼宇电能替代潜力。本发明计及电能价格的非电等效负荷概念,能够将时变的电能价格影响因素纳入用能负荷特性的分析过程中,提高了用能特性分析的精度;基于模态时序相关矩阵进行电能替代潜力的评估方法,精准刻画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用户用能需求的变化潜力,提高电能替代潜力评估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95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60635.3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耦合采集任务处理效率优化方法,本发明涉及强耦合功能扩展技术领域,解决了由于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紧密依赖,任何一个组件的增加、修改或升级都可能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或大规模的调整,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维护和升级的复杂性,也大大限制了系统适应新需求的能力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实施平滑更替机制,确保了在引入新模块或更新现有模块时系统的连续运行和数据一致性。这种方法减少了系统升级或功能添加时的中断风险,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性。同时,精确的兼容性检查减少了新旧模块间潜在的冲突,提高了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持其原有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2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28880.X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 , G06F18/21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源塔热泵适用性评价模型构建、适用性评价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热源塔热泵的历史状态数据、历史状态数据在预设的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下的各指标值以及各指标值对应的真实适用性评价结果;以历史状态数据在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下的各指标值作为训练数据的输入数据;以各指标值对应的真实适用性评价结果作为训练数据的输出数据;基于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利用粒子群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适用性评价模型;本申请构建的适用性评价模型基于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减少人为判断的主观性,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能够提高适用性评价模型的拟合精度,增加模型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53769.X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动态碳排放因子电力需求响应激励机制的实现方法及系统,包括预测该地区需求响应日内节点的动态碳排放因子;针对该地区不同节点下的用户开展基线负荷计算,根据基线负荷和实际响应负荷,计算负荷响应率系数;基于负荷响应率系数和节点的动态碳排放因子,给出计及动态碳排放因素的电力需求响应补偿电价系数及相关参数的计算原则。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电力需求响应激励机制充分考虑了用户碳排放责任,避免了用户需求响应时约束的单一,将用户碳排放纳入需求响应激励机制,本发明简便快捷的对负荷基线进行估算,相比于传统的方法,精度提高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计算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14725.8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HIL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异常工况检测系统。为解决现有技术只是在理想环境下进行模拟仿真测试,导致仿真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系统通过主控系统下发任务至实时主机与设备虚拟单元后,设备虚拟单元模拟生成相应的虚拟设备,并结合干扰模拟单元模拟的电力线上的干扰信号和异常工况发生单元产生的异常工况数据,配合实时主机与实体被测设备和其他虚拟设备进行交互模拟仿真,主控系统通过监测单元对仿真结果进行监测,以使本发明的检测更加安全可靠,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且可模拟干扰信号的数量更多、覆盖面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