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68435.5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互联配电网中混合储能的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涉及柔性互联配电网技术领域,包括:导入柔性互联配电网的数据和电‑氢混合储能的参数,设置电‑氢混合储能的容量配置参数,生产时序模拟总时长为T,设置初始时刻t=1;计算当前时刻柔性互联配电网的不同时间尺度需求功率,设计多场景协同运行策略;根据t时刻电池储能系统和氢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对t+1时刻进行更新,分别更新t+1时刻电池储能系统的电量和储氢罐的储氢量,并继续执行上一步;判断生产时序模拟周期是否结束。本发明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对电池储能系统、氢储能系统的容量进行优化配置,提升了电‑氢混合储能的设备利用率与整体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04251.8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NSGA‑II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电网降压节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一个随机且大小为N的初代种群;步骤2、对初始种群进行快速非支配排序;步骤3、通过计算个体之间的拥挤距离确定虚拟适应度;步骤4、选择、交叉与变异得到新的大小为N的子代群体;步骤5、将父代与子代合成为一个大小为2N的群体,并进行快速非支配排序;步骤6、根据排序结果选取前个N个体组成新的种群;步骤7、重复步骤2~6,直到达到设定的遗传代数。本发明基于NSGA‑II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无功补偿装置的出力进行优化,实现了电力系统降压节能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28448.7
申请日:2024-04-10
IPC: H02J3/2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30/20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46 , H02J3/00 , G06F111/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配电网中储能与智能软开关联合规划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经济规划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数据信息,通过核密度估计和Copula函数的场景生成算法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场景模型;引入SA‑SOCP混合算法对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场景模型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结果获得综合成本。本发明建立了一个三级模型,并引入社会福利作为规划指标,以反映模型的有效性,因此,为解决协调配置问题,首先采用场景生成算法解决分布式能源的不确定性,其次使用SA‑SOCP混合算法,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转换为MISOCP模型,并采用SA‑SOCP混合算法应用于规划解决方案,最终在改进后的IEEE333节点系统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本发明所述方案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6043.X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配电网的电压和碳流的协同优化CVR的计算方法、介质及设备。一种配电网的电压和碳流的协同优化CVR的计算方法,包括:建立综合负荷模型,获取标称电压数据、恒阻抗负荷数据、恒电流负荷数据和恒功率负荷数据,根据所述综合负荷模型计算得到实际电压下的负荷数据;计算得到无功补偿设备数据;计算得到电压调控设备数据;根据实际电压下的负荷数据、无功补偿设备数据、电压调控设备数据,计算得到系统运行约束数据;根据实际电压下的负荷数据、系统运行约束数据,通过目标函数计算得到配电网有功损耗最小的数据,以及计算得到配电网碳排放总量最小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30332.3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多中压交流端口源网荷储系统功率平衡方法及系统,涉及交流电网潮流调节、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领域,包括构建多个中压交流端口的链式电池储能功率变换系统MACP‑CHB‑ESS,针对系统构建馈线潮流调节动态方程;得到dq坐标系下的基频动态方程频域形式;通过PI控制器对馈线潮流进行闭环控制;通过各模块调制度最优控制,实现所联馈线的潮流均衡控制。本发明在MACP‑CHB‑ESS联接的N条馈线的系统中,实现了所有线路的潮流解耦控制,在满足平衡线路供电需求的同时,可以实现多条馈线上的潮流平衡,不至于出现多并行线路中某线路重载,某线路轻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560028.6
申请日:2023-11-21
IPC: G06F18/24 , H02J3/24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滑动时间窗口的风电爬坡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风电功率历史数据集进行加工清洗的预处理;步骤二:采用旋转门算法对风电数据进行压缩;步骤三:对风电爬坡模式进行分类描述,建立风电爬坡趋势变化模式集,考虑bump事件对风电爬坡趋势变化模式进行筛选提取;步骤四:对风电爬坡趋势的特征进行初步识别,采用自适应滑动时间窗算法进行风电爬坡检测,然后通过误差拟合寻找其他趋势特征点。本发明能充分分析风电爬坡事件趋势,利用旋转门算法压缩风电功率数据,建立基于自适应滑动时间窗口算法的风电爬坡检测方法,能提高爬坡检测速度的准确性和速度,也有利于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3047.7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网碳排放监测设备及核算方法,涉及微电网领域;包括:发电源数据整合模块,其用于整合发电源的电‑碳关系数据;负荷监测模块,其用于监测负荷端的用电需求;储能模块,其用于从电网吸收电能储能或者向电网输出电能;电网调度模块,其用于根据发电源数据整合模块、负荷监测模块以及储能模块的数据进行电力调度和分配,所述发电源数据整合模块,其整合电‑碳关系数据采用碳电比的方式,即发电源输出单位度数的电能所产生的碳量。本发明通过基于“源网荷储”的形式进行系统架构,然后以碳电比作为“源”的标准,从而根据负载情况,能试试进行低碳供电的电力调度,从而更加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85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58274.3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概率电压灵敏度的配电网承载力估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配电网电压灵敏度模型,且对观测节点电压受到节点功率波动产生的影响进行量化,同时对观测节点电压变化的概率分布函数进行计算;确定分布式新能源功率注入渗透率范围,并对配电网电压波动性受到不同渗透率的分布式新能源的影响进行分析;对第一次电压越限时对应接入的分布式新能源的渗透率进行记录。可以量化地分析新能源出力随机波动时,系统节点电压越限的概率及配电源能接纳可再生新能源的最大容量;对于分布式新能源在配网中的规划和运行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有效评估表征配电网电压运行状态的概率分布和配电网接入新能源的最大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82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48624.8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H02J3/32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模型的配电网综合效益最优储能配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规划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配网侧储能的成本效益模型;2)建立配网侧储能的双层配置模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模型的配电网综合效益最优储能配置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能为配网侧储能系统选址定容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提升电网规划效率,缓解电网阻塞,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79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1400177.6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刁冠勋 , 石方迪 , 李轶立 , 段若晨 , 黄晨宏 , 肖远兵 , 周珺 , 李林锐 , 殷珉 , 颜华敏 , 卢婧婧 , 任明珠 , 郭帅 , 高仲祥 , 张铭泽 , 华晟辉 , 王晓晖 , 沈京京 , 费斐 , 李亦农 , 仇成 , 纪元 , 杨帆
IPC: H02J3/28 , H02J3/06 , H02J3/24 , H02J3/00 ,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功率互济损耗的多区域微网群三层能量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地优化层:在储能设备约束、可调负荷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的条件下,以最小化单个微电网运营代价为目的,求解得到各个微电网的电力购售数据和局部最优出力数据;互济寻优层:基于各个微电网的电力购售数据,以最小化功率传输路径损耗为目标,通过互济匹配得到互济后各个微电网的盈缺电量数据;全局优化层:基于各个微电网的局部最优出力数据和盈缺电量数据,以最小化整体微电网运营代价为目的,通过优化得到全局最优出力数据,基于全局最优出力数据对微电网的可控单元进行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缓解微电网集群对上级电网的冲击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