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384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38368.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附件缺陷回波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将超声探头部署在待检测电缆附件封铅处并保障探头水平;激励源发出正弦波超声激励信号并通过超声探头注入高压电缆附件封铅;经过设定的延迟时间后同步接收超声检测的回波信号并进行拟合和自适应平滑去噪;根据拟合和自适应平滑去噪后的超声检测的回波信号幅值判别高压电缆附件铅封缺陷,调整探头位置,继续检测。本发明可以检测高压电缆附件铅封内外部缺陷,并可给出缺陷位置,指导给高压电缆运维单位及时发现缺陷,避免故障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5346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904084.1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相控阵的电缆铅封焊接缺陷分类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超声相控阵技术采集带有各种焊接缺陷的电缆铅封的回波信号;利用自适应最小均方滤波器过滤所述回波信号,消除随机噪声和高斯噪声;对过滤后的回波信号进行经验小波变换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回波信号;应用一阶、二阶特征提取技术来提取经验小波变换处理后的回波信号的多种信号特征;提取的多种信号特征输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得出封焊接缺陷分类结果。本发明可准确识别电缆铅封焊接缺陷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51239.0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等级的确定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烘干缓冲层试样;对密闭电极腔体中的缓冲层试样持续施加预设电压和预设电流,采用气体采样针收集不同烧蚀时间下密闭电极腔体内的气体,得到多个气体样本;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各气体样本中气体的浓度,确定特征气体浓度集;对特征气体浓度和烧蚀时间进行负指数函数拟合分析,确定各烧蚀时间对应的烧蚀时间常数;计算烧蚀时间与烧蚀时间常数的比值,确定缓冲层烧蚀严重程度折算值,并根据缓冲层烧蚀严重程度折算值确定缓冲层试样的目标烧蚀等级。该方法能有效划分不同特征气体浓度下对应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的严重程度,提升高压电缆线路的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5200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0292490.2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接触状态及湿度可调的电缆阻水缓冲层结构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顶面开有通风口的无底试验箱体,其内设置隔档分为监测区、试验区及控制区;监测区放置摄像头,试验区中部放置烧蚀平台,试验区内四角分别放置加湿器,加湿器之间放置电风扇,靠近隔档处放置充电宝;控制区放置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数据线穿过箱体侧壁连接至外接计算机;加湿器、电风扇的数据线均穿过隔档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本发明系统及方法有效还原了高压电缆中皱纹铝护套及阻水缓冲层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外加电压及电流、电极位置、压力、环境湿度的调节,较好地模拟了阻水缓冲层在实际电缆运行情况下的真实工作状态,有利于探索分析阻水缓冲层烧蚀的根本原因及破坏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2556.5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次谐波和相控阵成像的电缆铅封裂纹评估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超声波发射器产生强烈超声波以产生基频和次谐波并注入电缆铅封;采用相控阵传感器接收由电缆铅封材料散射回的超声波,并根据延迟法则进行波束成形和聚焦;基于带通滤波器对聚焦的超声波进行数字滤波处理,分离出基频和次谐波成分;分别对基频和次谐波成分成像,利用基频图像指示裂纹的开口部分,利用次谐波图像指示裂纹的闭合部分;通过比较基频图像和次谐波图像,测量裂纹的深度。本发明利用次谐波只在闭口裂纹处出现散射的特性,能够对高压电缆铅封闭口裂纹缺陷检测,可测量电缆铅封厚度方向上的闭口裂纹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52008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92490.2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接触状态及湿度可调的电缆阻水缓冲层结构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顶面开有通风口的无底试验箱体,其内设置隔档分为监测区、试验区及控制区;监测区放置摄像头,试验区中部放置烧蚀平台,试验区内四角分别放置加湿器,加湿器之间放置电风扇,靠近隔档处放置充电宝;控制区放置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数据线穿过箱体侧壁连接至外接计算机;加湿器、电风扇的数据线均穿过隔档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本发明系统及方法有效还原了高压电缆中皱纹铝护套及阻水缓冲层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外加电压及电流、电极位置、压力、环境湿度的调节,较好地模拟了阻水缓冲层在实际电缆运行情况下的真实工作状态,有利于探索分析阻水缓冲层烧蚀的根本原因及破坏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212060477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547838.3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接触状态及湿度可调的电缆阻水缓冲层结构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顶面开有通风口的无底试验箱体,其内设置隔档分为监测区、试验区及控制区;监测区放置摄像头,试验区中部放置烧蚀平台,试验区内四角分别放置加湿器,加湿器之间放置电风扇,靠近隔档处放置充电宝;控制区放置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数据线穿过箱体侧壁连接至外接计算机;加湿器、电风扇的数据线均穿过隔档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系统有效还原了高压电缆中皱纹铝护套及阻水缓冲层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外加电压及电流、电极位置、压力、环境湿度的调节,较好地模拟了阻水缓冲层在实际电缆运行情况下的真实工作状态,有利于探索分析阻水缓冲层烧蚀的根本原因及破坏机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2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7231.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G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缆金属护套的现场修复方法和系统。所述修复方法先对金属护套的缺陷部位进行预处理,然后对缺陷部位沉积第一层冷增材;随后对沉积第一层冷增材的缺陷部位沉积第二层冷增材,最后对沉积第二层冷增材的缺陷部位沉积第三层冷增材;其中,所述高压电缆金属护套的基材温度在沉积过程中不超过110℃。本发明所述修复方法采用低压冷增材设备对金属护套进行原位修复,修复过程中无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不会对电缆及相邻的金属护套造成缺陷,同时对操作者友好,且修复后的金属护套具有机械强度高、电阻低的优点,可使电缆后续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299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45147.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内激光测量装置及测量修正校准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线缆绞车、第二线缆绞车、测量主体、被测管道和控制主体;所述第一线缆绞车与被测管道的一端连接,被测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线缆绞车连接,所述测量主体位于被测管道中,第二线缆绞车的另一端与控制主体连接。所述校准方法包括:将测量装置设置于被测管道内,获得测量距离L及角度β;将测量装置获得的距离L、角度β以及测量装置本体中心和管道中心进行校正;再对测量装置精度进行较准和评估,最后获得管道内激光测量的校正数值。本发明所述测量装置将自身的测量中心与管道的实际中心重合,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校准,提高了管道测量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80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869625.1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硕能(上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S13/933 , G01S13/86 , G01S17/933 , G01S17/86 ,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融合传感器的机器人空间定位方法和系统,机器人搭载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双目视觉传感器,方法包括:由毫米波雷达对机器人四周环境发射连续的调频波,得到周围环境对象的第一距离信息和速度信息;采用双目视觉传感器采集机器人四周环境图片,进行物体分割识别,计算与分割出的物体的第二距离,并与第一距离信息进行联合校准,获得第三距离信息,进而建立三维环境模型;通过激光雷达向四周环境发射脉冲激光,计算与四周物体的第四距离,并与第三距离信息进行联合校准,根据机器人的实时位置移动量和三维环境模型,建立随机器人移动的三维环境地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空间定位精度高、定位范围广泛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