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979046.1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灵活性资源的配电网电压优化控制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灵活性资源模型;构建考虑灵活性资源的功率与配电网电压的关联函数模型;基于所述关联函数模型配置灵活性资源模型权重关系;运用约束型粒子群算法对灵活性资源模型进行求解;通过BMS系统进行灵活性资源进行优化调配。运用约束型粒子群算法对灵活性资源调控优化模型的配电网交流潮流方程对模型求解,可同时考虑模型多种约束条件,更能有效地处理数值优化问题,算法的工程实用性强,本方法考虑了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电动车换电柜等灵活性资源,相比现有的电网调控方法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电网运行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44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44812.5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D1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风电系统,其中,系统包括:智能监测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可视化数据信息系统;智能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运行状态、故障诊断以及故障控制;智能控制系统用于获取智能风电系统的数据,分析智能风电系统的数据,实现对各功能的控制;可视化数据信息系统基于对智能风电系统数据的分析结果形成设备健康状态专题分析报告。本申请基于大数据对风电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利用分布式并行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出现故障时可指出故障类型和部位,并提出诊断方案,从而提高风电场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08675.0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层规划理论的微网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微网系统的各组成单元,对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和可调负荷的特性进行分析并建模量化,采集各微网系统运行中的数据信息并确定微网内源网荷储各主体之间的调度策略;步骤2、以区域功率平衡为目标,建立子微网内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模型;步骤3、以微网稳定运行及多微网优化调度为目标,以微网系统综合功率平衡条件为约束,建立多微网优化调度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进而对多微网进行优化调度。本发明能够提高源网荷储各主体的资源利用率,且在促进区域内的新能源消纳水平的同时保障供需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25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869482.3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级构造的分布式电源智能电网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预设的电力资源云服务器获取电力资源数据;对电力资源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标准电力资源数据;通过对电力需求分析确定电力外部影响因素和电力内部影响因素;基于电力外部影响因素对标准电力资源数据进行节点部署处理,生成电力通信节点;基于电力内部影响因素对电力通信节点进行模拟电力注入处理,得到模拟电力流向数据;对模拟电力流向数据进行区域电力特征提取处理,生成区域电力特征数据;本发明通过对电力资源数据进行内外层级构建,并通过电源模型进行智能带调度,以实现层级构造的分布式电源智能电网构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2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69482.3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级构造的分布式电源智能电网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预设的电力资源云服务器获取电力资源数据;对电力资源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标准电力资源数据;通过对电力需求分析确定电力外部影响因素和电力内部影响因素;基于电力外部影响因素对标准电力资源数据进行节点部署处理,生成电力通信节点;基于电力内部影响因素对电力通信节点进行模拟电力注入处理,得到模拟电力流向数据;对模拟电力流向数据进行区域电力特征提取处理,生成区域电力特征数据;本发明通过对电力资源数据进行内外层级构建,并通过电源模型进行智能带调度,以实现层级构造的分布式电源智能电网构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92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76734.5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智能电网配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电力管理系统获取电力资源数据;对电力资源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生成标准电力资源数据;对标准电力资源数据进行地理特征分析处理,生成电力供应地理数据;利用GIS软件对电力供应地理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处理,生成地理分布脉络图像;根据激光点云技术对地理分布脉络图像进行电力源头标记处理,得到第一电力目标点集;利用电力脉络分布公式对第一目标电力目标点集进行离散处理,得到第二电力目标点集;将第一电力目标点集和第二电力目标点集进行连接处理,生成电力供应连接通道;本发明通过对电力资源数据进行空间存储和模型构建,以实现基于BP神经网络智能电网配电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7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79046.1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灵活性资源的配电网电压优化控制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灵活性资源模型;构建考虑灵活性资源的功率与配电网电压的关联函数模型;基于所述关联函数模型配置灵活性资源模型权重关系;运用约束型粒子群算法对灵活性资源模型进行求解;通过BMS系统进行灵活性资源进行优化调配。运用约束型粒子群算法对灵活性资源调控优化模型的配电网交流潮流方程对模型求解,可同时考虑模型多种约束条件,更能有效地处理数值优化问题,算法的工程实用性强,本方法考虑了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电动车换电柜等灵活性资源,相比现有的电网调控方法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电网运行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3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24283.3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宣元 , 谢欢 , 宋磊 , 辛光明 , 黄天啸 , 王泽森 , 刘蓁 , 王凯 , 李奇 , 赵天骐 , 刘瑛琳 , 夏雪 , 孔帅皓 , 郝婧 , 罗婧 , 张涵之 , 刘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分布式资源接入的数据驱动反馈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目标分布式资源的初始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获取目标分布式资源的历史功率数据,并在历史功率数据中选取多个特征类型、代表性历史场景;构建考虑成本的经验风险最小化问题模型,并利用多个特征类型、代表性历史场景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成本导向型可再生能源预测模型,再将其入初始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中,得到数据驱动反馈优化控制模型,以对目标分布式资源进行最优分配。由此,解决了造成电力系统可能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目标分布式资源的间歇性可能导致电力过剩或不足,同时增加了系统不稳定的风险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83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94738.1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天骐 , 谢欢 , 盛浩 , 马郡隆 , 李群炬 , 曾沅 , 郝婧 , 罗婧 , 刘瑛琳 , 王泽森 , 夏雪 , 张涵之 , 黄天啸 , 刘苗 , 金海峰 , 王非 , 李奇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基地短路容量需求的分摊方法和装置,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新能源场站的装机容量和装机容量利用率,确定等效同步电源的装机容量;根据所述等效同步电源的装机容量,确定新能源场站承担的第一分摊短路容量;判断所述第一分摊短路容量是否满足短路容量需求;在不能满足时,基于所述短路容量需求和所述第一分摊短路容量,确定新能源场站对应的受端所承担的第二分摊短路容量。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量化出新能源场站和对应的受端分摊的短路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83292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08415.3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范荻 , 汪鸿 , 秦亮 , 陈建华 , 皇甫成 , 刘开培 , 王丰 , 吴涛 , 刘苗 , 李烜 , 谢欢 , 徐洁 , 张涵之 , 王放 , 张缜然 , 张亚茹 , 吴汶倢 , 王卫 , 史扬 , 金海峰 , 徐鹏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10kV线路线变关系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步骤S1,收集输电线路同期线损评估的原始数据;步骤S2: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S3,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到关联度;步骤S4,根据关联度大小进行排序后选出关联度小的变压器;步骤S5,采取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检验关联度小的变压器是否是线损电量产生的原因,根据检验结果确定线变关系异常的变压器。采用本发明减少人力财力的消耗,有效快速梳理电力系统线变关系,快速降低线损考核不合格线路数量,查明线损异常原因,切实提高线损治理效果、突破目前同期线损考核指标提升的瓶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