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21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81783.5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IPC: G06F16/332 , G06N5/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针对电力问题的智能问答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查询;通过DRL算法对用户查询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制定从电力知识库中检索相关信息的最佳路径,生成查询策略;根据查询策略从电力知识库中检索相关信息,并在信息检索过程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动态权重分配;基于图神经网络构建电力知识图谱,结合电力知识图谱,通过混合推理引擎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规则匹配,生成目标答案;输出目标答案给用户。本发明提出的针对电力问题的智能问答方法,通过DRL算法、注意力机制以及图神经网络和混合推理引擎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对电力问题的高效、精准、智能解答。
-
公开(公告)号:CN1191810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638257.3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目标检测与决策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基于Faster‑RCNN,采用ResNet50卷积层提取图像特征,FPN实现特征的多尺度检测,然后使用RPN网络层生成候选区域,最后通过ROI层生成特征图;基于PointNet2模型,采用采样分组的策略,通过最远点采样法生成候选点,然后以候选点为中心,划定局部点云集合,输入PointNet网络,生成局部点云特征集合,将点云特征集合输入维度降级层。本发明将使得模型学习正确的感知能力提高,降低模型检测的误判,从数据层面达到增强模型的目的,支撑高精度、高准确率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19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71450.5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21/31 , G06F16/903 , H04L9/40 , H04L67/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标签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标签库的微服务上云模式确定对应的上云架构、数据规划策略以及安全规划策略;根据所述上云架构、数据规划策略以及安全规划策略对所述标签库执行上云操作,并在所述上云操作完成后进行预设标签应用操作;本申请能够有效实现客户标签系统的迁移改造,深化客户标签成果的应用,推动标签的落地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62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83788.3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单轨迹信息的电力客户投诉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各个电力客户历史呼叫客服的工单信息;从采集的工单信息中,提取预先配置的能够反映电力客户是否投诉工单的各个预设特征字段在预设工单轨迹长度内的字段信息;根据各个预设特征字段在预设工单轨迹长度内的字段信息,构建样本数据集;根据样本数据集,通过机器学习训练一个客户投诉预警模型;基于训练好的客户投诉预警模型,预测各个电力客户未来呼叫客服的投诉概率。本发明利用各个电力客户的历史呼叫客服的工单信息工单轨迹信息,通过机器学习训练一个客户投诉预警模型,对各个电力客户未来呼叫客服的投诉概率进行预测,能够大大提高电力客户投诉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08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55164.1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50/06 , G06Q30/01 , H04L51/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信客户端的电力运营服务平台,属于信息技术领域,该电力运营服务平台包括电力公众号和电力微信公众群;电力公众号包括个人中心模块和客服大厅模块;个人中心模块包括个人登入单元;个人登入单元,用于供电力用户登入电力公众号;客服大厅模块包括在线业务办理单元、物联网表充值单元、支付记录查询单元和公众群单元;公众群单元,用于展示所述电力微信公众群的二维码,以供电力用户加入所述电力微信公众群;电力微信公众群内设有机器人,用于对群内电力用户的电力问题进行智能应答,对于无法解答的问题,自动提醒相应台区经理进行处理,形成诉求工单闭环管控。本发明能够实现客户服务诉求快速响应,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74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62244.5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号码的通话服务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为每一个客服号码分配一个固定虚拟号码,建立两者的固定绑定关系,并保存至客服号码关系表;根据客服工单调用客服工单信息,获取客户号码信息;将客户号码、客服号码与固定虚拟号码建立虚拟号码绑定关系,并保存至客服号码关系表;基于虚拟号码绑定关系,以所绑定的固定虚拟号码对外呼叫客户号码,并显示客户号码,建立通话;对通话过程进行录音并上传至呼叫中心;对上传的录音文件进行属性分析,对存在异常的录音文件进行标记并提示。本发明通过引入虚拟号码技术,对客户和客服信息进行保护,对通话服务过程进行监管,规范了通话服务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223256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1100993.1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签处理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多源数据,对所述多源数据进行质量评估,获得有效业务数据;标签优化模块,用于对客户服务中心的工单文本标签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标签;第一关联分析模块,用于对优化后的标签与业务和/或工单子类之间进行关联,确定关联关系;展示模块,用于对所述关联关系进行展示。本发明可以通过集成工单、标签和各项业务并开展业务精益化辅助分析应用,可以快速便捷的对工单进行深入分析,呈现直观易用的分析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6528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11170596.1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客户服务需求分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得客户面部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客户面部图像信息,从数据库中提取客户个人信息和客户用电信息;根据所述客户个人信息和客户用电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模型,生成电力客户标签,所述电力客户标签包括:客户社会属性标签,电力属性标签,电力行为标签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所述模型根据客户历史个人信息和客户历史用电信息预先建立;根据所述电力客户标签,从数据库中提取对应的服务策略信息;根据所述服务策略信息,进行电力客户服务需求分析。本发明可以分析电力客户服务需求,提高服务需求分析效率和准确率,避免影响用户体验及公司服务形象,降低公司营业厅投诉。
-
公开(公告)号:CN1160303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45554.4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V20/40 , G06V20/52 , G06V10/44 , G06V10/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追踪的行为识别方法、基于用户行为跟踪的智能客服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基于多目标追踪的行为识别方法包括:采用YOLO算法进行人员目标检测;采用基于视觉特征和运动特征进行跟踪的DeepSort算法,进行多目标跟踪;将多目标跟踪获取的单人连续多帧图像作为输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利用3D卷积和池化的方式,抽取空间维度的图像特征和时间维度的运动学特征,对监控场景下的员工行为进行分类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45670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77039.9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客户标签生成及用户画像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用户信息生成自然人主体标识或组织主体标识;对获取的历史用户行为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行为标签;对获取的历史用户属性数据和历史需求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属性标签和需求标签;根据行为标签、属性标签、需求标签和自然人主体标识或组织主体标识对用户进行画像。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及装置基于业务需求及场景应用需要,精准标识客户行为特征,避免过度建设无价值标签,且实现标签系统自动化标注,避免增加额外人工工作量。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标签体系建设成果,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提升客户标签体系设计方法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