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8244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589520.2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丰供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鼎诚恒安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仪器量测系统。其中,该虚拟仪器量测系统包括:采集端,与传感器通讯连接,用于采集所述传感器的原始数据,并将原始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与采集端通讯连接,用于接收采集端上传的原始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采集端无法满足现有技术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6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72379.9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修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网变电站运维用检修工具及方法,工具包括,设备箱,设备箱固设在杆塔横担上,设备箱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对输电线路表面覆冰进行监测的图像检测模块,图像监测模块包括设置在设备箱侧面的高清夜视摄像头,且设备箱的侧面固设有用于对高清夜视摄像头进行防护的透明防护罩;清理组件,其用于对凝结在透明防护罩表面的冰层进行清理。本发明通过设置清理组件,能够启动驱动电机和电加热板,将透明防护罩表面被加热融化的冰层进行刮除清理,从而实现自动对透明防护罩表面凝结的冰层进行自动充分清理的目的,进而有效的保证了高清夜视摄像头拍摄的画面的清晰度,保证了电网变电站运维用检修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2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72375.0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2B3/00 , H02G1/02 , F16M11/14 , F16M11/18 , F16M11/34 , F16M11/42 , G01R31/52 , G01J5/48 , G08B7/06 , G08B21/18 , G08B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户外变电站运维用便携式检修设备及方法,属于高压户外变电站运维便捷性检修设备领域,检修设备包括延伸组件、检修组件以及移动组件,延伸组件包括主管,主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握杆,主管的内部插接有延伸杆,延伸杆的侧表面连接有若干个齿条,主管的一侧开口处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齿条啮合连接,从而增强检修设备的通用性,同时通过上述结构相互配合还能够对高压变电站的不同高度进行检修操作,进而能够提高检修效率以及安全性,最后通过上述结构相互配合还能够便于对检修设备进行移动并对高压变电站低处线缆等进行检修操作,从而能够提高检修设备的便捷性,进而能够提高检修设备使用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76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437351.5
申请日:2021-11-29
Inventor: 张金虎 , 陈艳霞 , 孙伯龙 , 于希娟 , 王宁 , 闻宇 , 邢悦 , 李静 , 林涛 , 及洪泉 , 谷君 , 杜晓雅 , 金震 , 徐舒 , 宋志伟 , 王彦国 , 朱中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的孤岛事件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智能电子设备上传的电气参数信息,其中,电气参数信息包括:电压相量信息以及有功功率信息;采用相量处理终端计算电气参数信息的滤波平均值;基于电气参数信息的滤波平均值,计算智能电网系统运行模式的判据结果,其中,判据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电压幅值相对误差绝对值、有功功率标幺数值、电压频率相对误差绝对值;根据判据结果,判断智能电网系统的运行模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网的孤岛事件检测方法存在检测盲区,且投入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1400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81091.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泰豪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荷转移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配电线路的转移负荷数据;对转移负荷数据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确定评估结果的风险等级;依据风险等级,确定配电线路的负荷转移方案。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对配电网的转移负荷风险进行评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5081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645819.8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谷君 , 陈艳霞 , 吕立平 , 林涛 , 王志勇 , 及洪泉 , 刘漫雨 , 王宁 , 闻宇 , 张金虎 , 杨青青 , 陈玉慧 , 孙云枫 , 雷宝龙 , 郭海龙 , 葛以踊 , 孙世明 , 苏标龙 , 马锋 , 谭志军
IPC: H04L12/823 ,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冗余消息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消息,其中,上述消息中携带有用于唯一标识发送节点的第一消息标识;依据上述第一消息标识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来自上述发送节点的消息,得到判断结果;如果上述判断结果为是,则通过比较上述第一消息标识与本地记录的第二消息标识,确定上述消息是否为冗余消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网主站自动化系统之间无法实现识别冗余消息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752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7935.9
申请日:2024-11-18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使用时限的预测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涉及能源技术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池在预设时间段的电池数据,对电池数据进行划分,得到第一电池数据和第二电池数据;对第一电池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得到联合分布特征,对第二电池数据进行尺度分解,得到频率分量;将联合分布特征输入前馈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第一容量预测数据,将频率分量数据输入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输出第二容量预测数据;利用第一容量预测数据和第二容量预测数据确定目标容量预测数据,并利用目标容量预测数据确定目标电池的使用时限。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电池容量进行预测时存在预测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7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07466.4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配电箱的运维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包括底部框架,底部框架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连接板与支撑杆的侧面与折叠梯连接,底部框架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升降设备,升降设备的顶端安装有放置箱,其中一个支撑杆的一侧安装有夹持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折叠梯方便工作人员登高对配电柜进行检修,而通过设置的夹持组件方便将抽屉夹持取出进行检修,从而有效的提升了配电箱的检修效率,而且无需工作人员搬运抽屉至工作区进行修复,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而且折叠梯、放置组件均可折叠收纳,从而有效的降低该装置闲置时的占用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7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07464.5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1R1/04 , H02G1/02 , F16F15/067 , G01R1/36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触电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巡检用防触电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座,第一固定板座的顶部四个边角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第一固定板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座,第二固定板座的顶部设置有防触电机构,通过测电机构便于对电力线路进行测试是否漏电,通过固定装置架上的小型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便于调节弧形架进行调节,通过弧形架上的测电器的设置便于对电力是否漏电进行监测,通过漏电保护弧形板的设置对漏电的位置进行防护,避免发生触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18448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66244.1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泰豪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供电指标的方法及装置。该发明包括:采集目标企业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用电需求数据,其中,用电需求数据至少包括目标企业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用电量,第一预设时间段为历史时间段;依据目标企业的历史数据对用电需求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取分析后的目标数据;对目标数据进行预测以得到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将正常数据确定为目标企业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供电指标。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配电网的预测系统不够精细,导致高峰用电期供电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