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05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30552.7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配电网在冰灾影响下保供能力的移动储能配置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线路故障概率,考虑冰灾的时空转移特性,利用时序蒙特卡洛模拟法生成各线路每个时段的故障状态,完成冰灾下配电网故障场景的1次完整抽样;重复抽样过程直至生成若干个场景集合,并采用K均值聚类法缩减场景数目,获得S个典型故障场景;以冰灾侵袭过程中S个典型故障场景下各节点负荷期望损失费用最小为目标,考虑冰灾动态演变过程中各故障场景下移动储能在灾前布局位置再调整过程,建立考虑故障场景动态演变的配电网移动储能灾前预布局随机优化模型;基于Big‑M法将模型中的非线性约束转化为线性约束,生成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输出移动储能最优灾前布点位置和灾害期间各故障场景下的动态调度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97404.1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城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能和备用市场收益的光热电站精细化运行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光热电站集热系统各时段预测的最大热功率值、电网各负荷预测值、各新能源场站功率预测值、参与市场出清的常规机组在电能和备用市场报价及其设备参数;基于构建的上层模型目标函数的线性模型、以及下层模型等价的线性化的KKT最优性条件约束,再计及构建的上层问题的约束条件,构建光热电站最优控制策略计算模型;利用混合整数规划对光热电站最优控制策略计算模型进行求解,输出光热电站各时段最优的出力和备用策略。本发明考虑光热电站运行约束,建立光热电站同时参与电能和备用辅助服务的联合出清模型,在保证结果正确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模型的计算效率,又提高了光热电站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9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94967.9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风电相关性的可用输电能力概率计算方法,包括:基于条件概率和Copula函数获得计及风电相关性的风电出力样本,将历史负荷数据作为负荷样本集合;利用所述风电出力样本和所述负荷样本集合,通过ATC双层优化模型计算每一个场景下的ATC;判断当前场景下送电区域的机组出力是否达到上限,若所有机组出力均达到上限仅输电线路没有达到传输容量极限则去掉当前场景,其他场景均为有效场景,记录有效场景下的ATC;对所有有效场景下的ATC结果进行概率密度拟合,并分析相关性对ATC的影响。本发明实现了区域间的ATC准确、快速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174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37431.3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风电场支撑电网频率稳定动态差异化时序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各风电场按照当前实际各设备工况,离线对各批次风电场进行各批次风电场群出力时序安排,确定参与调频的具体风电场数目,并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在风电场并网点检测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判断是否超过频率阈值;若检测到电力系统的频率超过死区,激发多风电场频率响应机制,对各风电场下发调频指令,各风电场按照调频指令要求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进行协同控制调频;各风电场到达退出调频时间或达到最低转速限制,依次退出调频,风电场结束调频控制。本发明不仅可在电力系统受不同程度负荷扰动下提升频率最低点,还可有效抑制风电场参与调频带来的严重二次跌落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174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37339.7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傅吉悦 , 宋晓喆 , 孙剑英 , 李宝聚 , 高重晖 , 李一明 , 宋永超 , 邹佳君 , 姜涛 , 李雪 , 陈厚合 , 张儒峰 , 王长江 , 李本新 , 张嵩 , 李曙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光伏主动配电网暂态电压控制方法,包括:分析光伏逆变器结构和控制环节,确定光伏的无功输出极限;将光伏主动配电网的状态空间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包括:状态空间设计、动作量设计和奖励函数设计;强化学习算法设计和训练,选择适合的算法参数,使用电力系统暂态仿真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应满足无功输出极限的限制;设计控制切换策略,检测到电网电压跌落至一定程度时切换至暂态控制,采用单电流环路控制;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实际光伏主动配电网中,根据当前状态输出最优决策,实现暂态电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91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1594967.9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风电相关性的可用输电能力概率计算方法,包括:基于条件概率和Copula函数获得计及风电相关性的风电出力样本,将历史负荷数据作为负荷样本集合;利用所述风电出力样本和所述负荷样本集合,通过ATC双层优化模型计算每一个场景下的ATC;判断当前场景下送电区域的机组出力是否达到上限,若所有机组出力均达到上限仅输电线路没有达到传输容量极限则去掉当前场景,其他场景均为有效场景,记录有效场景下的ATC;对所有有效场景下的ATC结果进行概率密度拟合,并分析相关性对ATC的影响。本发明实现了区域间的ATC准确、快速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15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217413.9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排放流理论的柔性配电网低碳规划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根据柔性配电网的碳排放理论指标,提出改进的柔性配电网碳排放流计算方法;步骤二、考虑到分布式发电和智能软开关的特性,基于改进的碳排放流理论建立了柔性配电网低碳规划模型;步骤三、基于二阶锥规划求解所提出模型,得到柔性配电网的最优低碳规划方案,并结合碳排放流理论得到全网的碳流分布;本发明可有效得到柔性配电网的最优低碳规划方案并结合碳排放流理论得到全网的碳流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5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45992.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SSGST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包括:利用时间窗变化的能量比函数对输入数据中的a相电压量测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量测信号的能量突变时将三相电压电流信号转换到xy坐标系作为输入信号,构建广域离散量测矩阵;对广域离散量测矩阵中各量测信息采用SSGST进行时频域转换,根据各量测信息的SSGST系数矩阵计算多通道联合时频矩阵,计算多通道联合时频矩阵每个振荡模式的最优瞬时频率轨迹;利用最优瞬时频率轨迹的时间与频率索引,在每个单通道中提取时频系数,重组为次同步振荡模式的MSSGST系数矩阵;根据MSSGST系数矩阵构建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暂态能量流计算模型,计算各监测点的暂态能量流,并计算振荡源判断指标输出强迫振荡源定位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273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67771.5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通道同步压缩变换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分别对各发电机构建多通道量测信息矩阵;对多通道量测信息矩阵进行MSST变换,获取各发电机的MSST系数矩阵;计算各发电机MSST系数矩阵在各频带处MSST系数的能量权重,并构建能量权重矩阵;根据能量权重矩阵筛选出MSST系数矩阵中强迫振荡频率处的MSST系数矩阵利用强迫振荡频率处的MSST系数矩阵中电压幅值对数变化量、频率变化量、有功功率变化量和无功功率变化量分量计算各发电机基于MSST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Wdp;基于时频域耗散能量流Wdp判断发电机是否为强迫振荡源,实现对强迫振荡源的定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
公开(公告)号:CN11346946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95140.X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楼宇不同供热方式的区域综合能源分布式优化方法,包括:根据楼宇的蓄热特性以及房间内部热量供能形式的不同,基于热阻热容网络模型,构建考虑楼宇不同供热方式的RIEDHS优化调度模型;协调运营商初始化拉格朗日乘子和全局变量信息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电力子网络和热力子网络,电力子网络和热力子网络根据各自的子问题进行内部的局部优化,将耦合变量信息返送给协调运营商;协调运营商接收来自电力子网络和热力子网络的耦合变量信息,根据耦合变量信息和全局变量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满足则流程结束,否则对拉格朗日乘子和全局变量进行更新,重新执行局部优化步骤,直到满足收敛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