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386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68465.1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观测量压缩感知与熵权法结合的扰动定位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压缩感知技术,将支路正序电流、支路有功功率、支路正序电压等作为观测量,结合熵权法计算扰动发生前后三种观测量相对扰动度所占权重的多观测量压缩感知与熵权法结合的扰动定位方法。本发明选取三种不同的电气量作为压缩感知算法中的观测量,结合熵权法计算不同观测量的相对扰动度所占权重,然后根据电力系统拓扑结构信息以及扰动对应的系统参数变化预先设计扰动过完备字典并利用改进的广义正交匹配追踪重构算法(J‑GOMP)进行重构,若至少两个部分定位节点编号一致,则该节点为扰动节点。本发明可以有效定位扰动位置且适用于多种扰动类型,抗噪能力较强,为判定扰动位置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判据,有效提高了定位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068536.8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32 , H02J3/24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Abstract: 一种多源联合调频的控制策略及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在联合系统下建立的储能容量优化数学模型,最后在两种实验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的多源联合调频的控制策略及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本发明引入多源联合调频系统,根据不同类型能源的一次调频原理及控制方法,在PSCAD/EMTDC的三机九节点系统中搭建多源联合调频系统的控制策略,提出储能容量优化模型,引入MOPSO算法,通过算例分析储能容量优化结果和对储能容量配置进行分析。本发明可以对多源联合系统的储能容量进行了合理配置,兼顾系统频率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系统整体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1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89224.0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8 , H02J3/14 , H02J3/16 , H02J3/01 , H02J3/26 , H02J3/24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考虑电能质量需求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有功‑无功优化方法,属于配电网优化运行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软开关功率调控参与响应等多种控制手段同时优化配电网电压偏差、馈线均衡和网损的考虑电能质量需求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有功‑无功优化方法。本发明步骤是:通过柔性互联系统日前指标时序值计算,提出柔性互联系统电能质量需求主客观赋权评估方法,通过传统网侧资源和智能软开关的协调运行,提出考虑节点综合权重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有功‑无功优化模型。本发明分析了考虑电能质量需求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有功‑无功优化方法,探究了柔性互联装置和可控网侧资源调控的有效配合,多种控制手段同时优化对配电网电压偏差、馈线均衡和网损的影响,希望对于指导柔性互联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4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9225.5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计及最大供电能力提升的多层级柔性互联装置配置方法,属于配电网优化运行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优化模型求解得到柔性互联装置最优配置策略,在优化互联系统多层级负载均衡率的同时提升系统最大供电能力的计及最大供电能力提升的多层级柔性互联装置配置方法。本发明步骤是:基于配电网安全运行边界提出了负荷增长空间分析法,构建了基于多层级负载均衡的SOP选址优化模型,构建了基于最大供电能力提升的SOP定容优化模型,实现了配电网供电潜力的最大化挖掘。本发明分析了计及最大供电能力提升的多层级柔性互联装置配置方法,探究了柔性互联装置接入位置和容量对配电网多层级负载均衡度以及负荷增长空间的影响,希望对于指导柔性互联配电网的优化配置提供借鉴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49374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526175.2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Q30/06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48
Abstract: 一种基于AGC调频分区控制光储联合系统参与市场投标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保证电网频率安全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光储联合系统收益的基于AGC调频分区控制光储联合系统参与市场投标方法。本发明步骤是:光储系统参与能量‑调频市场的日前‑实时两阶段交易方法,根据区域控制偏差所处控制域动态分配光储系统所承担的频率调节量,提出光储系统参与AGC的实时调频控制方法。本发明在计及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场景下实现了光储联合系统的最优投标曲线,对于指导光储系统参与电力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光储联合系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的能力,在保证电网频率安全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光储联合系统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0087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68876.9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信息融合的直流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属于电力直流配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直流配电网与交流配电网故障时存在的共性与差异,对传统基于贝叶斯网络电网故障诊断模型进行改进的基于贝叶斯网络信息融合的直流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贝叶斯网络的信息融合,贝叶斯网络节点条件概率赋值,直流配电网故障诊断。本发明对传统基于贝叶斯网络电网故障诊断模型进行改进,实现直流配电网的故障诊断,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4532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1341743.4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式切换的双馈风机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新方法,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利用小波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对延时(包括设备延时及计算延时)进行补偿策略的基于自适应模式切换的双馈风机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新方法。本发明步骤是:设计接口及其开关判据,动态阻抗实时匹配及延时补偿,利用Morlet小波作为神尽元激励函数,最后输出学习结果,完成延时补偿。本发明所提新型接口算法解决了数字物理混合仿真中,因风速波动造成传统接口对电流谐波造成放大影响的问题,在面对励磁冲击电流的影响,接口稳定性和精确性均表现良好,能够精确模拟双馈风机接入对交流电网的影响。为实现风机并网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3783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564707.7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端到端模型映射的电力通信混合仿真方法,属于电力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在OPNET仿真平台中,从电力通信混合仿真的整体研究场景和研究对象出发,根据调度中心与厂站端通信网络中实际的要求,对智能电网情况下调度中心与厂站端的通信网络系统和保护控制信息流数据进行了建模仿真,选择合适的模块和参数统计量并进行通信模型搭建和仿真的端到端模型映射的电力通信混合仿真方法。本发明步骤是:搭建通信模型、参数的提取与恢复、端到端通信模型的映射。本发明保持了两个系统的动态特性且成本较低,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实现通信仿真无偏差的嵌入电力仿真,有效解决两个仿真平台的时间同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2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273798.2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PET的电压无功协调控制区域图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控制策略中对于PET设立了最高的优先级,在当电压无功波动超出PET的调节范围时,通过辅助电容器的投切来完成无功与电压调节的基于PET的电压无功协调控制区域图方法。本发明首先根据PET本身的装机容量与其线路阻抗限制,求取出PET所能调节的无功极限,然后根据PET的调节上限值求取PET的调节范围,确定PET优先动作区域,最终确定控制区域的划分,最后结合电容器的投切对于所区分的每个区域根据PET的调节特性具体实现不同的控制策略。本发明在接入电网后在面对电压和无功的偏差,能够迅速反应,快速调节,减少电网在死区区域外的运行时间,提升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5411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25475.4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双馈风电场低电压穿越的模型预测转子电流控制方法,针对当前双馈风机转子侧变流器控制方法在低电压穿越过程中参数固定,无法适应多变的电网条件,在双馈风电场低电压穿越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控制偏差的问题,本发明根据双馈风机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双馈风电场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状态空间数学模型、构建模型预测转子电流控制低电压穿越预测模型、构建模型预测转子电流控制低电压穿越优化模型和动态电压恢复器设计,协调作用在双馈风电场低电压穿越的全过程。能够显著增强双馈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具有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