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动态能量转移分布的新型储能布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6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8732.1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动态能量转移分布的新型储能布点方法,涉及电力系统关键环节辨识及新型储能布局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给定电网不同扰动场景下计算闭环互联状态空间模型中各输电线路的动态能量变化指标;根据动态能量变化指标分析得出的电力系统的动态能量转移分布特性,建立电网相关性矩阵;利用电网相关性矩阵建立电网动态能量变化敏感节点辨识模型,基于DE‑pagerank算法对电网动态能量变化敏感节点辨识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电网敏感节点综合排序的求解结果,并基于求解结果获得新型储能布点方案;通过确定系统的动态能量转移分布特性,辨识电网能量变化敏感点,并以此为基础给定新型储能的布点方案。

    一种耦合系统动态节点导纳矩阵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5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07215.X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系统动态节点导纳矩阵的构建方法,包括:结合行车运行图,统计行车运行图中每个时刻下动车组的位置信息以及上下行状态,将动车组所在位置作为一个负荷节点,并结合动车组上下行状态生成关于动车组负荷节点的位置矩阵;将位置矩阵结合电网侧节点构建耦合系统的节点矩阵;令任意两个相邻的节点形成一条支路,构建一个支路连接矩阵;针对支路连接矩阵每一条支路,构建支路导纳矩阵;根据支路连接矩阵中的支路连接关系,结合支路导纳矩阵,构建动态节点导纳矩阵。通过本发明形成一种涵盖整条铁路沿线电网和牵引网的动态节点导纳矩阵,为“新能源‑电力网‑交通网”耦合系统动态潮流计算奠定基础。

    基于LSTM-GAN的风光荷耦合场景生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40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11483.3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LSTM‑GAN的风光荷耦合场景生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省级风光荷数据,省级风光荷数据包括风电出力数据、光伏出力数据和负荷数据;根据省级风光荷数据,采用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中的生成器,获得生成场景;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是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生成器中引入全连接层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形成;将高斯随机噪声与真实场景输入到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辨别器中,通过对抗训练方式,交叉训练生成器和辨别器;从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中提取训练好的生成器,将高斯随机噪声输入训练好的生成器中,生成随机的日风光荷场景。本发明能够很好地表征风光荷的时序和耦合特征,且模型精度有较大提升。

    一种多能源协同互补的电网接入能力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431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62932.2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协同互补的电网接入能力评估方法,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多能源协同互补的电网接入能力评估方法包括S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S2特性分析模块分析、S3接入能力综合评估三个步骤,通过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特性库,采集出力样本信息、负荷样本信息等,分析不同可再生能源电源的出力特性、负荷特性,分析电网的传输能力和运行特性等,最后进行开发潜力评估、接入能力评估、未来出力与负荷预测、设备承载上限确定和电网薄弱环节识别,开发潜力评估包括考虑光照资源禀赋评估、考虑地理属性约束评估、考虑经济成本约束评估。本发明的多能源协同互补的电网接入能力评估方法具有功能多样、评估准确、实用性强的有益效果。

    LCC-HVDC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961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73253.5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LCC‑HVDC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LCC‑HVDC系统连续换相失败预测上存在的问题,方案要点包括:根据触发角和触发角超前量计算对应换相线电压故障后的最小触发角;根据换相线电压计算对应换相线电压故障后的相位移动;根据换相线电压、对应换相线电压故障后的相位移动、对应换相线电压故障后的最小触发角和逆变器最小关断角限值计算当前系统所能提供的电压时间换相面积;根据逆变器最小关断角限值计算当前逆变器换相所需最小电压时间面积;比较当前系统所能提供的电压时间换相面积和当前逆变器换相所需最小电压时间面积,判断是否出现连续换相失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