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31338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641058.2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双馈风电场并网次同步振荡的方法,首先,根据并网双馈风电场的数值模型确定可能发生次同步振荡的频率范围;然后运用相位补偿技术设计相应的带阻滤波器;最后,将设计好的带阻滤波器接入双馈风机转子侧变流器电流内环的电流反馈环节。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双馈风电机组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进而对双馈风电场并网次同步振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450316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1308514.8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WM的直驱式风机的简化方法及系统,所述简化方法包括:识别直驱式风机系统的原始模型中的组成部件;以机侧受控电压源和机侧受控电流源替换模拟原始模型中的机侧变流器、以网侧受控电压源和网侧受控电流源替换模拟原始模型中的网侧变流器、以及为原始模型中的直流母线增设直流卸荷保护电路,形成简化系统模型。本发明通过利用机侧受控源和网侧受控源模拟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极大的简化了风机系统,提升了系统仿真验证效率,并且在系统模型中保留了直流母线,有效还原了风机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可能产生的过压、过流等瞬时状态,保障了系统模型的有效性,再有通过设置直流卸荷保护电路提高了系统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797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41059.7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双馈式风机撬棒投切次数的多尺度低穿配合方法,首先,实时监测双馈式风机并网点电压,并预估转子电流是否将越限,以决定控制策略的切换时机;然后在转子侧变流器控制环节,切换至综合考虑时间尺度和电流尺度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严格按照风电并网规范要求,其核心在于灭磁控制和撬棒保护的配合;最后,根据并网点电压的恢复情况及时切换回空间矢量控制策略或者选择切除风机。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双馈式风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减少撬棒投切次数,避免撬棒投入期间风机从系统中吸收大量无功功率,对保障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450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08514.8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WM的直驱式风机的简化方法及系统,所述简化方法包括:识别直驱式风机系统的原始模型中的组成部件;以机侧受控电压源和机侧受控电流源替换模拟原始模型中的机侧变流器、以网侧受控电压源和网侧受控电流源替换模拟原始模型中的网侧变流器、以及为原始模型中的直流母线增设直流卸荷保护电路,形成简化系统模型。本发明通过利用机侧受控源和网侧受控源模拟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极大的简化了风机系统,提升了系统仿真验证效率,并且在系统模型中保留了直流母线,有效还原了风机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可能产生的过压、过流等瞬时状态,保障了系统模型的有效性,再有通过设置直流卸荷保护电路提高了系统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3133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810641058.2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双馈风电场并网次同步振荡的方法,首先,根据并网双馈风电场的数值模型确定可能发生次同步振荡的频率范围;然后运用相位补偿技术设计相应的带阻滤波器;最后,将设计好的带阻滤波器接入双馈风机转子侧变流器电流内环的电流反馈环节。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双馈风电机组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进而对双馈风电场并网次同步振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87976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0641059.7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双馈式风机撬棒投切次数的多尺度低穿配合方法,首先,实时监测双馈式风机并网点电压,并预估转子电流是否将越限,以决定控制策略的切换时机;然后在转子侧变流器控制环节,切换至综合考虑时间尺度和电流尺度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严格按照风电并网规范要求,其核心在于灭磁控制和撬棒保护的配合;最后,根据并网点电压的恢复情况及时切换回空间矢量控制策略或者选择切除风机。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双馈式风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减少撬棒投切次数,避免撬棒投入期间风机从系统中吸收大量无功功率,对保障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81991.1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储能系统及电解水制氢装置的分频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功率关系、二阶低通滤波法及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制氢机的荷电状态获得对应的基于频域的蓄电池的输出功率参考值、制氢机负载功率参考值;根据微电网中的工作模式及输入输出功率的平衡关系以及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制氢机的荷电状态构建集中式储能与电解水制氢装置协同工作分频功率能量平衡模型;根据上述能量平衡模型、基于频域的蓄电池的输出功率参考值、制氢机负载功率参考值,对储能系统中DC/DC变换器、制氢机中DC/DC变换器进行控制,以调整蓄电池的输出功率参考值、制氢机负载功率参考值。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及电解水制氢装置的分频功率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6903.9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99 , H02J3/0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驱动的风机并网输电系统短路电流区间预测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风机并网输电系统的运行参数;S2、提取所述运行参数的运行特征,将提取的运行特征输入至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输出风机并网输电系统当前运行参数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S3、将所述短路电流输入短路电流区间预测模型,所述短路电流区间预测模型输出所述短路电流的预测区间。本发明基于BP神经网络可以准确预测风机并网输电系统的短路电流,再通过短路电流区间预测模型得到短路电流的预测区间,从而给出短路电流预测结果的置信度,提高短路电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21260.4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分区频率响应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电力系统中表征同步发电机电气距离的相关度矩阵,利用聚类算法对同步发电机进行初步分区;S2、获取电力系统中的网络节点电压和同步发电机内部节点电压的关系矩阵,确定各个网络节点所属区域,完成电力系统分区;S3、根据电力系统分区结果,对每个区域分别构建SFR模型,获得每个区域的SFR模型;S4、以区域之间的联络线为媒介,将电力系统各个区域的SFR模型进行拼接,获得电力系统分区频率响应SDFR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3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606297.1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鑫 , 李宏强 , 吕思卓 , 王小立 , 郑超 , 李旭涛 , 宋瑞华 , 薛飞 , 刘文焯 , 周雷 , 杨大业 , 顾文波 , 陈怡君 , 顾雨嘉 , 郁舒雁 , 张汉花 , 邓嘉卿 , 任勇 , 连攀杰 , 许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构网型变流器故障穿越控制方法、介质及系统,包括:若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出口的正序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网侧逆变器输出电流大于电流阈值,则根据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出口的负序电压判断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的故障类型;根据所述故障类型,采用所述故障类型对应的故障穿越策略进行控制,所述故障类型包括: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所述故障穿越策略包括:对称故障穿越策略和不对称故障穿越策略。本发明可以在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期间实现逆变器输出三相电流平衡,能够减小有功、无功振荡,最大限度利用逆变器容量向系统提供有功和无功功率支撑,有助于提升光伏电站/储能电站低电压穿越能力,降低系统运行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