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96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638821.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PC: H02J3/06 , H02J3/38 , H02J3/46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00 , G06Q30/0202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分时电价的虚拟电厂混合储能经济调度模型及运行方法,虚拟电厂VPP包括可控电力出力、不可控分布式电力出力和储能系统,包括步骤:S1、VPP获取次日不可控分布式电力出力曲线;S2、获取VPP次日出力方案;S3、配电网调度VPP与区域内其他发电机组共同出力;S4、VPP依据确认后的VPP出力计划获取不可控分布式电力出力偏差;S5、VPP基于分时电价,进行经济性优化策略调度,获取最佳VPP净收益;本发明通过设计虚拟电厂VPP可控能源运行策略,对不可控分布式电力出力偏差进行调整,有效降低配电运行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减低了VPP不可控分布式电力出力预测误差对配电网经济性运行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808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34008.9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安徽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N3/126 , G06Q50/06 , H02J3/00 , G06Q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复合型储能系统双层规划优化配置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荷电状态对储能系统进行建模,建立荷电状态与储能系统时间和实时功率关系模型;S2、分析建立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S3、建立电网侧储能系统效益模型;S4、建立双层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模型;S5、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双层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其中,双层储能系统包括:上层规划层,以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净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下层规划层,以电网削峰量最大为优化目标;本发明通过对电网侧储能系统最佳配置结果进行寻优,有较好的寻优能力,双层策略可以实现削峰最佳,同时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33127.2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风电利用率的复合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电储能单元,输入电网和风电电能,利用电锅炉进行电热转换,结合储电设备,实现电能储备调节;气储能单元,输入天然气气能,利用微燃机实现气热转换,利用燃气锅炉实现气热转换,结合储气设备,实现气能储备调节;热储能单元,利用输入的电锅炉热能、微燃机热能和燃气锅炉热能,结合储热设备,实现热能储备调节;其中,输入电网和风电电能与输入天然气气能之间连接有P2G单元。本发明通过将风电电能并入网电电能,实现在用电负荷低谷期或风电出力高峰期将多余的风电电能存储,在用电高峰期将储存的电能释放,以此降低能源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33501.9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复合型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IMGWO算法模型;S2、构建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模型;S3、采集现有风电场和光电场年度风光电出力数据;S4、利用IMGWO算法模型,依据年度风光电出力数据,求解最优弃风弃光量和储能系统最小初始投资;S5、实现最佳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通过构建基于粒子群小生境技术改进的多目标灰狼优化IMGWO算法的模型,采用粒子群小生境技术改进的多目标灰狼算法求解最优储能容量配置方案,侧重于新能源发电侧储能配置,考虑经济性和风光消纳能力,开展多目标储能优化配置,能够有效消纳风光,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95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95788.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局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局 ,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ESO的超螺旋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包含外部负载不匹配扰动的SMES DC‑DC变换器的平均状态空间模型;利用ESO对非匹配扰动进行估计;基于ESO和STSMC设计SMES DC‑DC变换器的超螺旋滑模控制器。有益效果为:所设计的基于ESO的超螺旋滑模控制器具有快速响应和高鲁棒性,可以补偿与SMES‑DVR相关的参数不确定性和电压扰动,与比例积分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能够以更短的过渡时间和更小的超调量调节调节直流侧电压趋近目标值,而且由于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扰动的估计,基于超导储能的动态电压恢复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95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66939.5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局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容的直流纹波抑制方法,包括采用基于降压/升压电路的DC/DC变换器;采用双闭环控制;分析不同品质因数下的滤波效果,选取最佳的数值,并将陷波环节加入电压外环控制;对不同电压环PI参数及品质因数下的直流侧电压稳压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并得出一组最优参数值。采用双向DC/DC拓扑,配合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实现对直流侧电压的稳压控制;基于单频陷波器的二次纹波抑制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品质因数下的滤波效果,选取最佳的数值,并将陷波环节加入电压外环控制;对不同电压环PI参数及品质因数下的直流侧电压稳压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得出一组最优参数值,能够在有效控制直流侧电压的同时,滤波二次纹波,并兼顾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7822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68334.7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d轴磁网络法永磁同步电机均匀退磁故障程度计算方法,包括:S1、获取永磁同步电机在不同状态下的气隙磁密波形;S2、对永磁同步电机磁路建立d轴磁网络模型,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数学分析,运用KVL法则对d轴磁网络模型所有网孔建立方程组;S3、引入退磁系数t,推导出均匀退磁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中心表面对应磁通量、正常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中心表面对应磁通量和永磁体退磁系数t的关系式;S4、根据步骤S1获取的气隙磁密波形,获得均匀退磁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永磁体中心对应磁通量、正常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中心对应磁通量,求解出永磁体的退磁系数t。本发明能在永磁同步电机发生均匀退磁后对永磁体退磁程度进行精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2994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49317.1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 安徽大学
Abstract: 一种凸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转速PI调节器获得电磁转矩参考值;S2、在已知永磁同步电机在稳态条件下的数学模型后,根据凸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由于结构导致在数学模型上电感参数不同的特点,利用一元函数求最值的数学方法,求出当损耗最小时,电磁转矩参考值与d‑q轴电流的相互关系,由此就能得出在电机稳态下d‑q轴两相定子电流参考值;S3、根据得到的d‑q轴两相定子电流参考值,通过变换得到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三相电流的参考值,将其与实测的相电流进行比较,再将比较结果输入到滞环比较器得到开关信号去控制变换器,进而实现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本发明利用一元函数求最值的效率优化方案,提高了电机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8257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49318.6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绕组不对称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估算电压偏差;S2、利用估算的电压偏差定义故障特征信号;S3、根据故障特征信号中二次谐波的幅值定义不受电机工作点影响的故障特征量;S4、判断是否出现了定子绕组不对称故障:如果故障特征量大于设定的阈值,则出现了定子绕组不对称故障;否则,没有出现定子绕组不对称故障。本发明不需要额外的传感器,易于实现,可以实时地诊断定子绕组不对称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78257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0149318.6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绕组不对称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估算电压偏差;S2、利用估算的电压偏差定义故障特征信号;S3、根据故障特征信号中二次谐波的幅值定义不受电机工作点影响的故障特征量;S4、判断是否出现了定子绕组不对称故障:如果故障特征量大于设定的阈值,则出现了定子绕组不对称故障;否则,没有出现定子绕组不对称故障。本发明不需要额外的传感器,易于实现,可以实时地诊断定子绕组不对称故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