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64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93100.8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F28D20/00 , H02J3/28 , H02J15/00 , F01K13/00 , F01K21/00 , F01K17/02 , F01K7/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电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能源枢纽的热电系统调度方法及系统,步骤如下:分别以最小化运行成本为目标,搭建基于Dist Flow的电力系统调度模型,以及搭建计及恒流变温的热力系统调度模型;基于电力系统调度模型和热力系统调度模型,以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计及电力系统运行约束、热力系统运行约束以及分布式压缩空气能源枢纽内部约束的热电系统协同调度模型;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热电系统协同调度模型的求解,根据求解结果对热电系统进行调度。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模型的复杂度更低,可实现电网和热网的自治决策和协同调度,提升热电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90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20419.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多能综合利用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基于压储系统所在地的辐照量及槽式集热器的边界条件,计算集热器的集热信息;根据所述集热信息、天气因素以及用户侧的空气温度需求,确定透平侧各级透平机的空气进口温度调整趋势;基于透平侧各级透平机的空气进口温度调整趋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用于实现用户侧的空气温度需求所对应的节流压力和透平侧各级透平机的空气进口温度;本发明实现了压储系统的多能利用,有利于提高压储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综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59590.X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基于设定区域及设定区域的环境条件,在设定时间段内,计算获取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每日集热量及集热温度;根据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每日集热量及集热温度,在最高集热温度条件下,求解透平最小空气流量及储气库最小体积,以表征为最小储气库体积条件;基于最小储气库体积条件计算集热器的最低集热量,并在不同集热温度条件下计算储气库体积裕度;根据不同的储气库体积裕度计算发电收益,以max(发电收益‑预设的储气库成本)的储气库体积裕度作为输出,完成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93905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20419.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多能综合利用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基于压储系统所在地的辐照量及槽式集热器的边界条件,计算集热器的集热信息;根据所述集热信息、天气因素以及用户侧的空气温度需求,确定透平侧各级透平机的空气进口温度调整趋势;基于透平侧各级透平机的空气进口温度调整趋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用于实现用户侧的空气温度需求所对应的节流压力和透平侧各级透平机的空气进口温度;本发明实现了压储系统的多能利用,有利于提高压储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综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194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84932.1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入口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第三扬尘监测仪和可调式空气净化装置,可调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出气端与压缩机的进气端连接;可调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第一空气通道以及第二空气通道;第一空气通道的气路中依次设置有静电除尘器、第一扬尘监测仪以及第一截止阀;第二空气通道的气路中依次设置有第二扬尘监测仪以及第二截止阀。通过该系统及方法能够保障压缩机进气的颗粒物浓度小于标准值,避免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压缩机、膨胀透平机的内壁造成磨损,同时也避免设备以及气路内壁出现结垢现象,进而使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6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41291.4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7/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离心压缩机多模切换防喘振控制方法,其中,方法包括:采集压缩机入口处压力与流量信息,并计算偏差值与偏差变化率,由微处理器确定控制方式;模糊控制部分通过查询模糊隶属表确定控制趋势,PID控制部分通过外环控制压力、内环控制流量,两者由切换函数分配权重,最终以输出电流信号控制防喘振阀开度,从而扼制喘振现象的发生。由此,解决了现有的防喘振被动控制方法主要停留在传统PI控制层面,但传统PID控制算法受扰动和模型失配的影响较大,极大影响防喘振控制应用的效果等问题,可应对风功率波动大、光照不确定性因素强现实等场景,适用于压缩空气储能大规模风光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10535.0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常思哲 , 梅生伟 , 陈任峰 , 滕智楚 , 王志勇 , 杨本均 , 陈来军 , 郑天文 , 周宜佳 , 李建华 , 崔森 , 刘满君 , 谭伟 , 郭筱 , 黄康 , 史云乾 , 李洋 , 李明明
IPC: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状态评估方法。该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状态评估方法包括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三维模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机理模型及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运行时的运行状态数据,构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评估指标,结合数字孪生模型,构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状态评估体系;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状态评估体系,进行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状态评估模型,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评估,并在数字孪生模型中进行评估结果3D显示,有利于实现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以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88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10673.9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启仁 , 梅生伟 , 陈来军 , 杨振峰 , 赵方亮 , 杨本均 , 邹祖冰 , 汪聿为 , 陈任峰 , 郑天文 , 谭伟 , 崔森 , 王志勇 , 张猛 , 李建华 , 黄康 , 史云乾 , 唐霜 , 李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换热器双模共用方法,应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压缩机组处于工作状态,控制所述压缩机组输出的压缩空气经过所述换热器组,并在所述换热器组中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输出的换热介质接触,产生降温后的压缩空气并输出至所述储气单元,并产生升温后的换热介质存储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响应于所述透平机组处于工作状态,控制储气单元输出的压缩空气经过所述换热器组,并在所述换热器组中与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输出的换热介质接触,产生升温后的压缩空气并输出至所述透平机组。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降低储能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972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99487.X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滕智楚 , 梅生伟 , 周渊 , 王跃 , 樊亮 , 陈来军 , 郭筱 , 陈任峰 , 郑天文 , 崔森 , 谭伟 , 陈思源 , 刘满君 , 李洋 , 李明明 , 王聚鹏 , 史云乾 , 韩婷 , 杨琦国
IPC: G06F18/241 , G06F18/25 , G06F18/2411 , G06F18/2433 , G06F18/10 , G06F18/245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透平机的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涉及储能技术领域。性能评价设备可以获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透平机的运行数据,并基于该运行数据确定透平机的至少一个性能参数,继而根据该至少一个性能参数自动确定能够反映该透平机的运行性能的性能评估结果。相较于人工基于透平机的机身损伤程度来确定透平机的运行性能的方式,本申请通过透平机的运行参数能够确定较为准确的性能评估结果,从而可以确保基于该性能评估结果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价透平机的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41303.3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型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组合储罐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缩机,用于压缩空气,换热器,用于输送换热介质,与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储热罐,用于存储换热介质与压缩空气在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热量;透平机,用于对热交换后的压缩空气进行气体膨胀,释放热能;组合储罐,用于储存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却后的压缩空气和与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却后的换热介质。本申请可以通过组合储罐达到压缩空气和空间上的充分利用,同时储热罐与组合储罐上下位置的布置方法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稳定性及系统在透平膨胀阶段压缩空气的做功能力,从而实现更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运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