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2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7437.3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远程通信技术的智能电流监测系统,系统包括监测部和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包括由锁体和锁梁构成的挂锁结构,所述监测部的电流采样模块固定在锁体上并由锁梁夹持,所述监测部的处理器、电池管理模块、SIM模块固定在锁体内,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为处理器供电,所述电流采样模块连接并输出采样信号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并通过SIM模块将采样信号输送至远端设备。本发明使用4G网络模块进行电流长时间实时监测,对于异常用电事件可以及时的发生告警短信给工作人员,并且电流监测的数据可以保持纪录,方便后期的窃电证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637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116816.0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江苏英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北京南瑞捷鸿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丽鹏 , 唐亮 , 金耀 , 夏云飞 , 刘彩霞 , 陶琳 , 付佳佳 , 王治龙 , 王海波 , 王溪 , 蒋以天 , 丁锐 , 王慧 , 王明汇 , 魏诗楠 , 黄梦欢 , 刘弓长 , 张毅 , 程大伟 , 周昌柱 , 吴玉骁 , 王彩云 , 吴祖发 , 何锡斌 , 杨金娥 , 谢金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智能搬运机器人,涉及搬运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由车轮机构与控制机构组成,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模块对车轮机构进行操控;所述驱动组件的前侧通过驱动缸安装有抬升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前侧设置导轨件;所述导轨件的顶端设置有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由电机机构和丝杆机构组成。利用横向的限位凸轮A使托料箱与货叉件之间没有左右滑动的空间,将托料箱出现左右攒动的风险降低,提高托料箱被搬运时的稳定程度,解决了货叉的两侧并不会紧紧的抵靠在托料箱的两侧,导致了托料箱的左右两侧具有活动的空间,在搬运时,托料箱存在左右活动的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3753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6816.0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江苏英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北京南瑞捷鸿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丽鹏 , 唐亮 , 金耀 , 夏云飞 , 刘彩霞 , 陶琳 , 付佳佳 , 王治龙 , 王海波 , 王溪 , 蒋以天 , 丁锐 , 王慧 , 王明汇 , 魏诗楠 , 黄梦欢 , 刘弓长 , 张毅 , 程大伟 , 周昌柱 , 吴玉骁 , 王彩云 , 吴祖发 , 何锡斌 , 杨金娥 , 谢金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智能搬运机器人,涉及搬运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由车轮机构与控制机构组成,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模块对车轮机构进行操控;所述驱动组件的前侧通过驱动缸安装有抬升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前侧设置导轨件;所述导轨件的顶端设置有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由电机机构和丝杆机构组成。利用横向的限位凸轮A使托料箱与货叉件之间没有左右滑动的空间,将托料箱出现左右攒动的风险降低,提高托料箱被搬运时的稳定程度,解决了货叉的两侧并不会紧紧的抵靠在托料箱的两侧,导致了托料箱的左右两侧具有活动的空间,在搬运时,托料箱存在左右活动的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661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94202.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城区供电开发有限公司 , 北京开元浩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苑捷 , 张振德 , 王婷 , 赵宇 , 郭原湖 , 陈佳博 , 孙永文 , 孙艳飞 , 张毅 , 刘国鹏 , 李森 , 李宏川 , 曹成章 , 宋嘉琚 , 赵耀 , 刘艺豪 , 杨越 , 周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包括光伏逆变器壳体,光伏逆变器壳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快开机构,光伏逆变器壳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电动伸缩杆,通过锁定框架上的两个第一电动小伸缩杆的伸缩便于推动连接柱进行伸缩调节移动,在对光伏逆变器内部元件进行卡合锁紧时,从而便于推动锁定件对光伏逆变器内部元件进行锁定固定,便于进行检修时随时进行卡合更换新的元件,第二小伸缩杆的伸缩便于带动衔接板进行伸缩带动限位框,使得限位框内部的穿插柱进行限位带动调节,方便进行更换,通过采用卡扣式或旋钮式锁定机制,可以在不使用特殊工具的情况下快速打开,极大地缩短了检修准备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9189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2587.8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洋 , 边疆 , 项添春 , 罗帅 , 刘宁 , 张来 , 韩悦 , 李浩然 , 王军锋 , 鲍艾 , 张雅惠 , 裴子璇 , 张倩倩 , 张毅 , 高毅 , 王森 , 王旭东 , 班全 , 李娜 , 王坤 , 路菲 , 甘智勇 , 艾邓鑫
IPC: G16C20/2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县月度大气污染物减污降碳协同度计算方法,建立减污降碳协同指数的指标体系,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权重赋值;计算降碳协同指数;对减污降碳效应分类。本发明以电力大数据为基础,对减污降碳协同度进行分析、评估,关注和把握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状态、协同治理合作关系及关键路径问题。对分区县的大气环境减污降碳成效进行月度尺度的高频研究。在制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方案时,可以考虑针对不同时期与地理区域提出差异化的实施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01427.8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共享电力合环系统、控制方法、设备和介质。包括,至少两条馈线,每条所述馈线均连接有至少一个负载和至少一个电源;每条所述馈线引出一个公共连接点,与其他相邻的馈线通过馈线联络开关相连接;每条所述馈线的公共连接点通过一个DC/AC功率变换器与储能单元相连。本发明通过使用DC/AC变换器和共享储能单元,本发明能够在配电网的不同馈线之间实现更加灵活的能量调度和支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布式新能源和负荷密集接入时的配电网潮流调控能力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80964.X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量转供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合环控制器容量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预设区域内配电网信息数据;根据新能源电站历史运行数据建立若干新能源典型日场景;根据若干负荷经典日场景和若干新能源典型日场景构建区域配电网运行场景集合和各场景发生概率集合;根据配电网基础数据以最低切负荷量为目标建立潮流模型;根据区域配电网运行场景集合、各场景发生概率集合和潮流模型进行故障随机模拟,根据故障随机模拟结果采用群智能优化算法对合环控制器容量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容量。本发明通过构建运行场景,并计算各场景的概率,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以潮流模型为目标函数,获得合环控制器的最合理接入容量,通过全面考虑了电网运行状态的多种可能变化,提升保障配电网电力运行可靠性的合环控制器容量配置合理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72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80223.3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洋 , 边疆 , 王军锋 , 项添春 , 鲍艾 , 王旭东 , 张雅惠 , 甘智勇 , 裴子璇 , 张倩倩 , 刘宁 , 罗帅 , 张来 , 韩悦 , 李浩然 , 张毅 , 高毅 , 王森 , 班全 , 李娜 , 王坤 , 路菲 , 艾邓鑫 , 姚程
IPC: G06Q30/018 , G06F18/24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煤发电的减污降碳协同分析方法和装置,可以应用于环境数据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减污降碳协同分析请求,确定燃煤发电组件的平均有功功率序列,接收由流量传感器传输的烟气的烟气流量序列;确定多个单项大气污染物与碳化物减污降碳协同度序列和综合大气污染物与碳化物减污降碳协同类型序列;确定多个单项大气污染物与碳化物减污降碳协同类型序列;确定综合大气污染物与碳化物减污降碳协同度序列;生成减污降碳协同类型分析结果;基于多个单项大气污染物与碳化物减污降碳协同度序列和综合大气污染物与碳化物减污降碳协同度序列,生成减污降碳协同度分析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708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6225.7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井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井盖系统边缘计算模式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依托于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配置了双层边缘计算的系统模型,实现了传感设备的海量接入,以有效掌握电缆运行和周边环境信息,对边缘计算进行资源分配,通过调整边缘计算技术中对各类信息的处理,根据通信资源分配比例的最优解和计算资源分配的最优解对智能井盖系统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保障计算资源的供需平衡,提升了海量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分析效率;通过关键节点进行本地监测和远程监测,通过双层边缘计算分析的方法,实现了智能井盖系统健康运行状态的简易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1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71418.7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F18/27 , G06N3/0442 , G06N3/006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特征提取与中长期预测方法及装置,基于经济‑能源‑碳排放平衡系统,选定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并获取影响因素历史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获取高质量数据集;基于高质量数据集,采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方法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贡献度进行有效分析,获取影响城市碳排放的重点影响因素;基于获得重点影响因素,采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长短期记忆网络方法预测单变量;基于得到的影响因素预测结果,采用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XGBoost网络,构建城市碳排放中长期预测模型。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能源消耗、经济增长等因素,并考虑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实现准确的碳排放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