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1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58810.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朱晟 , 刘同旭 , 刘同同 , 朱明星 , 冯飞波 , 尹晓峰 , 王平 , 张满 , 孙慧 , 李莉莉 , 杨晓艳 , 任卫明 , 沈世林 , 张健 , 娄伟 , 孙立成 , 张诗寒 , 杨晓东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高供电可靠性的“三微”融合主动配电网‑交通网规划方法,涉及配电网领域,包括建立“三微”融合主动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结构、建立“三微”融合主动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模型以及建立配电网和交通网协同规划模型。本发明提出考虑高供电可靠性的“三微”融合主动配电网‑交通网协同规划方法,统筹分布式电源接入方式、农具电气化、农村微型交通充换电等建立“光、车、储、网、荷”和配电自动化设备一体化组合的三微融合主动配用电系统规划模型,提升乡村配电系统的应急保供能力,为建设“零停电”高可靠乡村配电示范区提供网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9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52528.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H02J3/06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配电网多类型远控开关与软开关联合规划方法,涉及配电网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以软开关和多类型远控开关的投资成本与故障中失电成本之和最小的目标函数;步骤2):建立考虑主动孤岛、退化、故障隔离和故障恢复多个阶段和保护约束的配电网运行模型;步骤3):采用二次项线性化方法将所述运行模型转换为混合二阶锥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本方法创新性地多阶段协调实际存在的多种远控开关和保护约束,有效提升了配网抵御灾害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5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4789.X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柔性设备的分布式能源接入调度优化方法、设备、装置及介质,涉及电网调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分布式能源产量预测数据;基于极化电压响应曲线和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突变检测方法,获取当前最大允许充放电功率和熵产率阈值,并对熵产率阈值进行动态优化,得到约束条件;根据分布式能源产量预测数据和约束条件,动态限制储能系统充放电深度;本申请通过动态限制储能系统充放电深度,提高了对分布式能源的调度以及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深度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35502.6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系统多元素协同规划方法,涉及配电系统规划技术领域。该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系统多元素协同规划方法,包括对配电系统的电力接收应用端进行供电可靠性需求分析,统计配电系统的各电力供应源发端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整合,对电力接收应用端的多元素协同规划方案进行智能规划提示,本发明解决了当前配电系统由于单一因素的规划方法容易导致系统出现容量不足、设备过载、供电中断,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问题,有益于了解电力接收应用端的脆弱性和容错能力,并根据这些数据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提高配电规划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准确地评估配电系统的负荷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68962.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18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G06F30/20 , G06N5/04 , G06F113/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微融合配电网‑交通网系统运行模式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三微融合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结构;步骤2、建立三微融合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模型;步骤3、建立基于纳什‑哈萨尼理论的三微运行模式。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最优地协调所有资源,可以显著提高运营经济性和资源利用率,体现了所提出的三微融合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运行模式的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55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4255.2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nventor: 冯玉 , 吴少雷 , 朱胜龙 , 吴凯 , 范申 , 陈振宁 , 王鲸杰 , 骆晨 , 左宇翔 , 戚振彪 , 葛锦锦 , 冯乔 , 李君 , 詹斌 , 周云生 , 陈诚 , 王志强 , 史亮 , 周建军 , 娄伟 , 王明 , 孙立成
IPC: G06F16/29 , H04L67/12 , H04L67/55 , G01C21/20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网不停电作业绝缘斗臂车停放位置智能推荐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车辆停放管理和地形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目标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并对每个网格进行平坦度信息监测,评估停放满足度,初步识别适合绝缘斗臂车停放的位置;然后对这些网格进行道路和地形特征分析,并通过预先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生成第一推荐系数,将网格划分为高、低推荐度;对高推荐度网格进行排序并进行模拟停放操作,生成第二推荐系数,最终将系数最大值对应的网格标记为最优停放区域;本发明通过智能化的停放位置推荐和模拟验证,大大降低了车辆停放过程中的风险,避免了因停放位置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而且减少了人工选址的时间和成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