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013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07341.3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 济南大学
Inventor: 彭静 , 魏飞 , 亓富军 , 岳宝强 , 张刚 , 吕贵龙 , 苏超 , 王军 , 陈玉 , 李中凯 , 冯德品 , 庞伟超 , 孙筱轩 , 于贺贺 , 赵福强 , 宋启军 , 刘聪 , 陈海燕 , 张海娟 , 满丽 , 潘星宇 , 张军 , 王鲁浩 , 赵盛楠 , 程新功 , 徐航
IPC: H02J3/00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压配电网灵活性资源区间联盟形成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中低压配电网技术领域,包括:搭建配电网中灵活性资源群结构模型,提出单一联盟联盟效用计算与分配方法,制定了灵活性资源群稳定最优联盟结构形成方案,解决了灵活性资源电力交互需求波动导致灵活性资源群电力交互过程中灵活性资源电力交互数额、交易对象、交易顺序难以确定问题,实现了灵活性资源的稳定准确电力交互。在灵活性资源群多种联盟结构中获得一个稳定最优联盟结构,实现了灵活性资源群的稳定合作交易,优化了灵活性资源群效用及灵活性资源个体效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6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82078.3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 北方工业大学
Inventor: 周春生 , 彭静 , 巨云涛 , 魏飞 , 亓富军 , 陈阔 , 陈康 , 王军 , 陈玉 , 李中凯 , 苏超 , 吕贵龙 , 陈海燕 , 刘聪 , 孙筱轩 , 赵福强 , 于贺贺 , 宋启军 , 庞伟超 , 潘星宇 , 张军 , 张晋奇 , 贾旭文
IPC: H02J3/12 , H02J3/18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48 , H02J3/50 , G05B13/04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运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离散控制的配电网优化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有载调压变压器运行约束模型、并联电容器运行约束模型、SVC运行约束模型、储能运行约束模型和电动汽车参与负荷需求响应运行约束模型中的至少一个,构建配电网的有功无功可控资源调节特性约束模型;基于有功无功可控资源调节特性约束模型构建配电网的初始考虑离散控制的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基于初始考虑离散控制的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中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和整数约束变量,确定配电网的最终考虑离散控制的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能保证整数解的全局最优性,计算复杂度较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26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744778.7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Inventor: 亓富军 , 彭静 , 魏飞 , 王军 , 陈玉 , 李中凯 , 冯德品 , 吕贵龙 , 苏超 , 赵福强 , 宋启军 , 刘聪 , 庞伟超 , 孙筱轩 , 于贺贺 , 陈海燕 , 张海娟 , 满丽 , 潘星宇 , 张军
IPC: H02J3/00 , H02J3/06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流分布的配电网三阶段低碳调控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技术领域。包括:建立第一阶段低碳经济最优潮流模型,得到配网基准潮流结果,并传给第二阶段进行配电网碳画像;第二阶段通过引入节点有功通量矩阵、支路潮流分布矩阵、机组注入分布矩阵的关键矩阵向量求取节点碳势,得到配网各支路、节点和主网购电实时碳排放量,为配电网进行碳画像;第二阶段在配电网碳流分布的基础上建立碳成本模型,最后将第二阶段得到的碳排放成本传输至相应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建立第三阶段灵活性资源调控模型,对灵活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本发明能够保证配电网在明晰碳流分布的基础上降低配电网运行费用和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25215.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Inventor: 亓富军 , 吕贵龙 , 苏超 , 庞伟超 , 孙筱轩 , 于贺贺 , 彭静 , 王军 , 冯德品 , 陈海燕 , 张海娟 , 赵福强 , 宋启军 , 刘聪 , 满丽 , 潘星宇 , 张军
IPC: H02J3/00 , H02J3/46 , H02J3/48 , H02J3/5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30/0201 , G06Q30/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中低压配电网碳流追踪的源荷分布式调度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应用于电力系统调控技术领域,首先,构建碳流追踪模型,计算配电网各主体碳排放成本;搭建基于碳流追踪的配电网与源荷双层分布式低碳优化调度模型,将多个源荷组成源荷系统,构建了源荷系统电、碳交易联合出清模型,并使用MATLAB求解器采用ADMM算法进行分布式求解,得到该模型的最优调度计划,实现源荷之间的互联互济;最后,将源荷系统与配电网初步优化调度中的电交易量传输至上层模型,迭代更新DLMP,通过双层模型迭代收敛求解,实现源荷系统优化调度的同时,制定公平合理的能源交易策略,促进配电网与源荷系统更好地承担碳减排责任。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2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44778.7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Inventor: 亓富军 , 彭静 , 魏飞 , 王军 , 陈玉 , 李中凯 , 冯德品 , 吕贵龙 , 苏超 , 赵福强 , 宋启军 , 刘聪 , 庞伟超 , 孙筱轩 , 于贺贺 , 陈海燕 , 张海娟 , 满丽 , 潘星宇 , 张军
IPC: H02J3/00 , H02J3/06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流分布的配电网三阶段低碳调控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技术领域。包括:建立第一阶段低碳经济最优潮流模型,得到配网基准潮流结果,并传给第二阶段进行配电网碳画像;第二阶段通过引入节点有功通量矩阵、支路潮流分布矩阵、机组注入分布矩阵的关键矩阵向量求取节点碳势,得到配网各支路、节点和主网购电实时碳排放量,为配电网进行碳画像;第二阶段在配电网碳流分布的基础上建立碳成本模型,最后将第二阶段得到的碳排放成本传输至相应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建立第三阶段灵活性资源调控模型,对灵活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本发明能够保证配电网在明晰碳流分布的基础上降低配电网运行费用和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4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2570.7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莒南县供电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故障选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00:划定接地系统的使用范围,利用预先制定的编号规则,对所述使用范围内的线路进行编号,利用预先安装的零序电流互感器,采集所述使用范围内线路的电气参数,其中所述电气参数至少包括: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S200:创建多层级哈希表,并将所述多层级哈希表拆分为分区层和监测层,将所述线路的编号定义为键。本发明通过构建多层级哈希表,能够实现对接地系统的实时监控,并快速定位出故障位置,并通过分区,得以在发生故障后的第一时间,根据处置方案调整控制设备,大大优化了故障处理过程,进一步提高了接地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8243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84948.5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电催化原位吸附净水方法,其处理过程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电催化原位吸附净水方法,将废水和空气同时通入反应器,进入原位吸附催化反应区,然后向反应器中添加颗粒电极,通过连接直流电源的电极板对废水施加电压,形成1~20mA/cm2的电流,原位吸附催化反应区内的废水与空气将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最终实现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本发明通过电催化氧化技术与吸附技术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污染物的传质,提高了电催化效率,在催化氧化有机物、去除嗅味的同时实现吸附剂的原位吸附和再生,实现了吸附剂的重复利用,具有操作方便易于管理,带来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小,可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水质标准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26393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127477.5
申请日:2009-03-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H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振动频率的方法及振动频率测量装置技术方案,该方法是将物体振动时散射光的变化通过光导纤维传送给光子计数专用的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光电脉冲计数器,光电脉冲计数器输出的数据输送给数据处理计算机,数据处理计算机利用光子相关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再经傅里叶变换,给出振动频率分布的功率谱图像和数据。该装置有光探测单元连接光传送单元再连接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有光电倍增管模块通过电连接光电脉冲计数模块,光电脉冲计数模块通过电连接数据处理计算机;所述的光传送单元是光导纤维;所述的光探测单元是光探头,该光探头就是光导纤维的入光端。
-
公开(公告)号:CN104098124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118280.1
申请日:2013-04-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nO2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和及其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本发明的SnO2纳米管采用牺牲模板法制备,使用廉价易得的KMnO4,MnSO4·H2O,SnCl2·2H2O和去离子水。首先利用水热反应制备MnO2纳米棒牺牲模板,然后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得到Sn(OH)x前驱体,再经过焙烧得到SnO2纳米管。在酸性条件下,MnO2具有氧化性,Sn2+具有还原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2被还原成Mn2+,Sn2+被氧化成Sn4+,同时在纳米棒模板表面水解生成Sn(OH)x。本发明的牺牲模板法步骤简单,免除了模板的后期处理过程,不会对SnO2纳米管的成分和结构造成污染和破坏;SnO2纳米管材料具有独特的中空结构和较大的表面体积比,对乙醇表现出良好的响应-恢复速度和较高的灵敏度,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气敏材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