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51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20659.7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Inventor: 王文婷 , 刘鑫 , 李迪 , 曹小亚 , 陈振娅 , 鉴庆之 , 刘吉龙 , 田博彦 , 田健 , 刘远龙 , 杨明 , 程鹏 , 王鑫 , 吴晓明 , 刘臣胜 , 秦佳峰 , 聂其贵 , 陈东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流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电网Dos攻击检测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程序。智能电网Dos攻击检测方法,包括:将同一条网络流量数据对应的三种特征进行合并,构建融合特征集;将融合特征集和对应的数值标签集作为输入,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得到第一输出集和第二输出集;将第一输出集、第二输出集以及对应的数值标签集输入分类器,得到支持向量机的权重和决策树的权重,以构建多级决策模型;考虑多种性能指标,构建综合多维目标函数,对多级决策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多级决策模型,用于网络流量的Dos攻击检测。本发明能够快速识别智能电网中的DoS攻击行为,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15511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20659.7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Inventor: 王文婷 , 刘鑫 , 李迪 , 曹小亚 , 陈振娅 , 鉴庆之 , 刘吉龙 , 田博彦 , 田健 , 刘远龙 , 杨明 , 程鹏 , 王鑫 , 吴晓明 , 刘臣胜 , 秦佳峰 , 聂其贵 , 陈东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流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电网Dos攻击检测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程序。智能电网Dos攻击检测方法,包括:将同一条网络流量数据对应的三种特征进行合并,构建融合特征集;将融合特征集和对应的数值标签集作为输入,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得到第一输出集和第二输出集;将第一输出集、第二输出集以及对应的数值标签集输入分类器,得到支持向量机的权重和决策树的权重,以构建多级决策模型;考虑多种性能指标,构建综合多维目标函数,对多级决策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多级决策模型,用于网络流量的Dos攻击检测。本发明能够快速识别智能电网中的DoS攻击行为,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5443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6715.7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9/40 , G06F18/2132 , G06F1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变电站电力工控系统的威胁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工控系统网络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数字化变电站电力工控系统的威胁类型获取威胁特征参数,并根据威胁特征参数建立威胁特征模型;汇总所有的威胁特征模型并对汇总的模型进行矩阵化处理,得到威胁特征总模型;根据威胁特征总模型计算所有威胁特征参数的总体威胁评分;设置总体威胁等级,根据总体威胁评分对数字化变电站电力工控系统进行总体威胁等级评估。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在威胁特征数据处理和威胁风险评估方面的不足的问题,从而实现更精确的威胁识别和更有效的风险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2200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86201.2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上转换红绿蓝荧光编码微球,采用改性的烯烃‑降冰片烯共聚物作为基质材料,采用红色、蓝色或绿色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晶作为荧光编码材料。并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稀土上转换红绿蓝荧光编码微球的制备方法,通过对烯烃‑降冰片烯共聚物进行改性,再将改性的烯烃‑降冰片烯共聚物与上转换发光纳米晶共混得到均匀的共混体,并将其热压成棒状作为芯层插入包层材料制成预制棒后热拉制成纤维,再进行热处理得到具有编码功能的聚合物荧光微球。本发明方法可根据需要控制荧光编码微球的荧光类型和强度,以及微球的粒径大小,制备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荧光性能稳定,可用于检测生物学样本中的细胞、蛋白质或其他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5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85955.6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有序纳米纤维管的制备装置及其方法,属于静电纺丝领域。包括专用纺丝收集装置及其两侧的喷丝头,喷丝头连接高压直流电源;专用纺丝收集装置包括中部镂空的收集器底板、位于中部镂空位置的滚筒收集器、以及收集器底板两侧的金属电极对;滚筒收集器和收集器底板为绝缘材质;每一侧的金属电极对平行分布且关于滚筒收集器对称,两侧的金属电极对交叉分布;两侧的喷丝头分别对准该侧的一个电极。通过控制滚筒收集器的旋转,从而制备不同结构的有序纳米纤维管。本发明突破三维静电纺丝需要复杂几何结构收集器且只能构建无序材料的限制,在模拟有序结构的生物组织的同时提供更强的机械性能,有望拓展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369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38762.3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核微胶囊制备装置及滴制成型方法,其中油核微胶囊制备装置包括:滴头模块、震动元件、油相通道、水相通道以及冷却相通道、冷却成型管、收集箱、冷却箱,所述滴头模块包括油相入口、水相入口、冷却相入口、油相滴头、水相滴头、冷却相分流器及冷却液出口,所述震动元件包括往复式电机、偏心轮轴连杆,偏心轮轴连杆下端在油相通道上方,所述冷却成型管上端与出口连接,下端伸入到收集箱中,所述收集箱的下方设置有冷却箱。本发明有利于提高油核微胶囊的制备速度、制备稳定性、油核微胶囊的尺寸均匀性,使油核微胶囊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9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691306.0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鳃仿生的板式反应器换热面结构,设置有若干个沿换热板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布的结构相同的流道单元;所述流道单元由两个对称布置的v形波峰、两个对称布置的直波峰、大人字波峰、沿板中轴线对称的小人字波峰组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鱼鳃仿生的板式反应器换热面结构,解决了现有微反应器换热设计换热性能不足的缺点,采用鱼鳃仿生结构,增大了单位体积流体的换热接触面积,同时引进了流体扰动,使原本处于层流状态的换热油流经v字形波峰与人字形波峰时,流体被拉伸、剪切、折叠、碰撞,使流线发生旋转,流体边界层被破坏,湍动程度大大增加,从而强化了对流传热系数,可以显著提升换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050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05093.0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3M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进制编码信息的多肽存储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流程包括:步骤1、确定编码参数(多肽链长度l,概率组合位数k,需要使用的氨基酸及其总个数n),步骤2、获取待编码文件,将文件转换为二进制码流;步骤3、将二进制码流根据编码参数划分为独立二进制源块,同时根据编码参数建立概率组合编码映射关系;步骤4、基于编码参数采用自动索引生成独立二进制源块的索引,得到完整的独立二进制序列;步骤5、将二进制源块按照映射关系转换为多肽序列并存储,步骤6、测序多肽序列并统计分析解码出原数据。本发明突破了传统生物信息编码理论数据密度log2N bits/基元(N为基元个数)极限,实现了超高信息密度的多肽编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高进制编码信息的多肽存储系统和电子设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7076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611087.0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硝化反应的串联管式微反应器系统,包括铝型材框架、物料反应模块、冷却介质循环模块、光谱检测模块。其中物料反应模块主要包括流体混合器、两个结构相同的微流通池、若干结构相同的微反应器等;冷却介质循环模块主要包括冷却油输送管a、冷却油输送管b、若干结构相同的波纹管、微反应器套管等;光谱检测模块主要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微流通池、光谱仪、光纤等。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硝化反应的串联盘管式微反应器系统,解决了传统硝化反应器局部热点、无法连续化生产的缺点,通过调控物料流速以及改变接入盘管数量灵活调控料液停留时间,实现安全高效的化学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115120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1423950.4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1J13/02 , A61K9/50 , A61K31/12 , A61K47/44 , A61K47/22 , A61P39/06 , A61K8/35 , A61K8/11 , A61K8/92 , A61K8/67 , A61Q19/08 , A23P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步法制备生物相容、稳定分散、尺寸壁厚可控的油核纳米胶囊载体的方法。方法选用紫胶作为胶囊的壁材料。首先将紫胶、油相和活性成分溶解于乙醇,然后通过微通道将混合溶液快速注入水中,随着乙醇迅速扩散到水中,三者共同析出。小分子油相和活性成分将首先聚集形成纳米油核,随后紫胶在油水界面处沉积,形成包裹油核的纳米胶囊。所得纳米胶囊尺寸和壁厚可控,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制备的装载活性成分的纳米胶囊可以提高活性成分在水中的分散性及其存储时的稳定性,可作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新型功能饮料,在生物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