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8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99009.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块式碳化硅器件的功率单元,包括:多个碳化硅功率器件、多个支撑电容、隔直电容和高频变压器;所述多个碳化硅功率器件相互并联;所述多个支撑电容相互并联,形成一条支路,与多个并联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并联;所述隔直电容一端与一个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高频变压器一级连接,用于将两个电路之间进行隔离;所述高频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端为高频侧接口,用于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本发明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作为核心元件,具有小型化、轻量化,损耗更低和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的特点,更适合于在电网中的应用;同时本发明使用叠层母排结构,降低回路电感,减小器件开关过程中的过电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286302.3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雪婷 , 王玮茹 , 郑惠萍 , 常潇 , 刘新元 , 刘超 , 李静 , 李淑珍 , 霍成军 , 李蒙赞 , 李瑞 , 薄利明 , 曲莹 , 郝捷 , 刘众元 , 暴悦爽 , 陈丹阳 , 芦耀辉
IPC: G06F18/2433 , G08B21/18 , G08B31/00 , G01N33/00 , G06F18/15 , G06F18/2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源侧碳排放量化及预警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碳排放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所述监测点监测并收集源侧碳排放源的排放源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基于所述数学模型对所述源侧碳排源数据进行验证或预测,得到所述源侧碳排放源碳排放的预测值或验证值;对所述排放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碳排放测量值和所述碳排放测量值缺失时的预测结果,基于所述碳排放测量值和所述碳排放测量值缺失时的预测结果核算得到,所述源侧碳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基于所述预测值或验证值对所述碳排放量进行校验,基于校验结果发出碳排放预警。本发明方便,效率高,能够快速的对源侧碳排放进行量化,进而能够提升碳排放的减排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82467.7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变电站低电压及无功补偿策略的实时调整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系统的等值参数以及交流变电站主变及近区无功补偿策略;基于所述已知电气量,计算所述系统的待求电气量;对所述待求电气量中的无功功率的流向进行判断,当判断出所述无功功率大于0时,执行所述无功功率由交流变电站近区流向主变母线时无功补偿策略调整;当判断出所述无功功率小于0时,执行所述无功功率由交流变电站的主变母线流向近区时无功补偿策略调整。本发明技术方案仅需实时获取系统等值参数即可实现低电压及无功补偿策略的实时调整,保障了实际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了交流变电站主变及近区低电压及无功补偿策略的调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4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92034.1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玮茹 , 霍成军 , 程雪婷 , 刘超 , 李静 , 李蒙赞 , 郑惠萍 , 李淑珍 , 刘新元 , 常潇 , 李瑞 , 尹旭佳 , 闫俊 , 郝捷 , 薄利明 , 暴悦爽 , 崔校瑞 , 李梓豪
IPC: G06Q10/0637 , G01R21/00 , H02J1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非侵入式电力系统实时碳排放核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的电能消耗情况;基于电能消耗情况,利用预先训练的设备运行状态估计模型计算电力系统中每个设备的直接碳排放量;采用改进的碳排放流模型实时计算电力系统中每个设备的实时的节点电气碳排强度;根据节点电气碳排强度,计算电力系统中每个设备的间接节点电碳排放量;将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的直接碳排放量和间接节点电碳排放量进行集成,确定电力系统的实时总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67610.0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00 , H02J3/46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火电机组改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电碳捕集改造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电力系统的系统负荷数据和新能源预测数据,建立电力系统灵活爬坡需求计算模型,以获取电力系统的灵活爬坡需求;建立碳捕集电厂的综合灵活运行模型,以计算考虑碳捕集改造的火电灵活爬坡容量供给能力;建立火电厂碳捕集改造配置系统的年化成本的表达模型,对电力系统的灵活爬坡需求和火电灵活爬坡容量供给能力设置约束条件组,以对火电机组碳捕集改造规划问题和火电机组运行优化问题进行联合求解,得到火电厂碳捕集改造配置系统的最优配置方案。本申请可以在对火电厂碳捕集改造实现最优配置的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3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90354.7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10/0635 , G06Q50/06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角摇摆引发新能源暂时工频过电压的机理分析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复合能源基地经交流外送系统简化为两机等值系统,获取两机等值系统参数;确定汇集站母线的戴维南等值电路Ⅰ,结合两机等值系统参数,从数值角度解析新能源接入系统前汇集站母线电压幅值Uc的波动特性;确定新能源接入系统后其机端母线的戴维南等值电路ⅠⅠ,从数值角度解析新能源接入系统后其机端电压幅值Ur的波动特性;基于新能源接入系统后其机端电压幅值Ur的波动特性,求解极限最小回摆角δmin‑cri;根据极限最小回摆功角δmin‑cri,评估新能源机端暂时工频过电压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188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94866.1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弃电功率的电力系统储能配置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提高新能源利用率为目标,实际运行数据与预测数据结合,计算不受电网网架的影响,计算过程不涉及智能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发明通过获取计算边界条件,得到新能源弃电功率曲线,基于新能源弃电功率曲线得到储能配置初值,计算配置储能后的新能源利用率,得到电网配置储能的功率和能量;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新能源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1889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394866.1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弃电功率的电力系统储能配置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提高新能源利用率为目标,实际运行数据与预测数据结合,计算不受电网网架的影响,计算过程不涉及智能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发明通过获取计算边界条件,得到新能源弃电功率曲线,基于新能源弃电功率曲线得到储能配置初值,计算配置储能后的新能源利用率,得到电网配置储能的功率和能量;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新能源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82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110506256.X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H02J50/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入式无线功率传输电磁辐射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植入式无线功率传输系统对人体电磁安全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人体及其组织器官模型;建立动态植入式无线功率传输线圈模型;同一位移角度θ下的动态植入式无线功率传输模型放置在人体及其组织器官模型的不同位置处,探究动态植入式无线功率传输线圈在人体不同位置但相同运动形态下对人体的电磁辐射;不同位移角度θ下的传输线圈模型放置在人体模型的同一位置处,探究动态植入式无线功率传输线圈在人体同一位置但不同运动形态下对人体的电磁辐射;根据得出的电流密度Jrms及比吸收率SAR值,进行动态植入式无线功率传输系统对人体的电磁安全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793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1262.6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B01F27/90 , B01F27/072 , B01F27/054 , B01F35/80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电池固态电解质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罐,所述制备罐的外壁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制备罐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制备罐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制备罐的内壁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内壁通过复位弹簧弹性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壁卡接有安装块;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杆和安装块等结构的配合,可方便快捷的完成搅拌叶的安装,进而便利了对搅拌叶拆卸安装的过程,不需要通过多次转动螺栓进行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