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667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53068.3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能边缘计算的协同模型训练任务配置方法,该方法用于边缘计算节点且包括一或多个训练时隙,每一训练时隙包括如下步骤:向一或多个移动设备发送模型训练请求;接收来自一或多个移动设备汇报的当前时隙的可用状态和用户数据规模;基于先前得到的任务配置结果和各移动设备的当前可用状态,确定参与训练的移动设备和交互模型训练所需的训练小轮数目;与参与训练的移动设备进行交互模型训练直至达到确定的训练小轮数目,根据训练效果和各移动设备汇报的用户数据规模,构建以最小化边缘训练资源的使用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并求解,得到新的任务配置结果。本发明训练资源消耗对比其他方法要少得多,且精度相差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542108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19290.5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服务的故障指示器全流程接入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包括获得需要接入的故障指示器信息和配电终端点号基础信息;根据所述故障指示器信息、配电终端点号基础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参数模板和点号模板,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则建立对应的故障指示器模型,并生成对应的配电终端信息和配电终端点号信息;根据微服务调用请求,基于故障指示器模型、配电终端信息和配电终端点号信息,调用微服务执行对应步骤。本方法可以简化操作步骤,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上的浪费,提高配电物联网设备接入的效率和正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0667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110153068.3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能边缘计算的协同模型训练任务配置方法,该方法用于边缘计算节点且包括一或多个训练时隙,每一训练时隙包括如下步骤:向一或多个移动设备发送模型训练请求;接收来自一或多个移动设备汇报的当前时隙的可用状态和用户数据规模;基于先前得到的任务配置结果和各移动设备的当前可用状态,确定参与训练的移动设备和交互模型训练所需的训练小轮数目;与参与训练的移动设备进行交互模型训练直至达到确定的训练小轮数目,根据训练效果和各移动设备汇报的用户数据规模,构建以最小化边缘训练资源的使用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并求解,得到新的任务配置结果。本发明训练资源消耗对比其他方法要少得多,且精度相差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339189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0551965.X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9/48 , G06F9/50 , G06F16/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ete和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的负载均衡资源调度方法,对于Docker容器,在Kubernetes集群中,将Pod调度到集群合适的节点上时,先运用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筛选出一批可用的节点;再运用Rete算法将资源匹配到最佳的节点上。本发明方法通过网络筛选的方法找出所有匹配各个模式的对象和策略,能从根本上提高策略匹配的效率,从而缩短资源调用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27209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1146373.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UF和CPK算法的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安全性不足、资源受限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基于PUF获取物联网设备的挑战和响应,并利用物联网设备的挑战、响应和预生成的设备标识ID构建设备指纹库;基于CPK加密算法和设备标识ID生成物联网设备的公私钥;基于设备指纹库和公私钥进行物联网设备双重身份认证,获取身份认证结果。本发明能够在提高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安全性的同时降低物联网设备的资源消耗,身份认证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2720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46373.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UF和CPK算法的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安全性不足、资源受限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基于PUF获取物联网设备的挑战和响应,并利用物联网设备的挑战、响应和预生成的设备标识ID构建设备指纹库;基于CPK加密算法和设备标识ID生成物联网设备的公私钥;基于设备指纹库和公私钥进行物联网设备双重身份认证,获取身份认证结果。本发明能够在提高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安全性的同时降低物联网设备的资源消耗,身份认证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62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69729.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网图的电力设备状态分析与展示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根据不同的电网子图的历史故障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存在多个故障源的筛选故障次数,通过不同的筛选故障次数的故障源的分布情况以及故障数据确定所述电网子图的故障排查难度不满足要求时,基于不同的电网子图的电力设备数量、故障排查难度以及脆弱性评估结果进行不同的电网子图的二次划分得到二次划分子图,并将脆弱电力设备在不同层级的电网图中进行显示,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电网图的故障排查处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5275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0551948.6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 , H04L9/40 , H04L67/12 , H04L67/1008 , H04L6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力物联网任务安全迁移系统及方法,在边缘端部署转接服务器,设备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转接服务器收集电力物联网设备相关的信息并将信息转发给云端以及设备服务器,云端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设备服务器任务量的预测,当预测值达到设备服务器的任务量警戒值时,云端将对边缘端备用服务器进行安全认证,确认当前的备用服务器安全可信后,对边缘端转接服务器以及可信的备用服务器下达调度命令,转接服务器将任务转发至备用服务器,备用服务器开启订阅功能,接收任务。本发明可以在面对海量物联网智能终端时,有效防止当前的设备服务器的崩溃,实现任务无缝迁移,维护服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825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04084.9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04 , H04L67/1029 , H04L67/54 , H04L67/146 , H04L67/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负载均衡系统,所述负载均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负载均衡器,每个负载均衡器中均存储有状态表,状态表包括:当前负载均衡器接收到的连接的状态信息,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包的目标连接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数据包的目标连接标识信息查询状态表,得到目标服务器地址;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器地址确定输出端口;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器地址将所述数据包通过所述输出端口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稳定的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空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0932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911374520.8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6 , G06F16/25 , G06F16/28 , G06F16/23 , G06F16/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业务量价费异动路径动态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获取电能计量业务数据;筛选出电能计量业务数据中的异动数据;对所述异动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对可视化展示界面上的图形进行预设的操作,完成异动路径动态分析。本发明可显著增强对全业务异动图形交互性,分径路径的自定义性,并与异动处理关联,完成了整个异动处理流程的闭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