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6003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10803653.6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流配用电系统及其测试方法,直流配用电系统包括:第一换流器和第二换流器,第一换流器和第二换流器的直流侧端口分别与第一直流母线电性连接;第一换流器的直流侧端口与第二换流器的直流侧端口通过开关电性连接,并能够通过开关电性连接成真双极或伪双极结构形式;第一直流变压器和第二直流变压器,第一直流母线通过第一直流变压器和第二直流变压器电性连接第二直流母线;第一直流变压器与第二直流变压器通过开关电性连接,连接成真双极结构形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流配用电系统及其测试方法,能够实现对真伪双极特性的对比分析,并研究直流侧接地对系统的影响,开展直流配网关键装备的性能分析,以及故障时的保护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76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459752.6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直流配电网换流站的非线性下垂控制方法,包括:构建包含主换流站和从换流站的多端环状直流配电网结构,其中,主换流站采用恒压控制方法,从换流站采用非线性下垂控制方法;构建修正的非线性函数;基于换流站有功容量和直流配电系统稳态运行时所允许的直流电压最大偏差,构建非线性下垂系数的最大值;构建非线性下垂系数。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应用到采用主从控制的直流配电网的从换流站,使得从换流站具有提高系统直流电压的动态调节性能,在直流配电网遭受大扰动时无需通信就能快速调节有功功率,保证直流配电网直流电压的稳定,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6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05276.3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多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解槽系统的构网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对FC/ELZ控制系统进行建模;步骤2:利用双环控制器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控制,所述双环控制器包括外环控制器和内环控制器,所述外环控制器用于实现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内环控制器用于实现FC升压转换器的电流控制和ELZ降压转换器的电流控制。本发明的方法保证了直流环节电压恒定,使DC‑AC逆变器能够实现构网型应用的交流电压控制和功率同步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8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37966.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控制型逆变器的幅相模型建立及控制方法,属于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建立了dq坐标系下三相逆变器时域状态空间模型;构筑了dq两相坐标系下的传统模型与幅相模型之间的联系,使幅相模型能更简洁清晰地表示出来;在dq旋转坐标系中对三相逆变器的耦合物理量解耦,并依据该坐标系下的三相逆变器模型设计控制电路,根据之前推导出的联系,构建三相逆变器的幅相模型。本发明引入了复变量,在变为极坐标形式后使用幅值相角描述三相逆变器的各物理量,幅相模型比起传统模型在推导计算时更为简练,在观测逆变器输出的幅值相角变化时,也更为直观明确。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01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10286396.3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电源的直流配电网主电源配置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直流配电网以及向直流配电网配电的至少两个变电站,变电站包括两段母线以及与母线一一对应的换流装置,两段母线分别与对应的换流装置电连接构成两个直流源,其中,同一变电站内,第一个直流源的负极与第二个直流源的正极均连接中性线,第一个直流源的正极、所述中性线、第二个所述直流源的负极分别通过三条配电线路与直流配电网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不同变电站之间的互联或同一变电站不同母线之间的互联,解决了现有直流互联工程和区域直流配电网工程的直流线路采取伪双极的结构形式,一旦发生故障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0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25986.1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流配电网运行方式划分及统一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直流配电网控制技术领域,为了保证运行方式改变时,系统能维持稳定运行,该策略将双端柔直配网的多种典型运行方式具体划分为3种计划运行方式和4种非计划运行方式,并给出了不同方式间的切换方案和相应的各种运行方式下换流站的控制策略。该策略使直流配电网在换流站投退或系统发生N‑1故障、DCSST离网等运行发生改变时,能灵活切换、维持直流电压稳定,从而提高了其运行可靠性,也便于实现交流配电网多馈线间的柔性互联与功率灵活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18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61961.4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直流配电网换流站的虚拟电容控制方法。包括:基于电容充放电时的功率和能量平衡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瞬时功率的积差调压方程,实时计算维持换流站直流侧直流电压稳定所需要提供的有功功率;将提出的控制方法应用到采用主从控制的直流配电网的从换流站,当系统处于稳态时,可保证系统稳态运行时功率分配精度;当直流配电网遭受大扰动和发生运行模式切换时,虚拟电容可以快速给直流配电网提供惯性支撑,提高直流电压动态调节性能,保证直流配电系统直流电压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76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59752.6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直流配电网换流站的非线性下垂控制方法,包括:构建包含主换流站和从换流站的多端环状直流配电网结构,其中,主换流站采用恒压控制方法,从换流站采用非线性下垂控制方法;构建修正的非线性函数;基于换流站有功容量和直流配电系统稳态运行时所允许的直流电压最大偏差,构建非线性下垂系数的最大值;构建非线性下垂系数。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应用到采用主从控制的直流配电网的从换流站,使得从换流站具有提高系统直流电压的动态调节性能,在直流配电网遭受大扰动时无需通信就能快速调节有功功率,保证直流配电网直流电压的稳定,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600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03653.6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流配用电系统及其测试方法,直流配用电系统包括:第一换流器和第二换流器,第一换流器和第二换流器的直流侧端口分别与第一直流母线电性连接;第一换流器的直流侧端口与第二换流器的直流侧端口通过开关电性连接,并能够通过开关电性连接成真双极或伪双极结构形式;第一直流变压器和第二直流变压器,第一直流母线通过第一直流变压器和第二直流变压器电性连接第二直流母线;第一直流变压器与第二直流变压器通过开关电性连接,连接成真双极结构形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流配用电系统及其测试方法,能够实现对真伪双极特性的对比分析,并研究直流侧接地对系统的影响,开展直流配网关键装备的性能分析,以及故障时的保护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69603.0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逆变器的动态复功角模型与控制方法,涉及构网型逆变器领域,通过建立新颖的动态复功角模型与控制策略,不仅简化了解耦控制设计流程,提升了控制效率,而且还能够更精准、更快速地响应电网波动,加强了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为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稳定的绿色电网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