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002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18594.3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的运行方式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历史运行数据,并以时间断面顺序对所述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排序;设定典型运行场景的提取条件,所述提取条件包括系统电量结果指标条件、系统可靠性指标条件和系统生产排放指标条件;根据所述提取条件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匹配,筛选出满足所述提取条件的历史运行数据,形成运行方式集合。该方法中通过设定的提取条件对电网数据进行匹配,其中提取条件包括系统电量结果指标条件、系统可靠性指标条件和系统生产排放指标条件,该设计充分考虑到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99550.4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绿电的省级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系统、储存介质和设备,具体包括获取省级层面的全省发电碳排放总量,并计算省电力调入/调出的间接碳排放量;将全省发电碳排放总量与省电力调入/调出的间接碳排放量相加后,作为电力碳排放总量;获取省级层面的全省发电总量,并加上与主体间进行电力交互的净电量,依次扣除全省非化石能源发电总量,外购净绿证总量对应电量以及外购核电电量和其他非化石能源电量,作为总电量;根据电力碳排放总量与总电量得到省级电力碳排放因子。本发明采用实际值进行计算,能精准分摊碳排放责任,计算更加精准科学。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8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473168.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中火电机组有序退役规划方法和系统,该方法构建电力系统受扰动后的频率支撑能力的源网储多阶段规划模型,该模型采用系统惯量约束、碳排放限额约束、水电机组季节性电量约束和火电机组退役约束为约束条件,通过对该模型的线性化求解可以获取安全稳定的火电机组有序退役规划方案,该方案考虑到电力系统受扰动后的频率支撑能力将不断降低,避免电网产生由于惯量不足引发的频率问题。本发明方法采用线性化求解方式,将基于大M法,引入非负连续变量进行源网储多阶段规划模型中约束条件的线性化等效处理,由此可以快速获取火电机组有序退役规划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1097.X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30/02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市场环境下新型储能的经济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根据本申请的方法包括:对市场环境下新型储能的多元成本进行评估;对市场环境下新型储能系统的多元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以及对市场环境下新型储能系统的多元经济性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本申请综合考虑了储能电站的初始投资成本、运营维护成本、换电成本、资金成本、充电成本以及固定资产残值等因素,为使用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本申请还分析了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如现货套利、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获利以及容量补偿等,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储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474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283341.4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6F18/2321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象因素的多新能源电场联合出力场景生成方法,该方法计算风电场和光伏电厂历史出力误差;将历史出力误差划分若干误差样本集合;分别计算每个误差样本集合内的风电出力与光伏出力的误差概率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并将出力误差概率分布联合起来,形成整体联合概率分布的密度函数;对未来风电场以及光伏电场预测出力划分区间,对不同区间对应的函数进行逆变换抽样,得到若干条出力误差时序曲线;然后聚类得到典型的出力误差时序曲线,将其和预测出力时序曲线叠加可得到典型场景;该方法兼顾气象因素和出力误差,旨在有效地预测未来多新能源电场的出力情况,提高对高不确定性新能源出力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070685.7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广域分布式新能源消纳的嵌入式直流运行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嵌入式直流潮流方程,并基于嵌入式直流潮流方程确定嵌入式直流运行约束;然后以最小化电力系统总体运营成本和总功率损耗为目标函数,并确定适用于新能源消纳的电力系统运行约束集,以此建立电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再将嵌入式直流运行约束纳入电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中,形成面向广域分布式新能源消纳的嵌入式直流系统运行优化模型;随后对所建立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电力系统最优运行方案;该方法可有效评估系统运行状况,最大化发挥嵌入式直流的作用,为广域分布式新能源消纳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55364.7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需求密度预测方法和系统,该能源需求密度预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能源需求长期预测和密度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搭建半参数相加模型来构建能源需求与驱动变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传统模型无法全面考虑经济增长趋势以及包括经济、人口、温度的环境变化因素,提高能源需求密度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75143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18730.X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6/26 , G06F18/232 , G06F18/241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典型运行方式提取方法和装置,所述综合能源系统包括源侧场景、网侧场景和荷侧场景,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源侧场景、网侧场景和荷侧场景在预定时间段内的小时分辨率的运行数据,构建相关于源侧、网侧以及荷侧运行特性的日运行数据特征向量,形成特征向量集;对所述特征向量集进行密度聚类计算,提取综合能源系统的典型运行方式。由于该方法涵盖源侧场景、网侧场景和荷侧场景的运行特性描述,使本发明所构建的日运行数据特征向量保留了高维特征向量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使本发明提取方法提取的典型运行方式的准确性高,鲁棒性好,适用于大规模高维特征数据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718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88098.0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制氢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该计算方法包括:分别获取风电制氢系统中由风机、制氢设备和电储能设备组成的结构主体碳排放数据和由配电室、电解制氢车间和纯化车间组成的构筑物的碳排放数据以及风电制氢系统的运行参数;将风电制氢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生产制造阶段、施工建设阶段和运行阶段,基于所获取的碳排放数据以及运行参数,计算风电制氢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该计算方法综合考虑风电制氢系统中各结构主体在生产建造过程、风电制氢系统中各构筑物的施工建设过程以及风电制氢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因此计算出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更加科学、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6324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426147.8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H02J3/14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H02J3/46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扩展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考虑激励型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一体化规划优化方法,步骤如下:建立包含需求响应运行约束与激励成本的激励型需求响应技术经济性模型;基于该模型,计及电力电量平衡和灵活性平衡,建立适用于电力系统一体化规划的快速运行模拟约束集;基于该模型和约束集,建立电力系统一体化规划模型;对一体化规划模型进行线性求解,得到计及需求响应机制的经济性成本最优方案。本发明将需求响应机制内嵌于一体化规划模型中,形成考虑激励型需求响应的一体化规划模型,可有效评估需求侧灵活性和响应潜力并计及响应机制对电网规划的影响,降低电网投资成本,为需求响应资源参与下的电力系统规划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