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607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166095.7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IPC: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通信电源蓄电池电解液泄漏识别方法,根据颜色特征识别出图片中蓄电池壳体外表面和正负极壳盖的特征对象,其次分割出图片中的蓄电池壳体外表面和正负极壳盖的特征区域,再采用RGB颜色特征和灰度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出蓄电池壳体外表面和正负极壳盖处在图片中的位置,最后根据蓄电池壳体外表面和正负极壳盖在图片中的对称特征,排除其他干扰,从而根据蓄电池壳体外表面和正负极壳盖的RGB颜色特征值和灰度特征值,判断出变电站通信电源蓄电池壳体外表面和正负极壳盖是否存在电解液泄漏。本发明的方法具备可靠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规避由于图片抖动、模糊等干扰现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56840.1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完美信道信息的无人机认知波束成形方法,控制中心借助信道估计技术获取无人机与用户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卫星网络作为主网络,无人机网络作为次级网络且共享主网络频谱资源,以次级用户接收到的功率最大化为准则,同时限制对主用户的干扰小于门限值且满足无人机的发射功率预算的约束条件,建立相应的无线认知传输优化问题;然后,考虑两种无人机到主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非完美已知的情况,系统控制中心计算得到波束成形权矢量;控制中心通过光链路将计算得到的波束成形权矢量发送到无人机上实现无人机认知下行传输。本发明在实现次级用户接收功率最大化的同时对主用户的干扰小于门限值,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8016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1390763.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胶囊网络的电力通信网络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步骤:通过训练好的电力通信网络设备可靠性评估模型对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估;模型构建过程为:运维数据的文本信息通过词嵌入方法处理后得到输入词向量,对输入词向量以不同尺寸的卷积滤波器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到的特征通过串接的方式进行组合,在得到特征的每个位置上进一步使用卷积滤波器进行卷积滤波,构成胶囊特征向量;对每个胶囊特征向量,绑定一个激活值;对胶囊数量进行压缩后在通过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胶囊路由方法得到新的胶囊特征向量和新的激活值;新的激活值用于回归预测;新的胶囊特征向量输入到解码器中重建输入特征。本发明能方便、准确评估电力通信网络设备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29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393776.3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设备状态感知和智能化的电力通信网络巡检方法,包括接收系统下发的电力通信设备巡检任务,所述电力通信设备巡检任务包括电力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到达指定的设备位置后,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待检测电力通信设备上设置的二维码,获取该二维码所包含的电力通信设备静态信息;将检测到的特征参数信息上传;根据移动终端上传的特征参数信息进行汇总并更新电力通信设备信息表,及时感知设备状态和网络状态。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电力通信设备实时或准实时的状态感知,同时也可以提高采集数据的质量和数据采集效率;通过汇总相应的巡检数据,由管理员基于本次巡检数据再次进行核实分析,确保整个流程都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44566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40813.4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IPC: H04L12/24 , G06F16/2458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GSP的电力通信网络告警关联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历史告警数据,建立历史告警数据库,并对历史告警数据进行预处理;(2)与步骤(1)同步网络拓扑数据库中分析网元设备之间的拓扑关系生成网络拓扑模型;(3)将步骤(1)的预处理后的历史告警数据通过访问步骤(2)的网络拓扑模型关联频繁序列的数据挖掘,形成告警关联规则与序列经验库;(4)收集实时告警数据,建立实时告警数据库,并对实时告警数据进行预处理;(5)将预处理后的实时告警数据结合的告警关联规则与序列经验库进行数据分析,再结合步骤(2)的网络拓扑模型构建告警实时依赖模型,从而实现根告警的定位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08676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166049.7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通信电源无线协议转换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模块、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协议转换模块以及告警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器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通信电源各运行数据;告警处理模块与中央控制器模块连接,告警处理模块基于中央控制器模块的告警信号进行告警;协议转换模块与中央控制器模块连接,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电源各运行数据进行协议转化;无线通信模块与中央控制器模块连接,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协议转化后的电源各运行数据上传给服务器。本发明能隔离的各种干扰,提高了接入上层网管的效率、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抗干扰性,实现控制多个告警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08676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10166049.7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通信电源无线协议转换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模块、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协议转换模块以及告警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器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通信电源各运行数据;告警处理模块与中央控制器模块连接,告警处理模块基于中央控制器模块的告警信号进行告警;协议转换模块与中央控制器模块连接,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电源各运行数据进行协议转化;无线通信模块与中央控制器模块连接,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协议转化后的电源各运行数据上传给服务器。本发明能隔离的各种干扰,提高了接入上层网管的效率、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抗干扰性,实现控制多个告警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80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853252.3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IPC: H01P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滤波移相器,包括介质基板,在介质基板上设置输入馈电线、输出馈电线、耦合线及延迟线,所述的输入馈电线与输出馈电线在介质基板上对称设置,输入馈电线与输出馈电线各通过一根耦合线分别连接两根对称设置的延迟线,所述的耦合线设置为片状,耦合线与介质基板垂直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使用垂直安装平行双线电路结构来实现电磁强耦合,克服了传统平面电路耦合度有限的桎梏,解决了传统平行耦合线无法实现电磁强耦合的缺点。该移相器可在1.2~2.25 GHz(中心带宽FBW=64.31%)实现滤波和45°的稳定相移。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80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53252.3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IPC: H01P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滤波移相器,包括介质基板,在介质基板上设置输入馈电线、输出馈电线、耦合线及延迟线,所述的输入馈电线与输出馈电线在介质基板上对称设置,输入馈电线与输出馈电线各通过一根耦合线分别连接两根对称设置的延迟线,所述的耦合线设置为片状,耦合线与介质基板垂直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使用垂直安装平行双线电路结构来实现电磁强耦合,克服了传统平面电路耦合度有限的桎梏,解决了传统平行耦合线无法实现电磁强耦合的缺点。该移相器可在1.2~2.25 GHz(中心带宽FBW=64.31%)实现滤波和45°的稳定相移。
-
公开(公告)号:CN11044566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910840813.4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IPC: H04L41/06 , H04L41/12 , H04L41/14 , G06F16/2458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GSP的电力通信网络告警关联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历史告警数据,建立历史告警数据库,并对历史告警数据进行预处理;(2)从与所述步骤(1)同步生成的网络拓扑数据库中分析网元设备之间的拓扑关系,生成网络拓扑模型;(3)将步骤(1)的预处理后的历史告警数据通过访问步骤(2)的网络拓扑模型关联频繁序列的数据挖掘,形成告警关联规则与序列经验库;(4)收集实时告警数据,建立实时告警数据库,并对实时告警数据进行预处理;(5)将预处理后的实时告警数据结合的告警关联规则与序列经验库进行数据分析,再结合步骤(2)的网络拓扑模型构建告警实时依赖模型,从而实现根告警的定位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