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80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56327.6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建设分公司 , 河南豫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水氢氢冷发电机周‑径‑轴向副槽混合通风结构,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上部匝导体开出上部等轴距径‑轴向通风沟,转子旋转带动冷却氢气从周向通风沟经过上部等轴距径‑轴向通风沟,对上部匝导体进行冷却后,经转子中间位置径向通风沟进入气隙中,形成一条冷却回路。在下部匝导体开出下部不等径‑轴距径‑轴向通风沟,来自副槽的冷却氢气进入下部不等径‑轴距径‑轴向通风沟,对下部匝导体进行冷却后,经转子中间位置径向通风沟进入气隙中,形成另一条冷却回路。本发明避免由转子径向通风沟进入到定子径向通风沟中的氢气温度过高的问题,以及转子匝导体轴向散热差、局部过热的问题,可以提高氢气的利用率,有效降低定、转子的温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17966.6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建设分公司 , 河南豫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匝导体通风系统结构,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包括转子铁心上轴向设置的转子轴向通风槽;在所述转子铁心上间隔设置的转子匝导体,所述转子匝导体上设置有多个径向通风槽,所述径向通风槽连通所述转子轴向通风槽;所述转子匝导体上设有相互对称的多对通风沟,两个对称的通风沟相互连通。本发明通过对电机结构的转子匝导体开设长方体槽和对称通槽,使电机旋转得到更充分的利用,降低了空气在转子匝导体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电机电动‑发电两种工况下,有效的提高转子通风槽的散热能力,进而降低励磁绕组的平均温度,有利于绝缘的健康状态,提高电机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717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1028187.5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消纳期望值的储能配置随机决策方法及装置,针对新能源消纳中的灵活调节需求的不确定性,通过基于出力场景历史样本数据建立新能源消纳典型场景及其分布概率。之后针对每个典型场景分别求取所需的储能配置,综合考虑分别概率与各典型场景的储能配置,得到最终的储能配置方案。本申请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很好地量化新能源功率波动带来的需求场景不确定性,实现目标期望值的最优化,对提高储能配置的量化决策水平,促进新能源消纳具有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5246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0358036.2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9/02 , G06F111/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和系统,构建用于辨识交直流混联电网薄弱环节的脆弱性指标计算模型;建立待辨识交直流混联电网的等效拓扑结构;根据所述等效拓扑结构,计算辨识参数,即:统计待辨识电网中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概率、计算各输电线路潮流转移关联度的比值、计算每个母线节点的电压比值、确定各输电线路与各母线节点的关联度;将所述辨识参数输入脆弱性指标计算模型,计算每个输电环节的脆弱性指标,所述脆弱性指标的值越大,对应的输电环节越薄弱,从而实现薄弱环节的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44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236724.5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系统小干扰稳定边界下最优储能并网点配置方法和装置,通过建立储能系统仿真模型,设定已知条件,并将储能电站并网点设置在储能系统仿真模型的不同节点上,并设置不同的储能容量,求解系统机电振荡阻尼比;比较不同储能电站并网点和不同发电机组出力功率下的系统机电振荡阻尼比的值,确定最优储能并网点及最优储能容量。从小干扰角度分析储能容量的角度对储能并网点的设置位置和储能容量进行确定,可以为实际电网的布置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37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199324.4
申请日:2020-11-0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计及风电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的储能协调控制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法实现对风功率的解耦,得到风功率的高频波动分量和低频并网分量。针对高频波动分量,建立储能变流器并网电流预测模型,通过引入等值评估函数c,并利用半塔顶法确定储能系统的动作深度,以达到延长储能系统的循环寿命的目的,采用常规机组和储能系统进行平抑并利用系统剩余爬坡能力弥补预测误差。针对低频并网分量的反调峰特性,建立基于多网络结构的调峰效能指标Yok,控制储能系统和火电机组联合调峰下的储能系统充放电及火电机组深调峰的启停,减少因风电接入所引发的火电机组调峰启停次数,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77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37059.1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沙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云储能的储能辅助调频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提出储能电站与云储能的AGC调频功率分配策略;步骤20,以电网储能参与AGC调频成本最小建立目标函数;步骤30,确立基于云储能的储能辅助调频的约束条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提出储能电站和云储能的AGC调频功率分配策略;找到成本最低的调频方案;最后确立云储能和储能电站的约束条件;针对目前储能辅助调频盈利困难和储能电池寿命问题,提出了基于云储能的储能辅助调频调度策略,即由云储能提供商和储能电站共同承担电力系统AGC调频任务,以更低的成本完成调频服务,可以降低电力系统调频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64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77560.0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参与电网AGC调节的运行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通过针对不同储能联合调频系统,计算发电侧、电网侧和社会侧的收益和储能侧收益;并通过计算指标综合权重获取储能联合调频系统的综合效益,再比较不同数量的综合效益值,即可确定使用最优的配置情况。本申请的储能参与电网AGC调节的运行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够量化效益指标,为优化操作提供科学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9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0307.2
申请日:2022-11-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态无功补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动态无功源规划预选补偿点的确定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协同平台的多个电网运行方式,对影响电压稳定性的严重故障进行暂稳扫描,生成电网严重故障集;对电网严重故障集进行暂态时域仿真,得到故障后的母线电压信息,依据母线电压信息,确定电压薄弱区域;根据电压薄弱区域,分别对各母线节点增加等量的无功补偿,计算动态灵敏度,并以直流换相失败次数和动态灵敏度作为节点补偿效果评价指标,确定预选补偿点;为预选补偿点配置动态无功源。本发明首次将预选补偿点的选择与动态无功源的改造结合在一起,利于动态无功源精准配置,改善系统电压稳定性,减少无功调度的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0073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741875.2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昆 , 谢岩 , 饶宇飞 , 唐晓骏 , 李程昊 , 马世英 , 田春笋 , 高雯曼 , 高泽 , 张鑫 , 王建波 , 申旭辉 , 方舟 , 霍启迪 , 崔惟 , 李晶 , 罗红梅 , 曹晓璐 , 吉平 , 黎量子 , 李晓珺 , 李媛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双特高压直流馈入网架的关键断面通道检修评估方法,属于电力运维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1:计算受端两回直流检修方式下的多馈入短路比MSCR或分层直流短路比HSCR;步骤2:判断关键断面内是否存在某条线路检修后某一直流MSCR或HSCR低于限值MSCRmin或HSCRmin,若是,转步骤3,否则转步骤4,步骤3:调整直流功率以满足多直流有效馈入短路比要求,步骤4:计算不同通道检修后两回直流i,j间耦合指数,步骤5:耦合指数较低对应的通道检修时可减小双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区域。本发明能够定量评估关键断面通道检修对双特高压馈入网架的影响,降低两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故障区域,提高检修效率,提升直流送受端电网的稳定运行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