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62144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510659371.5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马建伟 , 赵仰东 , 贺翔 , 赵景涛 , 张敏 , 李哲 , 葛成余 , 张强 , 金雪 , 陈晖 , 谢虎 , 唐斐 , 陈娜 , 傅强 , 王前双 , 王文歆 , 王磊 , 徐恒博 , 邹会权 , 黄伟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组网形态的分布式电源优化调度控制方法,在调度范围内,根据额定负载和发电功率判定分布式电源的规模,再根据是否为微电网方式判定该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方式,再通过分布式电源规模和接入方式确定分布式电源归属的组网形态,组网形态包括:高密度分布式电源、规模级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级;通过分布式电源规模和接入方式确定分布式电源归属的组网形态,组网形态包括:高密度分布式电源、规模级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级,再根据归属的组态类型进行相应地优化调控;本发明能够判定分布式电源的形态,并根据相应地形态提出针对各自组网特点的优化调度方式,做出最优的策略,满足不同的分布式电源的合理调度,提高了优化调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909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59574.4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微网系统,包括多种分布式电源,每种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端依次通过DC/DC变换器和分布式电源侧直流断路器接入直流母线;直流母线通过电网并网侧直流断路器连接双向AC/DC变流器,双向AC/DC变流器依次通过变压器和并网点开关接入大电网;直流母线依次通过负载侧直流断路器和负载DC/DC变换器连接智能家居负载,为智能家居负载提供电能;还包括智能管理器,智能管理器分别连接双向AC/DC变流器、每个分布式电源、与每个分布式电源相连的DC/DC变换器和分布式电源侧直流断路器;所述的智能管理器包括能量管理系统和运行控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26214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59371.5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马建伟 , 赵仰东 , 贺翔 , 赵景涛 , 张敏 , 李哲 , 葛成余 , 张强 , 金雪 , 陈晖 , 谢虎 , 唐斐 , 陈娜 , 傅强 , 王前双 , 王文歆 , 王磊 , 徐恒博 , 邹会权 , 黄伟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组网形态的分布式电源优化调度控制方法,在调度范围内,根据额定负载和发电功率判定分布式电源的规模,再根据是否为微电网方式判定该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方式,再通过分布式电源规模和接入方式确定分布式电源归属的组网形态,组网形态包括:高密度分布式电源、规模级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级;通过分布式电源规模和接入方式确定分布式电源归属的组网形态,组网形态包括:高密度分布式电源、规模级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级,再根据归属的组态类型进行相应地优化调控;本发明能够判定分布式电源的形态,并根据相应地形态提出针对各自组网特点的优化调度方式,做出最优的策略,满足不同的分布式电源的合理调度,提高了优化调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0047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204366.9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开封光利高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R13/502 , H01R13/42 , H01R13/02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板式智能电能表接插座,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多个接插头组件以及滑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滑盖,底座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一端的挡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另一端两侧的支撑板,安装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铰接;安装座上并列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接插头组件的安装槽,多个安装槽的前端均与安装座的前侧壁相连通;多个接插头组件分别设置在多个安装槽中,多个接插头组件均包括用于插接到翻板式智能电能表的表孔中的接插头以及用于涨紧接插头的涨紧机构;滑盖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接插头穿过的通孔;本装置使翻板式智能电能表安装更加简单,解决了翻板式智能电能表安装到接插座上时插拔力难以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004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810204366.9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开封光利高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R13/502 , H01R13/42 , H01R13/02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板式智能电能表接插座,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多个接插头组件以及滑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滑盖,底座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一端的挡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另一端两侧的支撑板,安装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铰接;安装座上并列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接插头组件的安装槽,多个安装槽的前端均与安装座的前侧壁相连通;多个接插头组件分别设置在多个安装槽中,多个接插头组件均包括用于插接到翻板式智能电能表的表孔中的接插头以及用于涨紧接插头的涨紧机构;滑盖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接插头穿过的通孔;本装置使翻板式智能电能表安装更加简单,解决了翻板式智能电能表安装到接插座上时插拔力难以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3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66827.2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火电机组顶峰能力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区域内各火电机组的成效指标;将采集的成效指标进行归一化,构成归一化矩阵;计算成效指标的系数;计算归一化成效指标的权重,来构成标准化加权矩阵;计算成效指标的正、负理想解以及各成效指标与其正、负理想解的欧几里得距离,并计算火电机组各成效指标与正、负理想解的加权灰色关联度;计算各火电机组的相对贴近度,并根据相对贴近度来进行火电机组的顶峰能力排名。本发明通过火电机组成效指标间的变异系数分配对应的权重,同时引入灰色关联度改善距离判断时变异系数优化成效指标间的差异性,为火电机组电力保供提供有效评价规则。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3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64957.2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少锋 , 曹桂州 , 史慧革 , 陈二强 , 尤顺 , 范鑫 , 王建华 , 石峰 , 张强 , 边疆 , 王森 , 张利 , 何洪浩 , 宾谊沅 , 韩彦广 , 丛星亮 , 苏阳 , 万杰 , 石家魁 , 吴振龙 , 孙源呈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一种基于附加距离的发电机组供能动态评价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采集区域内各发电机组成效指标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成效指标数据及不同时刻各成效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成效指标权重,得到成效指标规范化矩阵;计算成效指标的正负理想解及成效指标与其正、负理想解的距离;计算成效指标的正、负附加距离及正、负附加距离的理想解;计算各时刻各成效指标的相对贴近度以及不同时刻各成效指标的偏移相对贴近度;基于获得的相对贴近度以及偏移相对贴近度,得到发电机组供能动态评价指标,得到发电机组供能等级。本发明提出一种附加距离的方法对距离评价进行改进,对同一时刻下机组排序与不同时序下的动态排序进行融合,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64967.6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F18/10 , G06F17/10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变异系数的火电机组发电能力评价方法和系统,包括:采集区域内各火电机组发电能力的成效指标;将获得的成效指标进行预处理,构成归一化矩阵;计算成效指标的变异系数,基于变异系数和归一化矩阵,计算成效指标的规范化矩阵;基于规范化矩阵,计算成效指标的正、负理想解以及各成效指标与其正、负理想解的变异系数距离;计算各成效指标的改进灰色关联度;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及规范化矩阵,计算成效指标改进灰色关联度的正、负理想解以及改进灰色距离;基于变异系数距离及改进灰色距离,计算火电机组的相对贴近度。本发明采用变异系数来度量指标内的差异信息,能真实反映指标内数值的差异信息大小,提升指标内差异对权重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7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72470.0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H02J3/38 , G06Q50/06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保供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采集各台火电机组成效指标数据和设备指标数据;将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预处理,将标准化预处理后的火电机组指标组成指标数据规范矩阵;计算指标数据规范矩阵中各项指标第一权重;计算指标数据规范矩阵中各项指标的第二权重;对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进行融合计算得到融合权重,构成各项指标数据的加权规范阵;基于融合权重分析各火电机组保供能力。本发明可以结合多项火电机组保供能力评价指标综合评价火电机组的保供能力,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8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64963.8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进信息熵的发电机组顶峰能力动态分析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区域内各时刻的各发电机组成效指标数据,构成成效指标数据矩阵;将设定时刻下的成效指标数据及成效指标数据在相邻时刻间的偏移值进行归一化,分别得到成效指标归一化矩阵和偏移成效指标归一化矩阵;计算发电机组各成效指标的静态及动态分析顶峰能力;基于获得的成效指标及偏移成效指标的顶峰能力,计算发电机组各成效指标的融合顶峰能力。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时刻的顶峰能力进行动态分析,为发电机组电力顶峰提供有效分析规则,掌握发电机组当前及不同时刻下的顶峰能力。
-
-
-
-
-
-
-
-
-